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单选题(共1小题;共2分)
1.对下列文段的理解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所以发水时从未出事。
B.文段是按照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
C.文段用了列数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卢沟桥。
D.文段介绍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等。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褶皱 追溯 鸟臀目 两栖动物
潮汐 大劫难 陨石 衍射
三、解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3.“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
四、复合题(共4小题;共28分)
4.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 (赶 撵 驱)走了。
(2).他 (悠闲 悠哉 安逸)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 (跑 跳 蹦)开了。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 )
(3).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 700 多年前……( )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④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1). 选文按照 顺序进行说明。开篇提出说明的主旨 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 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板块运动能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也能使大陆分开。
C.火山、地震、岛屿链、恐龙灭绝等问题,“板块理论”都能提供答案。
D.所有的大陆,由于板块运动汇聚在一块,形成一个主要陆地,这个陆地叫“泛大陆”。
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松江四鳃鲈鱼
①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可谓奇闻也。西晋时的松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某年,他心绪不安,见秋风xiāo sè,顿时勾起他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深切思念,竟不告而别,弃官回乡,命驾而归。
②松江鲈鱼,又称四鳃鲈。四鳃鲈是松江三泖中独有的鱼种。作为鱼中珍品,虽重不及百克,长不过五寸,但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流香,无穷回味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管,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
③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隋炀帝游江南时,尝到四鳃鲈脍,顿觉口感奇妙,拍案惊赞:“东南之佳味也。”乾隆下江南,食罢四鳃鲈,誉为“江南第一名菜”;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时,专门点名要品尝松江四鳃鲈,以饱口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锦江饭店名厨曾在香港举行四鳃鲈烹调表演,一时成了香江轰动新闻。四鳃鲈经过历代名厨的精心研烹,它的美食价值早已有口皆碑,如四鳃鲈八生火锅、红烧四鳃鲈、四鳃鲈鱼汤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上乘珍馐、菜中珍品。
④松江鲈鱼之所以俗称四鳃鲈,主要在于它形状的魅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老夫子,在《后赤壁赋》中曾记:“巨口细鳞如松江之鲈”,使四鳃鲈名声大振,不胫而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描述更为传神:“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⑤其实,据近代学者研究表明:松江鲈鱼并无四个鳃。它同其它鱼类一样,仅是两鳃而已,即头部左右边各有一鳃。只是在每边鳃孔前面,正巧有一个呈鳃状的凹陷,与真的鳃孔几乎一模一样,在鲈鱼繁殖时节里,这两孔凹陷也呈橙红色。乍一看,貌似四鳃。四鳃鲈鱼之称亦盖出于此。尽管如此,世人还是喜欢把此鱼叫作四鳃鲈,且为其特殊的形态所痴迷。松江籍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生前犹酷爱画四鳃鲈,寥寥数笔,就使四鳃鲈形象跃然纸上,鲜活可爱,成了松江人珍贵的收藏。
⑥除了四鳃鲈之名外,松江鲈鱼还有许多别名。江苏、浙江一带也曾给它起过些许土名,如“老虎鱼”“虾鱼”,还有“新娘鱼”“花姑鱼”“花花娘子”等等,但这些诨名始终未得世人认可,更为松江人接受的还是四鳃鲈。但如果你在有关鱼类学的书籍或文献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四鳃鲈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科学名称叫做“松江鲈鱼”。而且经专家研究发现,翻遍所有目前已知的动物界的名录谱,用“松江”来命名已知动物的,仅此一种鱼类,再无其二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秋风xiāo sè
(2).第②—⑥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松江四腮鲈鱼:
①;
②;
③四鳃鲈的别名及其科学名称。
(3).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4). 第⑤段加点词“亦盖”不能去掉,原因是 。
(5).下列对第①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奇闻开头,可以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以一则奇闻,引出四鳃鲈这一说明对象。
C.以张翰弃官回乡吃鱼,来凸显四鳃鲈之美味。
D.张翰为吃鱼而弃官回乡,体现了古人的率性。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第二部分
2
zhě
,
sù
,
tún
,
qī
,
xī
,
jié
,
yǔn
,
yǎn
第三部分
3
(1)罕;(2)天罗地网(门可罗雀、星罗棋布等);(3)罔;(4)网。
第四部分
4 (1)
撵
(2)
悠闲
(3)
蹦
5 (1)
打比方
(2)
列数字
(3)
举例子
6 (1)
逻辑
,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
大陆漂移学说
(2)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陆就像漂移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3) C
【解析】
对“恐龙灭绝”这一问题,尚未提供答案。
7 (1)
萧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把握能力。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解答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来抒写。结合“见秋风xiāo sè”的语境,故“xiàn mù”应该是: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2)
松江鲈鱼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特征
,
松江鲈鱼的美食价值有口皆碑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虽重不及百克,长不过五寸,但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流香,无穷回味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讲了松江鲈鱼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特征。第三段“它的美食价值早已有口皆碑”讲了松江鲈鱼的美食价值。
(3)
举例子
,
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增加趣味性,增强说服力。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段首讲“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隋炀帝、乾隆、尼克松等美食客如何肯定赞叹松江鲈鱼。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增加趣味性,增强说服力。
(4)
这样语言更准确严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结合句意来看,“亦盖”表示猜测,如果去掉,则表达过于绝对化。
(5)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回答时要根据平时积累的说明文相关知识及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对照,找出差异,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ABC.恰当;
D.不恰当,原文表述“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是为了说明松江鲈鱼的味道之美。
故选:D。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