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8 10:03:01

文档简介

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乘客坐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对乘客来说,窗外景色向上运动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窗外景色静止
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完全相同,坐在乙船上的小明用力推甲船,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推甲船的力大于甲船对小明的的推力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速度相同
D.甲船运动状态比乙船容易被改变
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乐陵市冬季平均气温约为21℃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5.如图所示,2021年8月26日,苏炳添在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中以9.83s闯入决赛,可谓是中国人的骄傲。如果说“苏炳添跑得比我们都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我们用的时间长
B.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我们用的时间短
C.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过的路程比我们通过的路程短
D.苏炳添运动的速度比我们运动的速度小
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降落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铁球在空中越落越快 D.火车匀速向右转弯
7.体育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篮球投篮出手后如果外力全部消失,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C.多次用力垫起排球,手臂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射箭时,箭离开弓弦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仍继续向前飞行
8.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若,则肯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9.甲,乙两名小学生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2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C.0~12s内,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D.6~12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0.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设光速为c,声速为v,闪电处离人的距离为s,则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若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若它们运动的路程相同,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12.春天到了,南通濠河周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周末小李和小明泛舟游览濠河,若以 _____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小明向后划桨使船前进,这说明 _____。小明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桃花 _____红光。
13.在下面的数字后填入适当的单位。
某人身高175 ______;
课桌高7.5 ______;
某人跑步的速度15 ______。
14.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 ___________运动,其速度为 ___________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图乙中汽车在0~40s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
三、作图题
15.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你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__( )__
16.(1)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1所示,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17.如图所示,甲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在乙、丙图中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这段时间内速度与时间(v-t)、路程与时间的(s-t)大致图象。
四、实验题
1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易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样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如图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当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运动的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填“大”或“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19.小林在实验室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小林测圆的直径时的情景如图1所示,则圆的直径为______cm;
(2)小林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2所示,纸带共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______(用D1、D2,n表示)。;
(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①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②斜面倾斜角度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时,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
③一次实验中,小林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0.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少”)的坡度,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 ;
(3)段距离___________,小车在段平均速度___________;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五、计算题
21.国庆假期,小明与家长到灵溪小镇游玩,他站在游艇上对着远处的山崖高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求:(空气温度为15℃)
(1)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离山崖多远?
(2)若游艇以18km/h的速度驶向山崖,当小明听到回声时,他离山崖多远?
22.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分钟时间,走完前半程后休息1分钟继续向前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速度为10m/s,若全程长为3.6km,求:
(1)前半路程的速度?
(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
(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23.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一天,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汽车在反应过程以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0m才能停下。如图所示,求:
(1)司机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14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2)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7s,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B
7.D
8.C
9.D
10.
11. 2∶3 3∶2 2∶9
12. 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反射
13. cm dm km/h
14. 匀速直线 30 20
15.
16.(1)
(2)
17.
18. 初速度 大 慢
19. 1.55 时间 大 大 0.25
20. 较小 方便测量时间 40.00 0.16 偏大 B
21.(1)340m;(2)335m
22.(1)5m/s;(2)180s;(3)6m/s
23.(1)0.7s;(2)10m/s;(3)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B.一物体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它一定以5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D.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5︰8,则速度之比为(  )
A.12︰5 B.5︰12 C.3︰20 D.20︰3
3.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4.水平地面上的甲、乙小车同时同地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s-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10秒,两车相距一定为15米
C.经过10秒,两车相距一定为5米
D.两车之间的距离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
5.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后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空间站组合体”
6.关于参照物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照物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D.除本身外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7.图是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h,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8.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将G=20N的木块静止垂直压在竖直墙壁上,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墙壁受到的压力是70N
B.木块所受到手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对木块的压力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木块所受重力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0N
9.如图所示,是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0.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黑板前的讲台桌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二、填空题
11.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___;若以___________(选填“餐桌”或“机器人”,上同)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
12.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根细头发丝的直径为50μm,合 ______m。水中游动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合 ______m/s
13.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桃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由此可见,当日刮的是___________风,若以榆堤为参照物,云是___________的;若以船为参照物,云是___________的。
14.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为5m/s,合______km/h,则大约需要______小时。
15.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电磁隐身、超视距攻击等优异性能,该战斗机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合 _______km/h。该战斗机以最大航行速度飞行10min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km。(设音速为340m/s)
