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泰安期中)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大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2.(2019·陕西)对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A
B.B
C.C
D.D
3.(2019九上·黄浦月考)下列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4.(2019·宜州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
B.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
C.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呈酸性
D.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5.(2019·潞西模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20九上·新泰期末)分类放置物质可以保证物质存放的条理性,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物质。下列物质存放和类别标签对应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淀粉、二氧化碳
B.酸:盐酸、硫酸、硫酸钠
C.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D.盐:食盐、小苏打、碳酸钙
7.(2020九上·新泰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
B.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C.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8.(2019九上·浦东月考)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红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二、填空题
9.(2019·泰安模拟)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图1 图2
(1)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u(OH)2 B.HCl C.CO2
(2)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4)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
10.(2019·中甸模拟)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 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
11.(2019九上·绥棱月考)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写化学式),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
12.如图,锥形瓶中盛有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 、 的现象,同时U形管产生的现象为 .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 .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9·广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
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问题讨论)
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4)(拓展应用)
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
(5)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四、综合题
14.(2019九上·泰安期中)迁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依据不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理,根据NaOH性质用图1总结了K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K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填写图1空白处,以完善知识网络图;
(2)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KOH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
(3)NaOH必须密封保存,同理KOH固体也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写出K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4)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 ;pH=3时,溶质为 ;
(5)写出符合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推断题
15.(2018·长宁模拟)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剂 X 是 (选填“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
(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 。
(4)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 。
(5)结论: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 (填“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因挥发导致质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无任何变化发生,质量不会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质量增大,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浓硫酸吸水后质量增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B、根据浓盐酸挥发质量减小分析
C、根据食盐露置空气中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Na2CO3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碱性溶液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B、加入的试剂能除去杂质但不能引入了新的杂质。
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证明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时,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
3.【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A不合题意;
B、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C符合题意;
D、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要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气体,该气体不能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据此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不一定呈酸性,也可能是中性,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或者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
5.【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生石灰可以减低土壤的酸性,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与食醋中的醋酸同属于酸。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硫酸、氧化钙的用途分析;根据胃酸中成分为盐酸及盐酸的性质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甲烷和淀粉是有机物,二氧化碳不是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硫酸是酸,硫酸钠是盐,B不符合题意
C.烧碱和熟石灰是碱,纯碱是盐,C不符合题意
D.食盐、小苏打和碳酸钙是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除碳酸、碳酸盐及碳的氧化物之外的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C、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D、由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盐
7.【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 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是正确的 ,B不符合题意
C. 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B、根据铁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分析
C、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故其中表示B处颜色的是蓝色,而不是紫色,故B符合题意,;
C、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C处颜色的是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故其中表示D处颜色的是无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遇酸碱的变色情况(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并能灵活运用是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1)A;C
(2)金属氧化物
(3)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4)Mg、H+;Mg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铜跟硫酸反应,蓝色氢氧化铜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氢氧化铜跟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2)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金属元素,另一种是氧元素的是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生成氢气有气泡,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4)该反应的粒子反应式为Mg+H+=Mg2++H2↑
【分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金属和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分析
(4)根据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分析
10.【答案】(1)红
(2)Fe2O3+6HCl=2FeCl3+3H2O
(3)中和(或复分解)
(4)浓盐酸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酸的通性分析。(1)硫酸和盐酸都属于酸,它们的阳离子都是H+,故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2)由于酸液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盐酸与铁锈(氧化铁)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其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4)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并且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会与水蒸气形成白雾,而浓硫酸没有此性质,所以打开两瓶浓酸,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分析】(1)根据酸的溶液都呈酸性分析;
(2)根据铁锈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定义分析;
(4)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分析。
11.【答案】Ca(OH)2;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波尔多液是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答案】水浮在硫酸上面;液滴飞溅;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浓硫酸;水;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水密度小于浓硫酸,滴下的水滴浮于浓硫酸上,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浮在浓硫酸上面的水立即沸腾,造成液滴飞溅;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造锥形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甲液面下降;实验室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故答案为:水浮在硫酸上面;液滴飞溅;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浓硫酸;水;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稀释方法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答案】(1)过滤
(2)Na2CO3+BaCl2=BaCO3↓+2NaCl;①
(3)②;溶液变红色
(4)密封保存(合理回答即可)
