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8 09: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注意事项:
1.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横断山区,曾被誉为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上甘岭”。境内97%为山地,80%以上土地坡度>25°,自2016年起,怒江州累计建设了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万贫困人口从深山搬入新家。2020年11月,怒江州实现整体脱贫。据此完成1~3题。
1.制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土壤
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原生活区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A.地震、滑坡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草场退化
3.为实现怒江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发展( )
①高产粮食生产 ②特色农业种植 ③矿产开采 ④旅游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表为2019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经济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4~6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率(%) 3.4 -1.7 4.5 2.6 4.2
经济规模(万亿元) 99.08 5.02 51.1 21.9 20.5
进出口总额(万亿元) 31.5 1.22 25.4 2.17 2.77
三大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9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产业发展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工业发展水平低 B.乙区第一产业规模小
C.丙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好 D.丁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5.甲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条件 ②经济结构 ③人口政策 ④生育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乙地进出口总额巨大,首要原因是( )
A.交通便捷 B.经济规模大 C.政策优惠 D.人才众多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存储二氧化碳,即碳汇,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作用。读我国西北祁连山不同海拔等级(一级:1770~2770m,二级:2770~3770m,三级:3770~4770m,四级:4770~5740m)森林碳储量与不同坡向森林碳储量(单位:106T)统计图,回答7~9题。
7.祁连山地区碳储量最大的森林类型为( )
A.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灌木林
8.导致祁连山区森林碳储量坡向差异明显的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地形 C.热量 D.土壤
9.扩大森林面积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祁连山区森林碳汇增加潜力最大的区域是( )
A.一级海拔区 B.二级海拔区 C.三级海拔区 D.四级海拔区
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营养价值高,能明显减少精饲料消耗,提高肉、奶产量。近几年,农业部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据此完成10~12题。
10.国家推广“粮改词”主要是为了( )
①增加农产品种类 ②保障粮食增收 ③降低秸秆焚烧污染 ④增加农民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粮改饲潜力较大的省区是( )
A.四川 B.江苏 C.黑龙江 D.青海
12.下列对“粮改饲”地区种养循环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种植—饲草—青贮—有机肥料—饲喂B.饲草—青贮—饲喂—有机肥料—种植
C.种植—饲喂—青贮—有机肥料—饲草D.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
读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及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2020年),回答13~15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13.导致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首要因素是( )
A.光照 B.地形 C.降水 D.土壤
14.甘肃、宁夏在传统粗放式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15.下列措施的组合中,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大量运用冰雪融化技术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培育良种 ④加强耕地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气象学上把华西地区在9到11月份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阴雨天气,称为华西秋雨。读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华西秋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地形雨为主 ②是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降雨强度大、多暴雨 ④水汽主要来自于南海和印度洋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7.华西秋雨对秋收影响最显著的是( )
A.光照不足 B.低温冻害 C.土壤湿度过大 D.昼夜温差小
乐山市是我国多晶硅的主要发祥地,是我省富余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近几年,我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强市“头号工程”来抓,目前已吸引5家全球光伏龙头企业落户市内某新型工业基地,逐步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高纯晶硅原料、拉棒、切片生产中心,形成千亿级“绿色硅谷”。读光伏产业链示意图及硅料生产成本结构图,回答18~20题。
18.乐山市吸引众多光伏企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是( )
①科技水平高 ②产业基础好 ③营商环境优 ④生产成本低 ⑤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9.多家企业集中入驻新型工业基地,其根本目的是( )
A.便于管理 B.加强协作 C.降低成本 D.提高效率
20.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硅谷”未来应当( )
①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②引进其它工业门类,增加产品丰富度
③推动产业链延伸,强化产业协作 ④加大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城区地形平坦。近几年,酒泉依托新兴产业,经济发展迅速。读1991年-2015年酒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酒泉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主要向西北方向扩张 B.城市发展受地形影响大
C.城市主要沿河流发展 D.城市形态受交通影响大
22.近几年酒泉新增城市用地类型主要是( )
A.工矿仓储用地 B.交通用地 C.住宅用地 D.商业用地