16.我国古代诗词里描述相对运动的例子很多。“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中的两句。“远树”迎面而来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以 ______为参照物,“远树”也可以看成是静止的。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 ______(选填“同一物体”或“不同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物理中描述机械运动时常常需要确定参照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 ___________(运动或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__。
18.甲、乙两人各自推动一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做直线运动,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甲的速度是______m/s,乙的速度是3m/s,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向______运动。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重量为5N的物体M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图中画出此过程中物体M所受的力。
20.如图所示,小美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匀速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美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小美的重心,不计空气阻力)
2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四、实验题
22.夏天的暴雨来得确是猛烈,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心想:水滴沿着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小华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表中:
距离/cm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时间/s 0 1.6 3.5 5.5 8.0 12.7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定___________,再测___________(选填“距离”或“时间”);
(2)在实验中,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依据是: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3)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影响水滴沿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填写一点即可)。
23.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 s﹣1)
s1=80.00 t1=3.0 v平=_____
s2=40.00 t2=2.0 v2=_____
s3=s1-s2=40.00 t3=1.0 v3=_____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_____;
(2)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还要用 _____测量时间;
(3)有同学设计了如上表格,请你完成空白处的填写;(保留一位小数)
v平=_____; v2=_____ ;v3=_____;
(4)通过比较v2、v3可以得出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 _____;
(5)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_____。
五、计算题
24.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8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再经过2s听到爆炸的声音,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米?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5.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10牛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动该物体,地面与物体之间的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1倍。
(1)求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2)求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及方向。
26.某人在A地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B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另一乘客搭乘此车,若出租车以60km/h速度,行驶到距B地30km的园博园需要多长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D
6.D
7.D
8.D
9.D
10.A
11.机器人 餐桌 相对
12.5×10-5 30
13.西 运动 静止
14.马(或自己) 18 20
15.3060 510
16.行船 河岸 同一物体
17.运动 山
18.2 东
19.
20.
21.
22.距离 时间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不是 7.87cm/s 玻璃的光滑程度
23. 秒表 26.7 20.0 40.0 越来越快 C
24.(1)680m;(2)850m/s
25.(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右
26.(1)0.25h;(2)57.6km/h;(3)0.5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2.下列哪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
A.火车匀速通过弯道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C.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匀速运转 D.小孩在荡秋千
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会继续运动,是由于( )
A.火药的推动力
B.子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C.子弹具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
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6.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1s 内运动 5m,2s 内运动 10m,3s 内运动 15m
C.每隔 1s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7.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与观众的方法相同
D.物理学上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与裁判的方法相同
8.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9.甲,乙两名小学生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2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C.0~12s内,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D.6~12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10.乘客坐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对乘客来说,窗外景色向上运动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窗外景色静止
1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推力小于摩擦力
B.,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3N
C.,物体所受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
二、填空题
1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
13.如图所示,小文在马路边上连续先后拍了甲、乙两张街景照片。如果以树为参照物,自行车向 ________运动;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小货车向 _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________m/s;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________(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15.质量0.5千克的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1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合力方向为竖直______,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合力方向为竖直______。
16.物理中描述机械运动时常常需要确定参照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 ___________(运动或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__。
17.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______。一人在车前用200N水平向左的力拉车,另一人在车后用100N水平向左的力推车,使小车沿直线匀速前进。一个力气大的人用大小为______的力推车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此时小车所受合力为______。
三、作图题
18.把v-t图像改成对应的s-t图像。
19.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0~6s内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_______)
20.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图,足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填“大”或“小”);
(3)最终全程vAC、前半程vAB、后半程vBC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4)请设计本实验实验表格并填入相应数据______。
2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小球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2)已知图甲中,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CD段的平均速度为v3,则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v=______;(用v1,v2,v3表示)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小组同学从老师处借来了光电测速仪,它能测出小球的瞬时速度。正确操作后,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小球经过B、C、D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B=1.2m/s,vC=2.4m/s,vD=3.6m/s。其余所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根据下表数据,请你推测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______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时的速度为6m/s;
路程/m 运动时间/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m tAB=0.5s vB=1.2m/s
sAC=1.2m tAC=1s vC=2.4m/s
sAD=2.7m tAD=1.5s vD=3.6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23.小亮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车头从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F点,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闪拍一次,如图所示。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需要长木板、木块、实验小车外,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和停表;
(2)该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3)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选填“大”或“小”)些,并能使小车刚好能够滑下;
(4)如图所示,小车从A点运动到F点共运动了 ______cm的路程,小车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5)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F段所用时间偏 ______,导致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均填“大”“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4.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优点。
(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列车具体行程见下方时刻表,该动车从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通过长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多少米?
