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8 21:1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秘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 2022 年 1 月 16 日 7:40~9:00】
高中 2020 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组成,共 6 页;答题卡共 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
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Cr 52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X-射线衍射实验是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下列属于晶体的是
A.玛瑙 B.陶瓷
C.水晶 D.玻璃
2.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H2O B.HCl
C.NH3 D.CH4
3.HNO2常用于有机合成,下列事实无法证明其为弱电解质的是
A.用稀 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发现灯泡很暗
B.等 pH、等体积的亚硝酸比盐酸中和 NaOH 的物质的量多
C.25 ℃时 0.1 mol·L-1 HNO2溶液的 pH 约为 3
D.25 ℃时 pH=2 的 HNO2 溶液稀释至 100 倍,pH<4
4. 下列 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1页(共 6页)
5.下列相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分解温度:MgCO3>CaCO3>BaCO3 B.熔点:Na>Mg>Al

C.微粒半径:r(Cl )>r(O2-)>r(Na+) D.热稳定性:H2O>H2S>HCl
6.下列化学用语使用错误的是
A. 2 333As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简式:[Ar]4s 4p
B.液氨中存在的氢键:N—H · · · N
C.NH4Cl 的电子式:
+ +
D.NaHSO4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 +H +SO
2-
4
7.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 [Cu(NH ) ]2+3 4 中配位键的个数为 4NA
B.46 g CH3CH2OH 中 sp3杂化的原子数为 2NA
C.0.5 mol SF6 中 S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NA
D.500 mL pH=2 的醋酸溶液中 H+数目为 0.005NA
8.下列事实无法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红棕色的 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向 0.1 mol/L K2Cr2O7溶液中滴入 10 滴浓 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
D.盛有 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液的试管浸入热水时迅速变浑浊
9. 概念掌握要准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但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
B.已知:Na+(g)+Cl-(g)=NaCl(s) H=-786 kJ·mol-1,则 NaCl 的晶格能为 786 kJ·mol-1
C.利用焓判据可判断 N (g)+3H (g)=2NH (g) H=-92.4 kJ·mol-12 2 3 不能自发进行
D.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1 mol 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0. X、Y、Z、M 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
电子数的 2 倍,Z 与 X 同周期且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 X 相同,M 与 Z 不同周期,其
电负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Z>Y B.原子半径:Y>Z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M>X
1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M 和 N,发生反应:xM(g)+yN(g) zQ(g) ΔH<0,平衡时 M
的浓度为 0.5 mol/L,平衡后第 10 s 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第 20 s 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 M 的浓度为 0.3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10~20 s 之间,M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L-1·s-1
B.降低温度,M 的体积分数增大
C.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反应方程式中 x+y>z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2页(共 6页)
1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H 3+2O2 催化 B.验证:增大生成物浓 C.验证:Fe 与 D.探究:温度对
生成 O2 的反应速率 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I-反应是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影响
13. “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 V2O5 能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B.反应历程中,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①低
C.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 SO2 的平衡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热
14. 室温下,向 20.00 mL 0.1000 mol L-1 盐酸中逐滴滴加 0.1000 mol L-1 的 NaOH 溶液,
