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练习卷(一)(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练习卷(一)(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8 10: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练习卷(一)
(完卷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2022.01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4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2分)
(一)默写与运用(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3.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 小金去郊野游玩,看见田地里儿童的天真和顽皮的玩耍,不禁想到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9题(22分)
【甲】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乙】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丙】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③,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⑤其杖,化为邓林⑥。 (《山海经》)
【注释】①逐走:赛跑。 ②入日: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饮:喝水。 ④河、渭:两条大河名,即黄河和渭水。后文“大泽”也是河名。 ⑤道弃:抛弃。 ⑥邓林:桃林。
5. 【甲】文标题中“填”字与文中“_____”字意思相近;【乙】文宋人“身为宋国笑”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丙】文夸父向北奔去和大泽江的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章里的话回答)。(4分)
6.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名曰女娃( ) (2)冀复得兔( )
7. 句子翻译。(5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划线的句子。(3分)
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丙】文划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夸父就半路渴死了。 B. 夸父就路边渴死了。
C. 夸父渴的快要死了。 D. 夸父终于喝到水了。
8. 我们把【甲】文和【丙】文叫做神话故事,而把【乙】文叫做_________故事,这种故事的特点就是在小小的故事间蕴藏着一个大道理,读了【乙】文,你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面关于【甲】文和【丙】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中女娃因为失足溺水,幻化成了精卫。
B. 【丙】文中夸父要和月亮赛跑,最终渴死道旁。
C. 【甲】文和【丙】文都有着极浓厚的神话色彩。
D. 【甲】文和【丙】文都选自于奇书《山海经》。
10. 【丙】文中的夸父有着___________(选填“坚持不懈”或“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根据全文,【丙】文的标题可以概括为“夸父”。(3分)
二、现代文(33分)
(一)阅读课文《乡下人家》,完成第11—13题(10分)
1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地点 时间 场景画面(任写一个)
屋前 (3)
(1) 雨后春笋图
夏天傍晚 (4)
(2) 月夜睡梦图
12.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句话中的“他们”和“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天窗》,完成第14—16题(10分)
14. 填空。(2分)
《天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等。
15. 纵观全文,文中两次提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作者通过这句话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作者透过天窗还可能看见什么,想到什么,用上加点的词,仿照例句写一写。(4分)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______________,想象到这也许是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
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3分)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7. 第2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填“时间”或“空间”)(2分)
18. “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______美景。(3分)
20. 本文和课文《天窗》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天窗》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21—23题(10分)
语文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走出语文书,看大千世界”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词作大观园
21. 下面两首词作标题均为《卜算子·咏梅》,请分析他们的异同。(3分)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异 韵脚【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 (3)
(1) [近代]毛泽东;[宋]陆游
同 全诗字数(格式) 44字
(2) 梅花
任务二:小说面面观
22. 我们学过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描写了乡村场景,说说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3分)
夏季过去了,紧接着秋季来了。乡村的秋季,秋色宜人;秋姑娘来到田野,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桂树枫树常青树,带着苍郁和深沉的格调和各具特色的气质,展示着风采。金子般的黄,玛瑙般的红,翡翠般的绿,宛如画家精心绘制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好书我来荐
23. 你在假期中阅读了许多书籍,一定有了颇丰的感想,请围绕其中的一本书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少于50字)(4分)
备选书目:《小鹿斑比》《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海底两万里》
四、写作(25分)
24. 题目:这段时光,真难忘
要求:(1)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