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8 21:45:25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莱阳期中)小明周六去郊游,出发前到超市买了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永和”豆浆 B.“古田山”矿泉水
C.“美汁源”果粒橙 D.“伊利”纯牛奶
2.(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4.(2021九上·莱阳期中)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盐酸、石灰石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水、硝酸铵
5.(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D.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
6.(2021九上·青岛期中)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不考虑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1九上·任城期中)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稀释溶解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细口瓶中的稀硫酸在使用中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8.(2021九上·任城期中)下图是 K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 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KCl一定小于KNO3
9.(2021九上·岱岳期中)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
C.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D.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晶体一定大于4g
10.(2021九上·泰安期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30%
B.甲乙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一定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C.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D.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定相同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东平期中)室温下,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其中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12.(2021九上·滕州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3.(2021·中原模拟)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为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的常示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t3℃时,把80g物质甲加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九上·平阴期中)下图是某探究小组成员小华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通过计算①需要水的质量是   g,②配制的时候应该选择规格为   的量筒(填写“10mL”、“50mL”、“100mL”之一)。
(2)该实验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①称量氯化钠固体的时候,应该把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写“右盘”、“左盘”之一);
②如果操作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填写编号)
A.减少氯化钠固体
B.增加氯化钠固体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
(3)上图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写编号)。
(4)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仪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5)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高于10%,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
①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
②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③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④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四、计算题
15.(2021九上·泰安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
根据标签计算。
(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
(3)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永和”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C. 果粒橙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 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只是溶剂的量增加了,故B符合题意;
C. 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气体也可以作为溶质,例如: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是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
C、固体和液体,气体也可以作为溶质。
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3.【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符合题意;
B.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故不符合题意;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不符合题意;
D. 盛澄清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4.【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B. 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液面高于b液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里压强减小,可能装置内温度降低,或者气体减少,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A. 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B.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 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加快溶解,故符合题意;
D. 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不能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6.【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一直不变且不为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浓硫酸稀释,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稀释溶解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细口瓶中的稀硫酸在使用中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没有指明具体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B. 溶解度的单位是“g”,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g,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根据 可知,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KNO3>KCl,根据 可知,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KNO3>KCl,根据 可知,溶剂的质量是:KCl>KNO3,故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故符合题意;
D. 由于没有给出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具体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两溶液由t2℃降到t℃,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9.【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甲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20℃时,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说明此温度下100g水可以溶解40g晶体达到饱和,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等于4g,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在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都是30克,则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不符合题意;
B. 甲乙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都可以变为饱和溶液,但不一定都能变饱和,如加入溶质不足,不符合题意;
C. 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符合题意;
D. 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质量大于乙,所得溶液质量-定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B、根据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分析;
C、根据改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相同质量的两物质改变温度析出固体质量不同分析。
11.【答案】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①、②试管中溶质相同,溶剂不同,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
①与③比较,溶剂都是水,溶剂相同,溶质分别是碘和高锰酸钾,溶质不相同,能探究的问题是溶质的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图,找出不同点,进行分析。
12.【答案】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可推出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减少,又因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即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因为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加。
【分析】团购价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可知,可推出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水在减少,进行分析。
13.【答案】t2;乙;不饱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得出,温度为 t2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最平缓,则受温度影响最小, t3℃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200g水中可以溶解100g甲物质。故形成的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提纯方法,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溶解性,据此分析
14.【答案】(1)90;100mL
(2)10;左盘;B
(3)AB
(4)搅拌,加速溶解
(5)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10%=10g,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10g=90g②配制的时候应该选择规格为100 mL的量筒.
