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D 6.A 7.C 8.B 9.C 10.C 11.B 12.B 13.D 14.B 15.A
二、综合题。
16.(1)6~9月气压带和风带偏北(2分);该地受赤道低压带边缘控制,对流较弱,降水较少(2分);东北信风影响弱,带来水汽少,降水较少(2分)。
(2)南部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2分);降水总量大,河流径流量大(2分);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大(2分)。
(3)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两侧高大山脉阻挡水汽,河谷降水量小(2分);少量河流注入,淡水补充少(2分);没有流出河流带走盐分,盐分积累使得含盐度高(2分)。
17.(1)基带海拔高,热量差(2分);地形阻挡水汽到达,水分条件差(2分);冷干环境,土壤贫瘠浅薄(2分)。
(2)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2分);高山草甸生长条件较好,分布上限海拔较高(2分);南坡降水量的影响大于气温的影响,雪线较低(2分);高寒荒漠带的上限与下限被压缩,分布海拔范围较小(2分)。
18.(1)盆地地势低洼,流水沉积形成沉积物(2分);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2分);地壳抬升隆起,形成起伏山地(2分);经过风化侵蚀作用,不同色彩的沉积岩露出地表,形成彩丘(2分)。
(2)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2分);岩石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不断露出新鲜岩层(2分);坡面土层薄,植被少,遮挡少(2分)。
(3)彩沟景观消失,坡面趋于平缓(3分)。气候变干,降水减少,流水侵蚀减弱,彩沟景观停止发育(2分);岩石风化作用增强,风力侵蚀使得坡面趋于平缓,彩沟景观消失(2分)。
【解析】
1.D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进入核心舱,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即2022年4月16日返回。2022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故在轨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故A错;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故B错;10月16日至春分前,湖北省日出东南,春分日,湖北省日出正东,春分日后至返回日,湖北省日出东北,故C错;汶川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方,故D对。
2.A 本题考查时差计算。由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5时40分开讲,即120°E的地方时为15:40,根据1经度等于4分钟,可以算出此刻地方时为15时的区域在120°E以西10°的地方,即110°E,由表可知,南宁的经度与之最接近,故选A。
3.D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南宁、香港、澳门三地在回归线之间,能够被太阳直射,故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冬至日,最后算出一年中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分别约为46.3°、45.8°、45.7°;汶川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计算出的差值约为47°,故澳门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最小的地区,选择D。
4.C 低压槽处的气压比两侧低,气流辐合易形成锋面,甲、乙位于高压脊,难以形成锋面,故A、B错;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丙处为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可能形成冷锋,故C对;丁处为较低纬度的暖气团推动较高纬度的冷气团,可能形成暖锋,故D错。
5.D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气象灾害。由材料可知,该台风是进入南海的,并非形成于我国南海,故A错;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小,小于6级,故B错;台风的漩涡风雨区风力大,降水强,风力较小的地方降水强度小,故C错;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根据风向判断方法,东南侧风向应该为偏南风,D项正确。
6.A 此次台风形成于我国冬季,海南岛进入干季,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台风带来的大量降雨可以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故A对;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引起,不是台风引起,故B错;此次台风先经过海南岛,随后强度不断减弱,在香港附近海域已经消亡,台湾受到影响较小,故C错;此次台风虽然带来了大量降水,但是仅影响我国南海及华南地区,对我国大陆区域几乎没有影响,故D错。
7.C 科罗拉多河的源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遇到落基山脉抬升,上游降水较多,部分降水以降雪的形式积累在山上,来年升温后融化补给河流。下游为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稀少,补给少,故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故②③对,选择C项。
8.B 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融化少,冬季水量小;由于源头位于40°N附近,海拔较高,春末夏初山上积雪才开始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故夏季径流量最大,故选择B项。
9.C 科罗拉多河的水量主要由上游贡献,由于上游降水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大坝修建后,削峰补枯调节水量,使得下游受到上游水位波动的影响减小,故坝下该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减小,故C对;修建大坝不会立刻显著改变气候特征,所以上游河流补给类型和下游的降水年际变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大坝无法调节由于下游降水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所以坝下降水年际变化与大坝建成与否无关,故A、B错;全球气候变暖会提高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使得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更明显,故D错。