读我国2020年部分省区水资源供需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回答23~25题。
省区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供水总量 生活 工业 农业 生态补水 用水总量
北京 15.1 13.5 12 40.6 17.2 3 3.2 17.2 40.6
上海 97.4 0 0.1 97.5 23.6 57.9 15.2 0.8 97.5
新疆 442.9 124.3 3.1 570.4 17.3 10.7 496.2 46.2 570.4
黑龙江 182.9 129.4 1.8 514.1 14.9 18.5 278.4 2.3 314.1
23.关于四省水资源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本地水资源明显不足 B.上海所用水资源主要产自本区
C.新疆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 D.黑龙江水资源供应季节差异大
24.新疆农业用水量明显比黑龙江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地面积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25.新疆利用富余水量对河流下游实施生态补水的最佳时间是( )
A.3—4月 B.5-6月 C.8-9月 D.12-1月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Ⅱ卷共4个小题,共50分。
2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广东佛山市Q村有400年历史,村落河涌环流、古树参天,石径通幽。近30年来,该村传统“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基塘农业逐渐转为高投入(饲料、药品)、高密度、高产出的单一集约化养殖模式,塘基被废弃或开挖成新的养殖塘。近期,该村提出发展“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如图),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读下列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传统高密度养殖模式和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对比
高密度集约化模式/(元 667m-2) 有机—双循环模式/(元 667m-2)
种苗成本 9000 4500
饲料成本 19200 500
租塘成本 5000 5000
药品成本 3000 500
电费成本 4000 1000
捕鱼人工成本 1500 1500
成本合计 41700 13000
产量/斤 8000 2000
每斤单价 6 15
总收入 48000 30000
667m2净利润 6300 17000
(1)简析近30年来Q村基塘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主要原因。(4分)
(2)说明单一集约化养殖相比基塘农业产生环境问题的过程。(4分)
(3)与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的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4)简述“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对该村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6分)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黑龙江省鹤岗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耕地面积广阔,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和风景区。鹤岗因煤而兴、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至今未开通高铁和航空。2010—2020年间,鹤岗常住人口下降15.81%。鹤岗长期以来因房价低廉闻名全国,近几年,一些外地人通过网络在鹤岗买房,但到鹤岗定居的人十分有限。近几年,鹤岗新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开发逐渐兴盛。
鹤岗市多年气候数据图
(1)简述导致鹤岗市常住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4分)
(2)试说明鹤岗地理位置及气候对外地人移居鹤岗所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鹤岗在开发石墨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4)除大力开发石墨资源外,你认为鹤岗市应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发展?(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侧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下左图为“乌江水系示意图”,下右图为“乌江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试评价乌江干流进行水能梯级开发的条件。(10分)
(2)推测当地具有发展优势的工业部门,并阐述理由。(6分)
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22.01
评分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2.各题均按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评分。
3.若学生的答案与非选择题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外,但不超过所分配的分数。
第Ⅰ卷(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选对一个得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B C A A C C D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C C D C B B C
第Ⅱ卷(共50分)
26.(18分)
(1)珠三角城市化发展,(水产品)市场需求扩大(2分);水产养殖(较陆基种植业)经济效益更高(2分)
(2)切断了传统基塘农业的物质循环(破坏原有循环模式)(2分),增加了外部(饲料、农药)投入,导致水体污染加重(2分)。
(3)(饲料)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更优,经济收益提高(2分):废弃物减少,(水体)污染明显减轻(2分)。
(4)改善村庄生态环境(2分),有利于恢复传统农业文化,带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业态(2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人们安居乐业(2分)。
27.(16分)
(1)伴随煤炭产业的衰落,收入下降(2分);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渠道窄,经济收入来源少(2分)
(2)地处东北边境,位置偏远,交通不便(2分);冬季寒冷漫长,外地人适应困难(2分)。
(3)杜绝非法开采,保护矿产资源(2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生态破坏(2分);发展石墨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任意2点,共4分)
(4)加大投资,积极改善交通条件(2分);依托耕地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2分),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康养产业)(2分)。
28.(16)
(1)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2分);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2分);多峡谷,库区淹没少,人口搬迁量小(2分)。(每点2分,共4分)
不利条件: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2分),生态环境脆弱(2分)。
(2)电力、采矿、化学、冶金工业(任意一个,2分)。大量水电站提供充足电能(2分);域内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供应充足(2分);大量的煤炭、铝、汞等矿产资源提供充足的原料(2分),(理由任意2点,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