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理试题
一、(40分)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读“地球仪示意图”(图1),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四点所在纬线形状都为圆形 B.四点所在纬线长度都相等
C.四点所在经线长度都相等 D.四点所在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2.在地球仪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条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地球仪上,纬度30°,经度60°的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丙点位于甲点(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6.我们生活的地方冬季白昼短,夏季白昼长,这种现象与( )
A.地球公转有关 B.地球自转有关 C.太阳公转有关 D.月球自转有关
7.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2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C. 1/1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
周村二中李老师某日要到周村三中参加学科会,图2是他用手机地图查阅的行走路线截图。读图,回答8—9问题。
8.周村二中与周村三中实地直线距离(a线)约为( )
A. 2000米 B. 20000米 C. 40000米 D. 4000米
9.李老师在手机屏幕上,缩小这幅地图,得到的地图( )
A.范围变小 B.图幅大小不变
C.比例尺变大 D.两所学校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3),回答10—11问题。
10. AB所在山体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11. AB两地相对高度是( )
A. 500米 B. 400米 C. 300米 D. 200米
读“六大板块分布部分地区图”(图4),回答12—13题。
12.甲地区是世界地震多发区,这是由于甲地位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3.红海处所示的运动是( )
A.板块交界处的碰撞挤压运动 B.板块交界处的张裂运动
C.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板块内部的拉伸运动
14.下列描述,表示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C.山东常年冬冷夏热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15.下列表示雷阵雨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读“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图5),回答16题。
16.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14时 B.最低气温大约出现在20时
C.最低气温大约是39摄氏度 D.气温日较差大约是-12.5摄氏度
17.下列景观能反映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寒带景观 D.高寒牧场
18.根据图6建筑的形态特点,推知当地居民可能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读图7,回答19—20题。
20. AB两村庄选址的共同特点是沿( )分布
A.山峰 B.河流 C.城市 D.航空线
二、(60分)读图分析题。
1.(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B__________,图中小红和小林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小林与小红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够相遇吗?__________。(4分)
(2)图8中虚线代表的纬线度数是__________,该线划分了__________带与__________带(填温度带),B点位于__________带,属于高、中、低纬度范围的__________。(5分)
(3)当太阳直射图8中虚线时,地球公转到甲乙丙丁处的__________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节气。(2分)
(4)地球公转到甲乙丙丁处的__________处与__________处时,淄博周村昼夜等长,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3分)
(5)各国南极考察队都选择在每年1月左右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1分)
2.(15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部分地区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部分地区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A地位于__________洲,气温在__________℃以上,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3分)
(2)B地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居民多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3分)
(3)C地位于__________洲,该地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2分)
(4)D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__________(高、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分)
(5)E地与F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地,由此可得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_。(2分)
(6)目前,全球气温出现了变暖的趋势,受此影响南极洲及附近地区,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2分)
3.(15分)读“沙漠蝗虫迁徙路线图”(图11)、“某四地气候图”(图12)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以来沙漠蝗灾影响了大范围区城,沙漠蝗虫喜高温、耐干早,迁徙的适宜温度在40℃左右。
(1)沙漠蝗虫主要迁徙区域分布在__________洲北部__________洲西部,沙漠蝗虫主要活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4分)
(2)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是__________(填字母),该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造成①②③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4分)
(3)④、⑤两种气候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④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是__________(填字母),该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__________。⑤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沿海地区少,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5分)
(4)此次沙漠蝗虫影响⑥气候区几率较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15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稠密区的①地区是__________,②地区是__________,①地区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____,②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人口稠密区④位于__________洲,该大洲人们主要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2分)
(3)请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三方面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共性:__________。(3分)
(4)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图中序号代表的人口稀疏区中,过于湿热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极端干旱的沙漠是__________(填序号),南极洲至今无常住人口,与图中__________序号代表的人口稀疏区原因相同。(3分)
(5)②③所在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可以称之为“_________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2分)
六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 BDDDB 6—10 ACABA 11—15 BBBCC 16—20 AABCB
二、(60分)读图分析题。
1.(15分)
(1)(4分)A. 20°N,0°经线(本初子午线) B.40°N,100°E 小红 能
(2)(5分)23.5° 北温带 热带 北温带 中纬度
(3)(2分)乙 夏至
(4)(3分)甲 丙 赤道
(5)(1分)1月左右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较高且白昼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2.(15分)
(1)(3分)非洲 30 终年炎热干燥
(2)(3分)0 10 白种人 基督教
(3)(2分)亚洲 纬度因素
(4)(3分)低 D处海拔比同纬度地区高,受地形因素影响,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5)(2分)F 多
(6)(2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地区将会被淹没;部分冬眠的藻类植物将会随温度升高而复苏;藻类植物将会使白色的雪,变为红色;部分动物将失去生存的家园
3.(15分)
(1)(4分)非 亚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2)(4分)温带季风气候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纬度因素
(3)(5分)④ 地中海气候 B 西岸 海陆因素
(4)(2分)气候特征与迁徙区域差异较大 ⑥地气温低,不适宜沙漠蝗虫迁徙
4.(15分)
(1)(5分)欧洲 亚洲南部 英语 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饥饿贫困等(至少答两条)
(2)(2分)北美洲 基督教
(3)(3分)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4)(3分)⑥ ⑧ ⑤
(5)(2分)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