(5)Ba(OH)2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问题讨论](1)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Ⅰ是过滤。(2)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①错误。(3)因为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即不含有氢氧化钠,猜想②正确;猜想③是溶液部分变质,则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故如果“现象X”是溶液变红色,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4)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密封保存。(5)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Ba(OH)2除去,Na2CO3+Ba(OH)2=BaCO3↓+2NaOH,没有引入杂质。如果加入BaCl2,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引入了杂质NaCl,
故答案为:“Ba(OH)2”。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生成碳酸钠的性质来看,固体成分有三种情况:①没有变质,则全为氢氧化钠;②全部变质则为碳酸钠,部分变质,则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若需要鉴定固体物质成分,则需要检测固体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通过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特点鉴定是否有碳酸钠存在;通过检测上层清液溶液酸碱性来鉴定是否有氢氧化钠存在,但必须注意的是要先鉴定碳酸钠的存在,并将碳酸钠从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后在鉴别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14.【答案】(1)盐
(2)红
(3)2KOH+CO2=K2CO3+H2O
(4)H+和OH-结合成水;KOH、K2SO4;K2SO4;H2SO4、K2SO4
(5))FeCl3+3KOH=Fe(OH)3↓+3KCl(其它合理答案即可)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钾可与盐发生反应,空白处填盐;
(2) 反应①为氢氧化钾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KOH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3)氢氧化钾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4)中和反应的实质为 H+和OH-结合成水; 当溶液pH=10时,说明反应后溶液中除生成的硫酸钾外还有氢氧化钾剩余, pH=7时,氢氧化钾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钾;pH=3时,溶质除生成的硫酸钾外还有硫酸剩余;
(5) ④为氢氧化钾与盐的反应,可以是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 FeCl3+3KOH=Fe(OH)3↓+3KCl。
【分析】(1)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钾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分析;
(4)根据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及酸碱中和反应时生成物的溶质除生成物一定存在外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分析;
(5)根据氯化铁、氯化铜等盐可与氢氧化钾可以发生反应分析。
15.【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
(2)硝酸钡或Ba(NO3)2
(3)3NaOH+FeCl3 =Fe﹙OH﹚3 ↓+3NaCl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5)部分变质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B是二氧化碳;E是红褐色沉淀,应是氢氧化铁;碳酸钠与氯化钡或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x是氯化钡或硝酸钡,Y是氯化铁。(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试剂 X 是硝酸钡溶液。(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是3NaOH+FeCl3 =Fe﹙OH﹚3 ↓+3NaCl。(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5)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酸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变化,碳酸钠能与酸反应产生气泡,与钙或钡盐反应产生沉淀,由此可判断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泰安期中)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大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因挥发导致质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无任何变化发生,质量不会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质量增大,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浓硫酸吸水后质量增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B、根据浓盐酸挥发质量减小分析
C、根据食盐露置空气中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2019·陕西)对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Na2CO3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碱性溶液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B、加入的试剂能除去杂质但不能引入了新的杂质。
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证明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时,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
3.(2019九上·黄浦月考)下列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A不合题意;
B、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C符合题意;
D、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要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气体,该气体不能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据此分析
4.(2019·宜州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
B.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
C.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呈酸性
D.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不一定呈酸性,也可能是中性,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或者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
5.(2019·潞西模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生石灰可以减低土壤的酸性,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与食醋中的醋酸同属于酸。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硫酸、氧化钙的用途分析;根据胃酸中成分为盐酸及盐酸的性质分析。
6.(2020九上·新泰期末)分类放置物质可以保证物质存放的条理性,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物质。下列物质存放和类别标签对应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淀粉、二氧化碳
B.酸:盐酸、硫酸、硫酸钠
C.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D.盐:食盐、小苏打、碳酸钙
【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甲烷和淀粉是有机物,二氧化碳不是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硫酸是酸,硫酸钠是盐,B不符合题意
C.烧碱和熟石灰是碱,纯碱是盐,C不符合题意
D.食盐、小苏打和碳酸钙是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除碳酸、碳酸盐及碳的氧化物之外的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C、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D、由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盐
7.(2020九上·新泰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
B.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C.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 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是正确的 ,B不符合题意
C. 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B、根据铁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分析
C、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8.(2019九上·浦东月考)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红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故其中表示B处颜色的是蓝色,而不是紫色,故B符合题意,;
C、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C处颜色的是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故其中表示D处颜色的是无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遇酸碱的变色情况(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并能灵活运用是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9.(2019·泰安模拟)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图1 图2
(1)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u(OH)2 B.HCl C.CO2
(2)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4)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
【答案】(1)A;C
(2)金属氧化物
(3)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4)Mg、H+;Mg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铜跟硫酸反应,蓝色氢氧化铜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氢氧化铜跟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2)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金属元素,另一种是氧元素的是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生成氢气有气泡,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4)该反应的粒子反应式为Mg+H+=Mg2++H2↑
【分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金属和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分析
(4)根据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分析
10.(2019·中甸模拟)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 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
【答案】(1)红
(2)Fe2O3+6HCl=2FeCl3+3H2O
(3)中和(或复分解)
(4)浓盐酸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酸的通性分析。(1)硫酸和盐酸都属于酸,它们的阳离子都是H+,故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2)由于酸液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盐酸与铁锈(氧化铁)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其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4)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并且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会与水蒸气形成白雾,而浓硫酸没有此性质,所以打开两瓶浓酸,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分析】(1)根据酸的溶液都呈酸性分析;
(2)根据铁锈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定义分析;
(4)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分析。
11.(2019九上·绥棱月考)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写化学式),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Ca(OH)2;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波尔多液是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如图,锥形瓶中盛有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 、 的现象,同时U形管产生的现象为 .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 .
