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数据收集整理》
教
学
设
计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初感统计需要。
1、创设请同学们看动画片的情境,课件出示《海绵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熊出没》四部动画片剧照,让学生从中选出最想看的一部动画片。
2、讨论: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不一样,该选哪一部合适
3、交流汇报,得出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多就选哪一部。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用分类排排队的方法收集数据,统计出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教师板书人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4、同桌讨论:又有两名同学参加投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
5、质疑:本班的投票结果能代表全校学生的情况吗?
三、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创设生日宴会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教师谈话引入情境:今天青青草原上正在为喜羊羊举行生日宴会,它的哪些好朋友来为它庆祝生日?分别来了几只?(课件出示动画)
2、寻找数据收集整理方法。
(1)学生分组讨论一个人如何同时统计每种动物只数的方法。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用什么符号?怎么记?)
(2)汇报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白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3、完成统计过程:
再次课件展示动画,在记录单上完成数据收集过程。
4、展示统计结果,分享数据收集、整理方法:
展示学生的记录单,根据学生汇报情况介绍“正”字法,体会“正”字法的优越性。
5、获得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联欢会买水果问题。
1、小组讨论如何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从苹果、梨、香蕉、桔子中,合理购买水果。
2、汇报讨论方法。
3、选出4名统计员,其余学生依次报出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员用“正”字法记录。
4、整理数据并回答问题。
五、课堂总结及延伸。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大家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看的课外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最喜欢的玩具、从两名同学中选一人代表班级参加比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