10.C 由材料可知,苍山和洱海属于相对升降的一组断层,苍山相对上升,属于地垒,故C对。
11.B 由图可知,阳苴咩城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利于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故①对;王都周围河流众多,地表破碎,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故②错;地势低洼利于河流汇集而不利于排水,易产生洪涝灾害,不利于王都发展,故③错;南诏时洱海水位约2000米,等高距为400米,则图中最高海拔至少在3000米以上,山地高大,且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故④对;选择B项。
12.B 关隘选址的主要条件是易守难攻,两处关隘选择在苍山与洱海相距最近的地方,利用山和湖的天然屏障,便于修建防御工事,工程量小,故B对;守卫效果的好坏与距离王都的远近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龙首关附近并没有河流,故C错;两处关隘背山面湖,并不在山谷之中,故D错。
13.D 鄱阳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在鄱阳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D。
14.B 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鄱阳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②③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B。
15.A 退耕还湖使得湖泊面积增加,逐步变深,水量增多,原有湖岸变为水域环境,沿岸湿生生物草甸演变为水生植物,故A对;年降水量是由气候决定,湖面增大后会使得湖区小气候变得湿润,但是年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加,故B错;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域增大后,湖区土壤含水量增加,矿物质比例相应下降,故C错;湖区退耕还湖后,农作物种植面积下降,湖区的粮食产量会下降,但是粮食产量属于人文要素,不符合题意,故D错。
16.解析
(1)11月~次年1月普拉塔港降水较多的原因是东北信风带来海洋的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6~9月赤道低压带北移,普拉塔港位于20°N附近,仅受赤道低压带边缘区域影响,对流雨较少;由于东北信风带也北移,该地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较弱,获得的水汽较少,降水较少。
(2)根据圣多明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国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明显,而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故径流量大,并有明显的的季节变化。
(3)该湖泊处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从图中等高线可知,湖泊位于高大山谷之间,两侧山脉阻挡水汽深入,使得降水量小;河流注入带来少量淡水的同时也带来盐分,但是没有流出的河流带走盐分,使得湖泊盐分不断积累,含盐度较高。
17.解析
(1)常绿阔叶林生长在暖湿环境,北坡起始海拔4000米,海拔高,热量不能满足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同时东南季风携带的水汽难以到达,因此水分条件差;冷干环境不利于土壤发育,土层薄,缺乏有机质,不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
(2)南坡既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又是阳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南坡高山草甸海拔上限较高,抬升高寒荒漠带出现的下限;南坡降水量的影响大于气温的影响,雪线较低,压低了高寒荒漠带的上限,所以南坡高寒荒漠带的分布范围较小。
18.解析
(1)由材料可知,彩丘地貌是基于红层发育而来,所以先要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而彩丘的丘陵状地形是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要说明内力作用的环节;最后经过外力作用使得沉积岩层露出地表,形成彩丘。
(2)彩丘的鲜艳颜色是新鲜岩层不断露出的表现,由于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而沉积岩抗侵蚀能力差,易被侵蚀,不断露出新鲜岩层。同时,彩丘坡面土层发育差,植被难以形成,不会遮挡岩层色彩,故彩丘经常保持鲜艳的颜色。
(3)注意该题的前提条件是变干而不是变暖,避免固化思维。材料告知彩沟是由于流水侵蚀产生的,变干后降水减少,侵蚀减弱,彩沟发育逐渐停止。同时,变干后的环境利于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破坏原有彩沟景观,使得坡面趋于平缓,彩沟景观消失。2021-2022 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9 时 58 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
心舱,并将在轨工作生活 6 个月。北京时间 12 月 9日 15 时 40 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正
式开讲,本次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南宁市、汶川县、香港、澳门分别设置 4 个地面主课
堂。表 1示意地面主课堂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1~3 题。
城市 地理坐标
南宁 (22.8°N,108.4°E)
汶川 (31.5°N,103.6°E)
香港 (22.3°N,114.2°E)
澳门 (22.2°N,113.5°E)
表 1
1.宇航员在轨工作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赤道经历一次昼夜等长
C.湖北省始终东南方日出 D.汶川正午日影一直朝北
2.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开讲时,四个地面主课堂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最接近 15时的是
A.南宁 B.汶川
C.香港 D.澳门
3.地面主课堂所在城市中,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的是
A.南宁 B.汶川
C.香港 D.澳门