pH 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 lg5=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A
B.滴定开始时溶液的 pH=1,滴定终点时溶液的 pH=7
C.当 V(NaOH)=30.00 mL 时,溶液的 pH=12.3
D.酚酞、甲基橙和甲基红均可以作为滴定指示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分)
二、(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3 分)
15.(13 分)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使用了大量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属于合金钢,
其基体是铁碳合金,常用的不锈钢中含铬(Cr)18%、含镍(Ni)8%。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石墨烯(即单层石墨)是一种碳原子构
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其中碳原子采取 杂化。
(2)铁的氯化物 FeCl3 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形式存在(如右图),其中
Fe 的配位数为 ,双聚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是 原子。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3页(共 6页)
(3)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甘氨酸(H2NCH2COOH)比其同分异构体硝基乙烷(C2H5NO2)熔沸点高,其原因主要
是 。
(4)FeCO3 的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写出一种与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
分子的化学式 。
(5)工业上常用羰基镍[Ni(CO)4]制备高纯镍,其熔点-19 ℃,沸点 43 ℃,试分析晶
体中 σ 键与 π 键数目的比值为 ,羰基镍属于 晶体。
(6)金属铬属于体心立方晶体(右图),已知其密度为 7.2 g·cm-3,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晶体中铬原子的半径为 cm(用含 NA
的表达式表示)。
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3 分)
16.(13 分)化学研究中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试剂。现需要配制 250 mL
0.2000 mol/L 的草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草酸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
胶头滴管;实验中需要称取 g 草酸晶体(H2C2O4 2H2O),称量后_________(填“需要”或
“不需要”)加热除去结晶水。
(2)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草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草酸过程中试剂与砝码位置错放
B.称量所用砝码生锈
C.定容前未进行洗涤操作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3)若配置溶液时所取草酸晶体不纯(杂质无还原性),为测定草酸的纯度,某同学量取
20.00 mL 上述所配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然后用 0.1000 mol·L-1 的 KMnO4(硫酸酸化)标准溶
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 V mL 标准溶液。
①该滴定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标准溶液使用___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装,下列滴定终点的滴定管示意
图对应读数正确的是 。
A.14.20 B.15.80 C.15.9 D.15.80
③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样品中草酸晶体的
质量分数为 (用含 V 的式子表示)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4页(共 6页)
四、(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
17.(12 分)铅在有色金属产量中居第四位,全世界消费的铅中大约有 80%~85%用于铅
蓄电池,下面是废铅蓄电池预处理获得的铅膏回收制取 PbCl2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铅膏含铅组成表
物相 PbO PbO2 PbSO4 Pb 总铅
含量/% 15.89 4.86 33.74 34.03 76.05
②PbCl2是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③已知浸取时 PbSO4可溶于盐酸与食盐水混合溶液生成 PbCl
2-
4 。
回答下列问题:
(1)铅膏浸取前通常需要研磨,目的是 。
(2)“浸取”过程会产生混合气体,其成分是 和少量 Cl2,写出 PbO2氧化盐酸产
生 Cl2的化学方程式 。
(3)25 ℃时 PbCl2 固体在浓盐酸中存在平衡:PbCl2(s)+2Cl-(aq) PbCl
2-
4 (aq),从平衡
移动角度分析浸取时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 。
(4)铅膏浸取时,浓盐酸与水配比(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比)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如下图 1,
温度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如下图 2。
图 1 盐酸与水的配比 图 2 反应温度
①浸取时,最合理的浓盐酸与水配比和温度分别是: , 。
②低于 70 ℃时,随温度升高铅浸出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
(5)提高铅回收率,可将 IV 步滤液补加一定量盐酸后循环用于铅膏浸取,重复循环实
验,所得结果如下:
循环实验铅浸出率、铅回收率及氯化铅纯度表
循环次数 0 1 2 3 4
铅浸出率/% 99.5 99.5 99.4 99.5 99.3
铅回收率/% 85.4 93.5 95.8 97.1 98.2
氯化铅纯度/% 99.4 99.3 99.2 99.1 96.1
循环 4 次后产品 PbCl2 的纯度骤降,增加的杂质主要是钠盐(填化学式): 。
为了恢复 PbCl2 的纯度,可以在 IV 步滤液中加入 CaCl2 使杂质离子沉淀后再进行循环操作,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除杂原理: 。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5页(共 6页)
