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7章 第3节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8分)
1. 把 碳和 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密闭容器中
A. 只有二氧化碳 B. 只有一氧化碳
C. 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生成 的质量是
B. 生成物中 的质量是
C.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 剩余固体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 在 的反应中, 克 完全反应生成 克 和 克 ,若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则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
4. 久置于空气中的氧化钙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部分变质的氧化钙样品中钙、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完全变质后与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样品中未变质的氧化钙占原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6分)
5. 叠氮化钠()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 毫秒内引发 迅速完全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1)若因为撞击在气囊内产生 的质量为 ,则分解的叠氮化钠质量为 。
(2) (填化学式)。
(3)已知 ,根据()()中的化学方程式, 与足量的反应物完全反应能得到 。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9分)
6. 利用化学反应 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 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7. 把干燥、纯净的 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
8.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 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 的质量为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仅消耗 碳,剩余的 碳会与部分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最终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 的质量为 ,故A正确;设生成物中 的质量是
,解得:,故B正确;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C错误;剩余固体中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碳、 氧元素质量比为 ,故D正确。
3. B
【解析】由 克 完全反应生成 克 和 克 可知 的质量为: 克 克 克 克,设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则:
\(\begin{split}&\ &\ce{ A +&\ \ \ 3B=2C +2D }\\
&& 28 & \ \ \ 3x\\
&&14克 &\ \ 48克\\
\end{split}\)
解得 。
故选B。
4. B
【解析】部分变质的氧化钙样品中钙、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设其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碳元素的质量为 ,含有碳元素的是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 ,其中钙元素的质量 ,含有氢元素的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质量 ,其中钙元素的质量 ,剩余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样品中未变质的氧化钙占原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钙中钙元素占全部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即样品中未变质的氧化钙占原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选B。
第二部分
5. (1)
【解析】叠氮化钠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 毫秒内引发叠氮化钠迅速完全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即氮气和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设生成 氮气消耗的叠氮化钠的质量为 ,
\(\begin{split}\ce{&2NaN3\overset{撞击}{=\!=\!=\!=}&2Na +&3N2\uparrow}\\&130&&84\\&x&&21\ {\rm g}\end{split}\)
解得 。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钠和氮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前还差 个铜原子和 个氧原子,结合给出的关系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3)
【解析】设 叠氮化钠与足量的反应物完全反应能得到的 的质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 和反应 可得出叠氮化钠和氯化铜的关系,\(\begin{split}\ce{&2NaN3\sim &Cu\sim &CuCl2}\\&130&&135\\&130\ {\rm g}&&y\end{split}\)
解得 。
第三部分
6. 设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 。
\(\begin{split}\ce{&2Na +&H2 \triangleq 2NaH}\\ &46&2\\ &46{\ \rm g}&x\\ \end{split}\)
,
。
答: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 。
7. (1)
【解析】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
(2) 、 、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 质量为 ,反应生成的 质量为 、 质量分别为 。
\(\begin{array}{llll} &\ce{2KMnO4 \triangleq &K2MnO4 +&MnO2 +&O2 \uparrow }\\ &316&197&87&32\\ & x&y&z &0.64\ {\rm g}\\ \end{array}\)
未反应的 质量为
答: 固体剩余物中含有 的质量为 、 的质量为 、 的质量为 。
8. (1)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 。
(2) 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begin {split} &\ce {CaCO3\overset {高温}{=\!=\!=\!}CaO +&CO2\uparrow}\\&100&44\\&x&{3.3\ \rm g}\end{split}\)
该石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