2021 年 12 月 13 日第 22 号台风“雷伊”生成,21 日消亡于香港附近海域,是 1949 年以来 12
月进入南海的最强台风。图 1 为北京时间 2021 年 12 月 19 日 20:00 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图 2为此时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4~6 题。
图 1 图 2
4.此刻,图 1可能形成冷锋锋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该台风
A.生成于我国南海海面 B.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C.风力小的范围降水强 D.东南侧的风向为偏南风
2021-2022 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6.此次台风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海南岛森林火险等级 B.诱发南海海域形成海啸
C.台湾是此次受灾最重区域 D.促进我国大陆进入暖冬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 3000 米。上游山区贡献了 86%的河流径
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 100 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和年际径流量变化
显著。20 世纪 30 年代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 3 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图 4
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 7~9 题。
图 3 图 4
7.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①地下水 ②冰雪融水 ③大气降水 ④湖泊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科罗拉多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胡佛大坝建成后坝下该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减小,可能是因为
A.坝下降水年际变化减小 B.坝上河流补给类型改变
C.大坝削峰补枯平衡流量 D.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
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苍山快速隆升,洱海相对下沉。白族先民在苍山下、洱海旁修建的阳
苴咩城,作为我国古“南诏国”的王都长达 450 年。图 5 是古城址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10~
12 题。
10.苍山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11.阳苴咩城作为王都的地形优势是
①地势平坦,建设难度小
②地形连续性好,便于农业规模化
③地势低洼,河流汇集多
④西侧山高坡陡,不利于敌人进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选择在龙首关和龙尾关修建关隘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王都,守卫效果好 B.山湖相连,易修建工事 图
C 图 5.河流密集,多天然屏障 D.山高谷深,建筑材料多
2021-2022 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鄱阳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20
世纪 90 年代末,为恢复鄱阳湖的调蓄和生态功能,江西省大力开展退耕还湖工作,成效显著。据此
完成 13~15 题。
13.鄱阳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4.影响鄱阳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热量 ②水分 ③地形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退耕还湖过程中,关于鄱阳湖区自然环境要素发生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草甸向水生植物演变 B.年降水量明显增加
C.土壤矿物质比例升高 D.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16.(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米尼加共和国是中美洲一个岛屿国家,东北部与西南部降水特征差异明显。普拉塔港位于东
北部沿海地区,是全国第二大港。恩里基约湖为该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湖面在海平面以下 44 米,湖
水含盐度比海水高 50%。图 6 为多米尼加地理环境示意图,图 7 为普拉塔港和圣多明各两地气候资
料图。
图 6
图 7
(1)与 11月~次年 1月相比,分析普拉塔港 6~9月降水较少的原因。(6分)
(2)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国南部河流的径流量特征。(6分)
(3)分析恩里基约湖含盐度高的原因。(8分)
2021-2022 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4 页)
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高大山脉对南北坡的水热条件产生巨大影响。图 8 为喜马拉
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
图 8
(1)说明喜马拉雅山北坡不能出现常绿阔叶林的原因。(6分)
(2)与喜马拉雅山北坡相比,分析南坡的高寒荒漠带分布海拔范围较小的原因。(8分)
18.(2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彩色丘陵(以下简称彩丘)是发育在红层之上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红层是以河湖沉积物为
主的红色沉积岩,由于沉积环境不同,红色中夹杂着青灰、灰绿等色彩。树屏彩丘位于陇中盆地西
部的兰州市永登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目前国内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彩丘地貌。彩丘经
常保持着鲜艳的颜色,由于流水冲刷,在坡面上形成密集的“彩沟”。图 9 为树屏彩丘坡面“彩沟”
景观图。
图 9
(1)描述彩丘的形成过程。(8分)
(2)分析彩丘经常保持鲜艳颜色的原因。(6分)
(3)随着气候不断变干,推断未来彩丘的坡面景观发生的变化。(7分)
2021-2022 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