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9 17: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
人的性别决定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三节。本节课在整章书的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所学的“人的性状和遗传”的深化,启下是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习人体的遗传规律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是本节的重点,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来看,本节课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2、教学目标
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b.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生物科学素养。
2.通过对图示、图解的比较和绘制,培养学生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关注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拒绝性别歧视。
3、教学重难点
对教材分析之后,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难点:解释人的性别决定,对“生男生女的奥秘”的游戏分析。
过渡:教材的透彻分析,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所以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学法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初二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欲。但初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相等的知识,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游戏,探究生男生女奥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的突破难点。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过渡:在学情分析到位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理念,就可以选出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教法
我仍然采用 “学生讨论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帮助为辅”的教学模式。主要用到了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过渡:以上的所有分析,都是为了教学的高效开展,接下来的说教学过程自然是重中之重。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我设置了如下七个环节,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通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由视频中所争执的问题: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决定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轻松的环境中引出课题。
(二)第二环节:争做先知,自我学习
给出如上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43-P45内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三)第三环节:解答问题,建构概念
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突出重点,我设置了以下的“四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解答预习提纲上的问题,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建立初步的印象;一方面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第二步:在建立了模糊概念的基础上,展示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图片,通过直观的观察比较,以及X染色体、Y染色体名字的由来,使学生清晰的建立概念,从而初步实现知识目标之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步:实例分析。通过对能卷舌、不能卷舌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红绿色盲的表现与男女性别有关的具体解析,让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印象。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复习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还能对本节课的重要概念进一步深化。
第四步:通过这些问题,把重要概念进一步延伸到人的生殖细胞中。这一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因此会出现一种类型的卵细胞,两种类型的精子。设计这一步是为接下来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埋下伏笔。
最后归纳小结,梳理这一环节的知识体系,再次突出重点。
(四)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通过小组活动——游戏模拟的方式,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在这个环节我的创新之处是把课本上的红蓝色纸片换为黑白色棋子,因为纸片再放回袋子的时候不容易混合均匀,而棋子光滑易实现。首先向学生讲明游戏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这是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录像。借助游戏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再以这些思考题为导向,经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可以自己回答,而有些问题稍有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完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并绘制示意图,得出生男生女机会相等的结论。这样把游戏和学习联系起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从而突破难点。
(五)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结合具体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形势严峻。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明确指出性别的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共同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拒绝性别歧视。
(六)第六环节:课堂总节,习题检测
先由学生自我小结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再补充总结,通过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设计,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再结合几道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习题1、2、3主要检测知识目标一,同时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能力;设置习题4、5主要反馈知识目标二,以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七)第七环节: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由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延伸到其他生物,以及性染色体多一条或少一条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抛出这些问题,作为本节的课外作业。通过布置这样灵活的作业,不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干净利落的板书,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知识体系,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一、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男性:22对+XY 男性:22条+X 或Y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女性:22对+XX 女性:22条+X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组别 1 2 3 4 5 6 全班
XY
XX
XY:XX
母亲 x 父亲
X X Y 生殖细胞
XX XY 受精卵
女(1 :1) 男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1.遵循教学直观性原则,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图片,游戏模拟,将抽象知识简单化,问题具体化,突破重点,易化难点。
2.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以小品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游戏完成知识的迁移,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3.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逻辑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达到了教与学完美结合。
4.密切的联系了实际生活,使学生科学的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拒绝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