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谁不说俺家乡好》活动设计
Dongsheng No.1 Primary School
Shui bu shuo an jia xiang hao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被称为万花之王的牡丹因洛阳名甲天下,洛阳因牡丹增辉添彩。牡丹已经成为洛阳重要的城市形象代表和洛阳市发展经济的舞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本次活动的主题的选择以即将在洛阳举办的世界邮展为背景,地域活动气氛高涨,而且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保证了活动的常态、有效开展。同时本次活动的另一亮点突出在活动的评价上,一是活动中的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的操作;二是通过评价调控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发挥评价的最大效度;三是评价活动与其他活动环节的有机融合。这一活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活 动 简 介
活动大致环节如下:
创设情境,生成活动主题 学生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展开实践活动(信息收集、处理——班级交流完善——宣传制作——成果交流、评价) 延伸活动,宣传实践
活动背景:
河南省第26届洛阳牡丹花会将于4月1日至5月10日举行,世界邮展4月10日至16日将在洛阳举办。不久的将来洛阳就会迎来这一盛世,日新月异的硬环境已经打造出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洛阳城市名片,但是世界邮展的成功举办还需要软环境的大力支持。要让洛阳的每一个人与世界各地的客人分享自己美丽的家乡,首先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此次活动的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活动主题鲜明、贴切,学生活动积极性极其高涨。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开展信息收集与处理、展示制作、宣传策划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及对方法知识,信息技术运用知识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知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以及参与活动的人们(家长、辅导教师等)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形成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从而通过不同途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家乡。
活动重难点:
1、活动安全保障
2、小组活动的组织
3、活动评价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生成活动主题。
第二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第三阶段:展开实践活动:
第四阶段:宣传、实践活动:
后记反思:
活 动 开 展
在整个活动中这一环节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下面活动的方向就是在这一环节形成的,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会对活动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内容:
一是向客人介绍洛阳的什么?也就是宣传的内容。
二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宣传?也就是宣传的方式问题。
如果这两个方面学生心中有数了,下面的活动进行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 动 重 点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洛阳独有的文化内涵、旅游购物、特产小吃等,学生通过活动可以知道通过哪些渠道来宣传自己的家乡。本环节主要是交流如何进行活动,不用具体详细展开来说。
活 动 指 导
这样以来学生在下面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就知道应该收集什么资料、如何分工、设计什么活动等。如果这里引导不好,学生可能无所适从,就不知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即便制定出的活动方案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这一环节属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评价的主体可以放在教师评价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积极程度和回答、交流问题的有效程度,奖励1学分。
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评价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环 节 评 价
返回
第二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学生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组织
要求:
1、接下来活动由小组完成,4-8人自由结合,每人10学分,小组等于人均学分综合。
2、小组组员活动学分按东升一小学分评价标准计算。
3、制定活动方案.
附:小组活动学分计算方法(简略)
在活动之前给学生提出评价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给学生一个方向,让学生明白,在小组活动中应该怎样去做;同时让组长明白,怎样才能带领好小组同学得到更多学分,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分工、协调等。
◆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明白在小组中的任务,事实证明这样隐含性的提要求比直接提出活动要求效果大得多。
◆活动评价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得到解放,不用非常吃力的去管理活动,只要进行适当指导就可以了,
◆激励作用,学生小组之间形成了隐含的制约、竞赛关系。这种关系激励学生更出色地开展活动,容易达到活动激励的最优化。
◆保证了活动评价的相对公正性、提高了活动评价的透明度。
活 动 重 点
活动指导
返回
活动主题:要做什么(魅力洛阳宣传)
