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复习
回顾课本P78-79,回忆以下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区
2、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
3、世界人口分布密集或稀疏的原因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聚落与环境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01
02
01
聚落与环境
聚落分类、形成条件、分布、民居
聚落分类
人们的聚居地,统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类型 聚落规模 生产活动
乡村 小 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农业活动
城市 大 人们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例:居住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
A. 商业 B. 服务业 C. 耕作 D. 工业
C
聚落分类
聚落形成条件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聚落形成条件
①
②
③
④
⑤
(1)图中A、B、C三个聚落都是沿_________分布的,充分说明了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影响了A、B、C三个聚落的区位选择。
(2)图中A、B、C三个聚落中,___________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河流
B
B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平原地区聚落呈团块状。
聚落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呈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呈带状分布。
聚落
聚落分布形态
团块状
条带状
例1: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平坦的地形 B. 优越的气候
C. 便利的交通 D. 丰富的资源
例2:各地的聚落形态各不相同,与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 )
A. 团块状 B. 条带状 C. 点状 D. 环状
C
A
聚落的建筑风格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热带沙漠地区温差大,风沙强,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为了防止潮湿,乡村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聚落与环境
西亚
东南亚
黄土高原
北极
活动:分析下面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
墙厚窗小
隔热、防风沙
平顶
降水少
活动:分析下面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
双层竹楼
防潮、防虫
斜顶
降水多,便于排水
活动:分析下面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
就地取材,冬暖夏凉
就地取材,防寒保暖
窑洞
冰屋
例1: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区——竹楼 B.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 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 北极地区——蒙古包
例2: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
炎热干旱的沙漠
终年严寒
C. 炎热多雨
D. 地势高峻的高原
B
C
02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特色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许多聚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街区。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出门旅行过程中,你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现象?
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刻乱画,大声喧哗,践踏草坪… …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到文明出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请谈谈你的看法。
例1: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欧洲水城( )
A. 意大利的威尼斯 B. 意大利的罗马
C. 中国的江南水乡 D. 英国伦敦
例2:影响水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 B. 气候 C. 地形 D. 宗教
例3: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
A. 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B. 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C. 应该大力保护
D. 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A
A
C
小结
1、北非的传统民居墙体较厚实,这主要是为了( )
A. 隔热 B. 防风沙 C. 防水 D. 御寒
2、下面有关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架屋,上层通风防潮,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有关
B. 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能防风御寒,与当地冷湿的气候特点有关
C. 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于居住,与黄土直立性强和干燥的特点有关
D. 因纽特人的冰屋,有利于保温,与当地终年寒冷的气候特点有关
A
A
当堂检测
3、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 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的居住条件
D. 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4、关于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 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当堂检测
D
C
当堂检测
(1)图中B聚落规模最小,主要原因是
(2)图中C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3)图中A聚落规模最大,原因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有
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地形,水源,交通,资源
交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