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锯是怎样发明的 2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锯是怎样发明的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5 19: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锯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13个生字,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能力目标:
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教学重点:
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会用"发现"造句。
教学难点:
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会用"发现"造句。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播放课件 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自读课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
二、新授
鲁班的手怎么了?
1、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读句)
2、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3、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分学习小组讨论。
(2)交流,出示: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
互相评议,指导读。
(4)这句话的意思懂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5)互助解疑,齐读句子。
4、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1)哪儿个词最能体现鲁班成功了?(果然)
(2指导读句。
5、小结:鲁班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想到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从而发明了锯。这个过程也是鲁班受到启发的。过程。(板书:启发)
三、明白道理,积累运用。
1、你知道了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创设情景: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也十分佩服他。有的还十分好奇,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你猜,鲁班会怎么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板书课题 。
2.默写词语。
锯子 鲁班 宫殿 需要 砍伐 斧子
很陡 划破 流血 厉害 启发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读课文,标出段落。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锯子是谁发明的?(鲁班)
(3)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讲锯子是鲁班发明的。
3、学习第而自然段。
读第二自然段。
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回答问题。
鲁班为什么叫徒弟去山上砍树,需要多吗?
鲁班为什么心理着急?
(4)让学生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自然段讲鲁班发明锯子是因为遭宫殿需要很多木头。
三.练习。
1.指导朗读。
2.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意思。
四.作业。
1.背诵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一、二自然段的意思。
二.新授。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
(2)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回答:鲁班在上山路上发生了什么?
(4)说说这段的意思:第三自然段讲鲁班的手被小草划破了。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回答:鲁班发现小草上有什么?
鲁班想到了什么?
鲁班回去做了什么?
这个工具叫什么?
归纳这段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讲鲁班发明了锯子。
三.练习。
1.读三、四自然段。
2.说说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四.小结。
(结合板书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说说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回答问题。
1.鲁班为什么事很着急?
2.什么事启发了鲁班发明了锯子?
(1)读题,讲解题意。
(2)根据课文回答。
(3)评讲。
二.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需要 树根 一座 口子
抓住 小齿 一根 锯
划破 木料 一道 宫殿
发现 手指 一把 小草
1.让学生读读词语。
2.让学生独立连一连。
3.教师评讲,并让学生读一读。
三.填空。
鲁班的手指被小草划破了。他想,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 )?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边上有(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 ),就是( )。这件事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子。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讲解。
3.让学生读一读。
四.造句。
需要……
厉害……
1.老师举例。
2.让学生看情境说句子。
3.独立造句。
五.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1、2、3、4题。
板书:
锯是怎样发明的
传说锯是鲁班发明的
造宫殿需很多大木料
锯是怎样发明的 鲁班手被小草划破了
从小草叶子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从平时的小事或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能有所创新,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