五、(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8.(8 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标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Cl2 ②熔融态的 NaCl ③氨水 ④盐酸溶液 ⑤乙醇
⑥BaSO4 ⑦H2O ⑧HF ⑨CO
(2)若 T ℃时,醋酸的电离常数 K =1.6×10-5,则该温度下 0.01 mol·L-1 的醋酸溶液的
c(H+)约为 mol·L-1。
(3)若 T ℃时,pH=2 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1×10-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
子积常数 Kw= ,将此温度下 Va L pH=1 的 HCl 溶液与 Vb L pH=11 的 NaOH 溶
液混合后 pH=3,则 Va∶Vb= 。
19.(12 分)工业上常以水煤气为原料制备氢气或甲醇,其主要反应:CO(g)+H2O(g)
CO2(g)+H2(g) H 称为 CO 催化变换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 25 ℃时:
2C(石墨)+O2(g)=2CO(g) H1=-222 kJ/mol
2H2(g) +O2(g)=2H2O(g) H2=-484 kJ/mol
C(石墨)+O2(g)=CO2(g) H3=-394 kJ/mol
则 25 ℃时,CO 催化变换反应的 H= 。
(2)某温度下 CO 催化变换反应平衡常数为 9,反应开始时 CO(g)和 H2O(g)的浓度都是
0.01 mol·L-1,达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在该温度下,若起始时 c(CO)=0.01 mol· L-1,
c(H -12O)=0.02 mol· L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c(H2)=0.0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 v正 v逆
(填“>”“<”或“=”)。
(3)恒温恒容条件下,判断 CO 催化变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_______。
A.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中 H2O(g)的浓度与 CO2的浓度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O 的生成速率与 H2的生成速率相等
E.2 mol H-O 键断裂的同时有 1 mol H-H 键断裂
(4)在 CO 催化变换反应的产物中补充氢气可以用于
工业制备甲醇:3H2(g)+CO2(g) CH3OH(g)+H2O(g),
当起始投料 n(H2):n(CO2)=3 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测
得体系中甲醇物质的量分数为 x(CH3OH),如右图所示,a线
表示在 t =250 ℃下的 x(CH3OH)~p、b线表示在 p =5×105 Pa 下
的 x(CH3OH)~t。
①根据图像判断该制备甲醇反应 H 0。
②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
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 Kp),则 250 ℃时,当 x(CH3OH)=0.10 时,计算该反应
Kp= 。(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
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6页(共 6页)
高中 2020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
1. 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他方
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
分。
2.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 2.D 3. A 4. C 5. C 6. A 7. B 8. D 9. B 10. A 11. D 12. B 13. D 14.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分)
二、(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3 分)
15.(13 分)
(1)2s22p2(1 分) sp2(1 分)
(2)4(1 分) Fe(1 分)
(3)O>N>C>H(1 分) 甘氨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2 分)
(4)平面三角形(1 分) BF3 或 SO3(1 分)
(5)1:1(1 分) 分子(1 分)
√3 3 52×2 √3 3 1040 √3 3 130
(6) √ 或 √ 或 √ (2 分)
4 7.2 4 72 4 9
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3 分)
16.(13 分)
(1)250 mL 容量瓶(1 分) 6.3(1 分) 不需要(1 分)
(2)BD (2 分)
(3)①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2 分)
②酸(1 分) D(1 分)
③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2 分)
25
%或 6.25V%(2 分)
4
高二化学答案 第 1 页(共 2页)
四、(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
17.(12 分)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 分)
(2)H2(1 分) PbO2 + 4HCl = PbCl2 + Cl2 ↑ + 2H2O(2 分)
(3)增大 c(Cl-), 平衡正向移动, 促进 PbCl2 溶解浸出(2 分)
(4)① 4:1(1 分) 70 ℃(1 分)
②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或升高温度,PbCl2 的溶解度增大(1 分)
(5)Na2SO4(1 分) Ca2+ + SO
2-
4 = CaSO4↓(2 分)
五、(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8.(8 分)
(1)②⑥(2 分) ⑤⑨(2 分)
(2)4×10-4(1 分)
(3)1×10-13(1 分) 1:9(2 分)
19.(12 分)
(1)-41 kJ·mol-1(2 分)
(2)75%(2 分) >(2 分)
(3)DE(2 分)
(4)① <(2 分)
(9×105 ×0.1)2
② (2 分)
(9×105 ×0.6)3×(9×105 ×0.2)
高二化学答案 第 2 页(共 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