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测试卷
一、作文题(共1小题;共50分)
1.作文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当你遇到问题时,有人挺身而出帮你解决;当你收获成长时,有人愿意分享你的喜悦。家人、老师、同学,每一个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不经意间带给我们信心与力量,使我们的成长过程充满精彩。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带给你温暖、理解、勇气……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 500 字。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4.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
二、复合题(共7小题;共40分)
2.默写。
(1).,君子好逑。《关雎》
(2).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盈盈
(2).脉脉
4.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兄弟争雁
昔①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②”。”其弟争曰:“宜燔③。”讼④于社伯⑤.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⑥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昔:以前,昔日。②烹:烧煮。③燔(fán):烤。④讼(sòng):裁决。⑤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⑥已而:后来,不久
(1).试着翻译下面句子。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2).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阐述。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1).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 文中提到的“死读”和“活读”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原文解释。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
曹禺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梁秉堃
本文是曾在曹禺身边工作和学习的人艺老编剧梁秉堃的回忆,忆及曹禺先生的一些小故事。
▲痴迷读书
抗战时期,曹禺先生在大后方江安国立剧专教书。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但是酷爱读书,常常书本随身带,走路也要看书。
一个夏天,曹禺正在书桌前看书,夫人郑秀在浴缸里放好了温水,硬是把他推进了浴室去洗澡。当郑秀听到里面传来了“哗哗”的水声才放心地离开。然而,过了一小时也不见曹禺老师走出来。郑秀这下子可着急了,赶忙走进浴室去查看。只见曹禺老师根本没有脱衣服,正坐在浴缸旁的小木凳上,一只手拿着浴巾在浴缸里划水,一只手捧着一本书认真读着。当曹禺先生见到夫人以后,兴奋地说:“看完了,不错,很不错!”
▲删改台词
经过历史长期考验的《雷雨》是一部经典作品。它自从 1935 年在海内外上演以来至今屡演不衰、老少咸宜,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导演和观众,乃至世界上已先后有 30 多个国家上演过,并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1954 年春,北京人艺排演《雷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作为剧作者和院长的曹禺,竟对台词做了比较大的删改。
笫二幕,蘩漪原来有一大段 156 个字的独白,结果被删改成——“热极了,闷极了,这样的生活真没法子过下去了。”
这段删改后的独白只剩下了 20 个字。大约,真可以叫做“jīng yì qiú jīng”了。
▲黄永玉的信
1983 年春天,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应邀来华,在北京人艺执导他的名作《推销员之死》。曹禺特意请他到家里做客。在吃饭的时候,主人拿出画家黄永玉写来的信。信中这样说——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
……在纽约,我在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排练场去看他边排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莎翁《麦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麦克白,把沉睡赶走!’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
晚 黄永玉谨上”
曹禺老师让英若诚把这样一封信,当着他自己的面一句一字地翻译给了阿瑟·米勒听,可是,至今这位外国友人根本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和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看来,他是永远也不可能懂得了。
▲想写大东西
曹禺最后的日子里,前后在北京医院住了 8 年,在此期间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学创作,自然主要是戏剧创作。老师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其中有活页本、小笔记本、学生用的横格本……里边的内容很丰富繁杂,有他的断想,有日记,有人物的对话,有写出的诗,更多的是他想写的剧本之提纲等。
那段时间,曹师的枕头边上常常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他看起来很是认真,很有兴致。有时,他看着看着突然一撒手,大声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难道,这就是他的临终遗言吗?
(1).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ì qiú jīng
(2). 读“痴迷读书”部分,画线句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
(3).读“黄永玉的信”部分,其中的“草莽精神”具体是指: 。
(4).读“想写大东西”部分,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最后一句的表现力。
难道,这就是他的临终遗言吗?
(5).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曹禺先生浴室洗澡一事是为了表现他生活上的不拘小节。
B.写曹禺先生删改台词一事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此的不可思议。
C.写曹禺先生将黄永玉的信翻译给阿瑟·米勒听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位外国友人不可能听懂这封信的内容。
D.写曹禺先生这四件小事是为了展现这位大师的性情与可爱之处。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三小题。
2020 年 4 月 23 日,是第 25 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为此,我们奉贤将举行“书香校园”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与生活对话】
读书节组委会对同学们的读书情况做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表,读图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不超过 30 字)
借阅图书 文学类 科普类 模拟试卷类 奥赛辅导类
百分数 7% 3% 51% 39%
(2).【与古人相约】
我国自古有着悠久的尊崇圣贤传统,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言子在上海奉贤一带布道讲学,百姓如沐甘霖。言子当时也许引用了他老师的“ ”“ ”等名言来告诫我们先人不仅要喜欢读书,更要注意读书方法。
(3).【与名师牵手】
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区文明办邀请到了当代作家王蒙来贤城讲座,下列不适合开设讲座的两个地点是( )( )
A.南桥电影院
B.奉贤区图书馆
C.四季生态园(又叫“贤园”)
D.长途汽车站
E.南桥文化广场
答案
第一部分
1
略
第二部分
2 (1)
窈窕淑女
(2)
天涯若比邻
(3)
徒有羡鱼情
3 (1)
形容淸澈。
(2)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4 (1)
完了之后(兄弟俩再去)找大雁,这才发现大雁已经在高空中飞得很远了。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已而,后来,不久;索,寻找;远,飞远。句意为:完了之后(兄弟俩再去)找大雁,这才发现大雁已经在高空中飞得很远了。
(2)
示例:我们做事情,要做实事,不能说空话。
【解析】
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阐述。结合内容可知,这则寓言主要告诉我们: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围绕着“我们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5 (1)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
坐(在)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6 (1)
事例论证(例证法)。
(2)
“死读”是指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活读”是指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7 (1)
精益求精
(2)
语言描写;既生动表现了曹禺先生读完一本好书后的兴奋程度,也呼应了上文对其“酷爱读书,常常书本随身带,走路也要看书”的叙述。
(3)
阿瑟·米勒边排练边改剧本,那种活跃、严肃,让人感觉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他的戏充满了生命力。
(4)
这是一句问句,不是有疑而问,而是用问号加强语气,突出作者听到曹禺大声说“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这样的话时的震撼度,从侧面表现了戏剧创作之于曹禺先生,真正是进入灵魂深处的东西。
(5) D
8 (1)
应试和辅导类图书借阅量大,文学和科普类图书借阅量小。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不耻下问
(3) AD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