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8 06: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时间45分钟,100分)
班级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总分
答案
得分
选择题(每题5分,共9小题,共45分,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现
B.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pH的调节和血糖的调节
D.内环境稳态调节只包括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2.从蛙体内分离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之后,在相距较远的a、b两点膜外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然后在图中①位置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在某一时刻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呈现如图所示的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指针偏转角度为最大值,则b点膜处于极化状态
B.a点钠离子通道一定为关闭状态,钾离子通道开放
C.①位点收到适宜刺激,腓肠肌一定能发生收缩反射
D.兴奋传至腓肠肌需要借助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3.硝酸甘油(NG)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中释放一氧化氮(NO),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服时应坐好,避免血压突然下降而跌倒 B.NO和肾上腺素调节结果一致
C.NG在治疗过程中作用为神经递质 D.NG也可在夏天用于增加散热
4.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为评估其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血糖浓度80﹣120 mg/dL)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和2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给药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急剧上升
B.对糖尿病小鼠而言,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更持久
C.注射外源胰岛素的正常小鼠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晕厥
D.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外源胰岛素调节血糖能力比IA好
5.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各国于2015年签署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终结艾滋病。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B.HIV最初侵入人体后通常可以潜伏,由于在潜伏期不能大量增殖导致机体无法产生免疫反应
C.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可阻止HIV在人体内的繁殖
D.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
6.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其中光、温度和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被激活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
B.光敏色素不仅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还能感受蓝光的刺激
C.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D.树木上年轮的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7.如图表示几个不同物种的资源利用情况曲线,在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D.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1有被排除的危险
8.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演替的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C.该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2分,每个题目至少有一个答案正确,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9.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扩张
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10.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食物网中,碳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
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C.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 kg(干重)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三、非选择题(共38分)
1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湖泊等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湖泊保护与污染治理己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该湖泊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属于______水平的研究。湖泊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处理主要依赖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成分)。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_。
(2)该湖泊易发生水华,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在水深0.2-0.3 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较高,0.8 m以下却较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长期向该湖泊排放大量生活污水,导致水生动植物加速死亡,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当地环保人员通过引水稀释进行治理,发现湖泊中优势物种由绿藻(浮游植物)转化为大型沉水植物。据图分析,大型沉水植物的增加导致绿藻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湖泊中投放鲢鱼和鳙鱼可以滤食水体中的藻类,有效去除水体中富余的营养物质,能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投放鲢鱼和鳙鱼的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对该湖泊中绿藻进行调查时,使用图所示实验器材。该调查方法是_______。在水深0.2-0.3 m处随机取湖水1mL,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若图中五处阴影部分绿藻数目共计16个,则该水层每升湖水中绿藻的数量是_______个。
12.广西某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的动物,现在已经几乎绝迹。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        
               ;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只/m2。
(2)下面图一是该生态系统中鳝鱼种群在t1﹣t5时间内的增长速率曲线:
①在图中鳝鱼种群数量处于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的时间段为   。
②若在t1﹣t5时间内,鳝鱼种群数量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m,而t1和t5时间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分别在A和B点,请根据图一的信息在图二上画出在t1﹣t5时间内该鳝鱼种群数量的曲线图。   。
水稻的开花需要光的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水稻才能开花。这说明了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的信息属于   信息。
13.很多植物的开花跟昼夜长短有关,光周期能诱导植物产生开花激素。有的植物只有在昼长夜短时才能开花,称为长日照植物;有些植物只有在昼短夜长时才能开花,称为短日照植物。某同学做了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菊花开花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菊花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分别为下部叶子、顶端(即分化为花芽的部分)接受短日照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说明菊花属于____________(填“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___(填“叶”或“顶端”)。
(2)据图推测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叶”或“顶端”),而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应该是____________(填“叶”或“顶端”)。
(3)为了证明光周期诱导菊花产生开花激素,引起了植物开花,某同学借鉴“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植株经短日照处理后,切取一小段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取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植株若干,在顶端下方切一小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第三步:将经短日照植株带叶枝条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甲组切口上,将空白琼脂块放在乙组植株切口上。
第四步: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观察植株是否开花。
①第一步的目的是用琼脂块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过的甲、乙两组植物均应置于_________(填“长”或“短”)日照条件下培养,温度、水分等条件均应保持______________。
③乙组实验是_________实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是:甲组植株____________,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
1.D。2.A。3.A。4.C。5.B。6.B。7.C。8.A。
9.D
10.BC
11.(1)群落 分解者 垂直结构
(2)浮游植物增多 藻类在水体表层大量繁殖,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3)正反馈调节 沉水植物增多,消耗更多的营养盐,使绿藻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且沉水植物增多使得化感物质增多,而化感物质可抑制绿藻繁殖,二者共同作用使绿藻减少
(4)恢复力 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显微计数法 6.4×109
12.
(1)田螺是一种活动能力弱(缓慢)且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随机取样 16
(2)①t3﹣t4
②如下图
生物种群的繁衍 物理
13.
(1) 短日照 叶
(2) 叶 顶端
(3) 短日照植株产生的开花激素 长 相同且适宜 (空白)对照 排除琼脂块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开花 不开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