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3章 第1节 原子 能力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3章 第1节 原子 能力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9 15: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3章 第1节 原子 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14分)
1.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 分子 B. 质子 C. 原子 D. 中子
2. 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核电荷数为 的钚元素中,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中子数约为 B. 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C.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 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万年。碳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B. C. D.
4. 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 碳 是指含 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 和氧 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 B. 质量相同
C. 电子数不相同 D. 和 表示原子个数
6.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 、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 原子中 与 的数目一定相同
C. 原子中 与 的数目一定相同 D.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和 上
7. 年 月, 大地震及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和辐射物质泄漏,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之一为碘 。碘 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已知这种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质子数是 ,则这种碘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12分)
8. 根据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氩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
(2) ;
(3)氩原子核外共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9.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
(2)当 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选:C
2. D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则该钚原子的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C正确、D错误;该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则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中子数 ,A、B正确。
3. A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因此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正确。
4. D
【解析】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B、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故选D。
5. A
【解析】氧原子的质子数是 ,氧 是指含 个中子的氧原子,氧 是指含 个中子的氧原子,氧 和氧 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由于它们的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不同;由于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因此电子数相同; 和 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A说法正确。
6. C
【解析】由该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可知, 为电子, 为中子, 为质子。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故A错误;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集中在 和 上,故D错误。
7. B
【解析】由于碘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质子数为 ,而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 ;则这种碘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之和)为 。
第二部分
8. (1)
(2)
(3) ;
【解析】电子在核外运动且分层排布,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
9. (1) 原子核
【解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2)
【解析】当 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轨迹应该是和 相似。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