【答案】水浮在硫酸上面;液滴飞溅;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浓硫酸;水;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水密度小于浓硫酸,滴下的水滴浮于浓硫酸上,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浮在浓硫酸上面的水立即沸腾,造成液滴飞溅;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造锥形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甲液面下降;实验室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故答案为:水浮在硫酸上面;液滴飞溅;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浓硫酸;水;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稀释方法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9·广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
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问题讨论)
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4)(拓展应用)
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
(5)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答案】(1)过滤
(2)Na2CO3+BaCl2=BaCO3↓+2NaCl;①
(3)②;溶液变红色
(4)密封保存(合理回答即可)
(5)Ba(OH)2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问题讨论](1)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Ⅰ是过滤。(2)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①错误。(3)因为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即不含有氢氧化钠,猜想②正确;猜想③是溶液部分变质,则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故如果“现象X”是溶液变红色,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4)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密封保存。(5)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Ba(OH)2除去,Na2CO3+Ba(OH)2=BaCO3↓+2NaOH,没有引入杂质。如果加入BaCl2,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引入了杂质NaCl,
故答案为:“Ba(OH)2”。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生成碳酸钠的性质来看,固体成分有三种情况:①没有变质,则全为氢氧化钠;②全部变质则为碳酸钠,部分变质,则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若需要鉴定固体物质成分,则需要检测固体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通过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特点鉴定是否有碳酸钠存在;通过检测上层清液溶液酸碱性来鉴定是否有氢氧化钠存在,但必须注意的是要先鉴定碳酸钠的存在,并将碳酸钠从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后在鉴别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四、综合题
14.(2019九上·泰安期中)迁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依据不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理,根据NaOH性质用图1总结了K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K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填写图1空白处,以完善知识网络图;
(2)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KOH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
(3)NaOH必须密封保存,同理KOH固体也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写出K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4)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 ;pH=3时,溶质为 ;
(5)写出符合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盐
(2)红
(3)2KOH+CO2=K2CO3+H2O
(4)H+和OH-结合成水;KOH、K2SO4;K2SO4;H2SO4、K2SO4
(5))FeCl3+3KOH=Fe(OH)3↓+3KCl(其它合理答案即可)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钾可与盐发生反应,空白处填盐;
(2) 反应①为氢氧化钾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KOH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3)氢氧化钾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4)中和反应的实质为 H+和OH-结合成水; 当溶液pH=10时,说明反应后溶液中除生成的硫酸钾外还有氢氧化钾剩余, pH=7时,氢氧化钾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钾;pH=3时,溶质除生成的硫酸钾外还有硫酸剩余;
(5) ④为氢氧化钾与盐的反应,可以是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 FeCl3+3KOH=Fe(OH)3↓+3KCl。
【分析】(1)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钾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分析;
(4)根据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及酸碱中和反应时生成物的溶质除生成物一定存在外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分析;
(5)根据氯化铁、氯化铜等盐可与氢氧化钾可以发生反应分析。
五、推断题
15.(2018·长宁模拟)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剂 X 是 (选填“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
(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 。
(4)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 。
(5)结论: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 (填“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
(2)硝酸钡或Ba(NO3)2
(3)3NaOH+FeCl3 =Fe﹙OH﹚3 ↓+3NaCl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5)部分变质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B是二氧化碳;E是红褐色沉淀,应是氢氧化铁;碳酸钠与氯化钡或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x是氯化钡或硝酸钡,Y是氯化铁。(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试剂 X 是硝酸钡溶液。(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是3NaOH+FeCl3 =Fe﹙OH﹚3 ↓+3NaCl。(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5)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酸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变化,碳酸钠能与酸反应产生气泡,与钙或钡盐反应产生沉淀,由此可判断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