活动目标:为什么要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活动内容:具体要做什么活动
活动方法:如何开展活动
活动条件:需要哪方面的支持(如:人力:家长的的支持等;物力:相机、DV、制作上网、制作工具、材料等;财力:复印、打印、洗照片等。)
人员安排:如何合理分工,发挥特长,利用关系等(组长、组员的任务)
活动一:资料收集活动
学生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下进行,学生可以根据小组安排单独活动,或者小组活动,或者在老师、父母帮助下活动。即按照活动分工进行资料收集
通过网络、访问、采集、查阅资料、参观等活动,收集有关洛阳的资料,重点收集自己分工的资料。
活动方式:查阅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摘抄、复印、剪报;外出调查、访问技能型摄影、录像、、访问等。
资料形式:文本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
第三阶段:展开实践活动
1、活动常规指导:
如何分工:适当邀请老师、辅导员、家长参加。
注意保存第一手资料(比如采访录音,资料复印件等)
2、技术指导:
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如何使用google、baidu搜索。
如何下载并保存文本、图片、视频资料等,移动盘拷贝、刻录等。
活 动 指 导
活动在小组内进行,由组长负责把分工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如:有关洛阳旅游景点的文本、图片等资料,比如白马寺的资料,景点的说明性文字,代表性的图片、地址、路线等。)
洛阳名吃资料(洛阳水席、特色小吃浆面条等)
旅游购物资料(唐三彩、杜康酒、澄泥砚、牡丹工艺品等)
活动二:小组交流资料
学生活动:
组长在这一环节要发挥主要作用,要领着成员把资料进行汇总的同
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合,在没有得到学生求助的同时,教师不用参
与指导,一是做到活动的公平;二是对学生锻炼以及对学生活动能力进行
考察;三是教师要做好别的工作就是观察,发现活动中的问题,以便在下
一环节中进行高效指导。
指 导 要 点
各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以及展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小组根据交流和教师的指导重新整理、筛选资料,完善初步成果。
活动三:班级交流完善
学生活动
其一,通过交流相互沟通各个组的活动过程、方法,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本组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比如跟别的小组相比组长的分工是否合理;活动方法是否适当。比如有的小组在方案中计划利用手抄报进行宣传活动,尽管有人收集到了精美的视频资料,但并不适合在手抄报中表现。
其二,因为活动主题的统一性,因此学生的活动资料具有多方面交叉性,因此这一环节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来完善自己小组的资料。
活动重点
1、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小组交流本组制定的方案、小组的活动过程,从过程交流中认识到本组活动中的不足,以及学习别的小组活动的精彩之处,如分工的方法、活动方法的选择。
2、资料是否合理、突出、完善:
指导重点
小组根据活动方案,采取不同的形式制作魅力洛阳宣传活动展示资料 (制作博客、网页、演示文稿、视频宣传片;制作手抄报、宣传海报、版报、举办演讲活动等。) 。
活动四:宣传制作
学生活动
因为在前一环节各小组资料基本完成,这一环节只是借助一种媒体来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的指导仍然体现在技术(劳动技术:设计、制作;信息技术)的应用指导上。
活动重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践,遇到困难引导学生学会求助于其他老师,比如制作网页、演示文稿中的困难可以求助于电脑教师;制作手抄报遇到困难,可以求助美术教师。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求助过程中也增加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三是减轻了综合实践教师工作的同时,使学生能受到相关教师的专业指导,四是在平等条件下制作、求助,增加活动公平性,为下一环节评价打下了基础。不会再有学生说是老师帮组完成的。
指导要点
交流形式和资料交流一样,小组汇报制作过程和展示活动成果。其它小组可以进行评价、质疑,并分别给汇报小组进行打分。
活动五:成果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
评价则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小组打分平均值为该小组基础学分,同时结合各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被扣除的学分以及可以瓜分别的小组的学分,计算出小组活动总学分(小组总学分=其它小组评价的平均分*小组人数—扣除学分,或+瓜分学分),然后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配学分(按劳分配、主体性),个人分得学分无异议(民主性)时报老师审核,然后全班公示(激励作用),进行统一加分(增加权威性,没有权威性。激励就没有持效性)。
活动重点(评价)
1、小组活动,教师在没有得到小组求助情况下,学生小组 “自由”活动。
2、对学生在评价中普遍问题进行适当指导,如按劳分配的问题,不但要看劳动数量(分配前可能对量的多少估计不准,造成任务量分配不均),还要看活动质量。
指导要点
返回
在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老师、家长的参与,已经有很多人参与了实践活动,这些人在遇到外地朋友时已经知道怎样介绍我们的家乡,这一实践活动主要是一些宣传活动,制作的网页、演示文稿、博客在网上上传,手抄报在学校、小区展示,让学生自己和受众人群得到爱家乡的教育和爱洛阳的宣传活动。
第四阶段:宣传、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
后 记 反 思
1、评价管理活动,实现了活动的自我推进,教师得到了解放。
2、活动主题切合地域环境、学生生活,评价主体明确,活动积极性高涨。
3、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突出多元,评价与活动融为一体,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紧密结合,达到评价功能的优化。
4、评价主题、方式、方法无论如何变换,其最终目的都是有效调控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抓住这一要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才会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