(3)动车过隧道时,动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
车站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上海 始发站 09:50 0
南京 12:02 12:11 301
合肥 13:19 13:21 457
武昌 16:11 终点站 841
25.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如图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求:
(1)小明在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
(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保留小数点后1位)。
26.小明要乘G556次列车从郑州到北京,他开车出发去郑州东站,并看到如图所示的路边交通标志牌。G556次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发站 发车时间 到站 到站时间 运行距离
G556次 郑州东 13:10 北京西 16:46 666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为了确保12:40达到郑州东站,小明到达标志牌处的时间的最晚时间。
(2)G556次列车从郑州东站到北京西站的平均速度。
(3)假设G556次途中以180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800m的大桥,用时40s,求G556次列车车身长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D
8.C
9.D
10.C
11.D
12.> 200
13.右 右
14.4 向西运动
15.5.9 向下 3.9 向下
16.运动 山
17.等效替代 300N 0
18.
19.
20.
21. 小 vAB22.D 2.5 <
23.刻度尺 v 小 12.50 0.25 小 大
24.(1)135;(2)400m;(3)80s
25.(1)30m;(2)4.3m/s
26.(1)12:10;(2)185km/h;(3)200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七章运动和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强化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2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2.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3.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刮风下雨,他由西向东奔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这时风停了,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B.这时刮的是西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C.这时刮的是东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D.有可能刮南风或北风,以上分析都不对
4.下列哪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
A.火车匀速通过弯道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C.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匀速运转 D.小孩在荡秋千
5.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C.踢出的足球从空中落下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校运会上,同学们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大约就是1min
7.小明早晨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他前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4m/s,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2.4m/s C.4.8m/s D.3.8m/s
8.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会继续运动,是由于( )
A.火药的推动力
B.子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C.子弹具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
9.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强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
11.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根细头发丝的直径为50μm,合 ______m。水中游动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合 ______m/s
12.如图所示,小明跳箱时,用力蹬踏板,踏板“送”小明向前冲,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手用力按跳箱时,跳箱表面发生凹陷,说明力使物体发生______;小明最终受到______作用落到地面。以跳箱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13.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发射时,以 _____为参照物,三位宇航员是静止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 _____的。
14.如图所示某物体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______个力作用,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些力______。
15.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54km/h=______m/s。
16.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相同。若以后面的车为参照物,则前面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路边的树是______的。
三、作图题
17.如图是某物体运动时的速度图像。
甲图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
乙图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
丙图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
18.将螺旋弹簧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现将一钢球挂在该弹簧的下端,静止时球在O点,如图乙所示。再把钢球竖直向下拉到A 位置后在释放,钢球就会在A、B 两点间上下振动。请你画出钢球在最低点A和最高点B 受力示意图,并写出每个受力图中的力哪个大,哪个小。
(______)
19.画出在地面上匀速向右行驶的汽车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 0.6 tAB= 1.5 vAB= 0.4
sAC=1.2 tAC=2.0 vAC=0.6
sBC= 0.6 tBC = vBC =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图让小球从A处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B为斜面的中点,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小球经BC段的平均速度 vBC=_________m/s;
(3)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小球运动1s时的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1.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路段 距离/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 s-1)
AB 2 ______
BC ______ ______ ______
AC ______ ______
(4)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上表数据。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选填“越来越大”“越来越小”或“不变”)。
22.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还需要测量仪器是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甲位置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4)由上图可知,小车从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小车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五、计算题
23.聪聪背着书包去上学,她先以1m/s的速度走了300s,原地休息了60s,又用40s走了32m,最后到达学校。求:
(1)聪聪前300s走的路程是多少?
(2)聪聪走后32m的速度是多少?
(3)聪聪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4.一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高崖,汽艇静止在水面上。他向高崖大喊一声,6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此时该同学距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一定速度靠近高崖,该同学在距离高崖875m处又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则汽艇的速度是多少?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远?
25.一次老徐出门,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B
6.B
7.C
8.C
9.D
10.D
11.5×10-5 30
12.相互 形变 重力 运动
13.火箭 运动
14.2
15.相同时间比路程 15
16.静止 运动
17.匀速 加速 减速
18.B点大
19.
20. 刻度尺 停表 1.2 方便测量时间 小于
21. 小 大 0.50 1 3 0.20 0.50 0.30 越来越大
22.停表 小 大 变速
23.(1)300m;(2)0.8m/s;(3)0.83m/s
24.(1)1020m;(2)10m/s,825m
25.(1)300s;(2)20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