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提升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提升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14: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氯化钠固体
2.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NaCl、MgCl2、FeCl3三种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Cl沉淀的质量刚好相等,则消耗溶液AgNO3的质量比是(  )
A.1:2:3 B.3:2:1 C.2:3:6 D.1:1:1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如图所示,从U形管注入稀盐酸,发现稀盐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盐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添加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5.人体胃液的pH=2左右,而小肠内溶液的pH=8左右,消化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胃内容物到了小肠后pH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
A.Na+ B.Cl- C.HCO3- D.H2O
6.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 H+ NO3- SO42- B.Ca2+ K+ CO32- SO42-
C.NH4+ Ag+ Cl- OH- D.Fe3+ Ba2+ NO3- SO42-
8.将36.5克10%稀盐酸和40克1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后滴加紫色石蕊颜色变成(  )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9.下列化肥为复合肥的是(  )
A.KNO3 B.NH4Cl C.K2SO4 D.NH4NO3
10.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
①H2 ②O2 ③CO2 ④HCl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龙港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了常见水果的pH,下面几种水果中酸性最强是(  )
A.苹果pH=4.9 B.番茄pH=4.4 C.草莓pH=3.4 D.柠檬pH=2.0
12.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 B.NaCl C.NaOH D.H2SO4
二、填空题
13.小正将未打磨的铁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获信息回答:
(1)该反应为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50~100s之间,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
14.小峰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
(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__________(“大”或“小”)。
15.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获得纯净、干燥的CO,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甲、乙试剂的洗气瓶,然后再收集。则乙试剂是___________ , 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6.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
17.为了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______g,稀释操作时倒入顺序是___________, 如果颠倒酸液飞溅有危险;稀释好后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值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
18.酸、碱、盐等是我们学过的重要物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能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出稀盐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简答题
19.以下是某地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干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的钙含量是指___________(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Ca—40;H—1;C1—35.5)
机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 碘酸钾 净含量:500g 成份表:氯化钠≥88% 钙(以Ca计)(0.5—1.3)% 碘(以I计)(20—50)mg/Kg
20.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2.1g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20g的溶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2.1g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_______g;
(3)求当滴入10g稀盐酸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四、探究题
21.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1)BaCl2溶液显中性;(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不正确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台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交流)①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先滴酚酞,再加过量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你是否同意?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C
6.D
7.A
8.D
9.A
10.A
11.D
12.D
13.放热 FeCl3、 FeCl2、 HCl
14.可以 肥皂水 小
15.浓硫酸 2NaOH+CO2=Na2CO3+H2O
16.产生白色沉淀 CuSO4+2NaOH=Na2SO4+Cu(OH)2↓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17.50 把浓硫酸倒入水中 正确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体,滴在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18.Fe2O3+6HCl═2FeCl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19.(1)钙元素
(2)食醋
(3)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0.3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0.3g××100%=0.12g
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2%
答: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20.HCl和NaCl 滴入10g稀盐酸时,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0.8g ,y=1.17g
所以2.1g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0.8g 求当滴入10g稀盐酸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
所得溶液的质量: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2%
21.只有碳酸钠 一 溶液变红色 2NaOH+CO2=Na2CO3+H2O 不正确 同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