(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10%=10g; 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的时候,应该把氯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操作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即砝码多,药品少,应继续增加氯化钠固体。
(3)由图可知A中物码放反了,B中量筒读书时应该平视。
(4)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仪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5)①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会使水量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水溶剂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③装瓶时有溶液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
④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使水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②。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2)根据天平“左物右码”,称量过程口指针偏右药品不足,需增加药品分析;
(3)根据天平的左物右码及量筒的平视读数方法分析;
(4)根据配制溶液时玻璃棒起加速溶解的作用分析;
(5)根据水偏少或溶质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分析。
15.【答案】(1)2:71
(2)595g
(3)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3800g×10%=38%x,x=100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5.5=2:71;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19g/mL×500mL=595g;
【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溶质的质=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 / 1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莱阳期中)小明周六去郊游,出发前到超市买了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永和”豆浆 B.“古田山”矿泉水
C.“美汁源”果粒橙 D.“伊利”纯牛奶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永和”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C. 果粒橙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 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只是溶剂的量增加了,故B符合题意;
C. 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气体也可以作为溶质,例如: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是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
C、固体和液体,气体也可以作为溶质。
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3.(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符合题意;
B.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故不符合题意;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不符合题意;
D. 盛澄清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4.(2021九上·莱阳期中)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盐酸、石灰石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水、硝酸铵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B. 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液面高于b液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里压强减小,可能装置内温度降低,或者气体减少,进行分析。
5.(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D.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A. 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B.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 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加快溶解,故符合题意;
D. 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不能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6.(2021九上·青岛期中)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不考虑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一直不变且不为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
7.(2021九上·任城期中)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稀释溶解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细口瓶中的稀硫酸在使用中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浓硫酸稀释,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稀释溶解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细口瓶中的稀硫酸在使用中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
8.(2021九上·任城期中)下图是 K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 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KCl一定小于KNO3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没有指明具体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B. 溶解度的单位是“g”,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g,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根据 可知,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KNO3>KCl,根据 可知,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KNO3>KCl,根据 可知,溶剂的质量是:KCl>KNO3,故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故符合题意;
D. 由于没有给出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具体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两溶液由t2℃降到t℃,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9.(2021九上·岱岳期中)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
C.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D.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晶体一定大于4g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甲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20℃时,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说明此温度下100g水可以溶解40g晶体达到饱和,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等于4g,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0.(2021九上·泰安期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30%
B.甲乙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一定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C.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D.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定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在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都是30克,则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不符合题意;
B. 甲乙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都可以变为饱和溶液,但不一定都能变饱和,如加入溶质不足,不符合题意;
C. 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符合题意;
D. 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质量大于乙,所得溶液质量-定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B、根据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分析;
C、根据改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相同质量的两物质改变温度析出固体质量不同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东平期中)室温下,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其中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答案】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①、②试管中溶质相同,溶剂不同,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
①与③比较,溶剂都是水,溶剂相同,溶质分别是碘和高锰酸钾,溶质不相同,能探究的问题是溶质的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图,找出不同点,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滕州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可推出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减少,又因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即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因为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加。
【分析】团购价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可知,可推出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水在减少,进行分析。
13.(2021·中原模拟)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为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的常示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t3℃时,把80g物质甲加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t2;乙;不饱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得出,温度为 t2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最平缓,则受温度影响最小, t3℃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200g水中可以溶解100g甲物质。故形成的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提纯方法,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溶解性,据此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九上·平阴期中)下图是某探究小组成员小华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通过计算①需要水的质量是   g,②配制的时候应该选择规格为   的量筒(填写“10mL”、“50mL”、“100mL”之一)。
(2)该实验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①称量氯化钠固体的时候,应该把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写“右盘”、“左盘”之一);
②如果操作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填写编号)
A.减少氯化钠固体
B.增加氯化钠固体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
(3)上图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写编号)。
(4)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仪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5)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高于10%,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
①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
②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③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④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答案】(1)90;100mL
(2)10;左盘;B
(3)AB
(4)搅拌,加速溶解
(5)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10%=10g,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10g=90g②配制的时候应该选择规格为100 mL的量筒.
(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10%=10g; 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的时候,应该把氯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操作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即砝码多,药品少,应继续增加氯化钠固体。
(3)由图可知A中物码放反了,B中量筒读书时应该平视。
(4)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仪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5)①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会使水量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水溶剂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③装瓶时有溶液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
④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使水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②。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2)根据天平“左物右码”,称量过程口指针偏右药品不足,需增加药品分析;
(3)根据天平的左物右码及量筒的平视读数方法分析;
(4)根据配制溶液时玻璃棒起加速溶解的作用分析;
(5)根据水偏少或溶质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分析。
四、计算题
15.(2021九上·泰安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
根据标签计算。
(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
(3)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
【答案】(1)2:71
(2)595g
(3)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3800g×10%=38%x,x=100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5.5=2:71;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19g/mL×500mL=595g;
【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溶质的质=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