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共16题)
1.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新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新中国外交舞台绽放光彩
2.依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你会联想到的是
A.加强睦邻友好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海南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 D.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交
5.1954年4月至7月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充分显示了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这次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万隆会议
6.“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一“转折点”是指
A.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 D.中美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交
7.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开罗会议
8.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下列成就与周恩来直接相关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周恩来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作出的历史贡献包括
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 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③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与下图材料有关的史实正确的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1.毛泽东曾形象的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此语评论的是中国
A.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B.重返联合国
C.出席万隆会议
D.参与APEC
12.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此会议是( )
A.联合国大会 B.亚信峰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4.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1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6月2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美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你认为特朗普政府这一做法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内容?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互不干涉内政
16.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表反映当时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A.屈辱外交 B.外交趋于成熟
C.走向世界的中国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填空题
17.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万隆会议:
(1)背景:①二战后,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取得独立;②它们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都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概况:________4月,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___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它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万隆精神”:指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1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___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2)进一步完善:________,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_____。
三、综合题
21.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更看重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软实力一般指的是一国的社会制度的吸引力、文化的感染力和价值观的感召力等。下面是某校同学汇总的有关国家软实力的知识卡片,请完成卡片中的相应内容。
卡片一:请依据所学知识,对宋朝在科技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做介绍。
卡片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法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从价值观念和体制构建方面加以说明。
卡片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彰显软实力的表现。
22.(钢铁长城)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0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材料二 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哪一军种取得的成就?
(2)我国组建导弹部队目的是什么?说说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3)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却能保卫祖国安全?2012年我国新增加的海洋利器是什么?
(4)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中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安宁。除了拥有强有力军队外,我们还要遵守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它具体内容有哪些?
23.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材料三:“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从材料二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关于“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
24.【中美日三国关系】
当前,美中日三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三位,三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局势的发展。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材料二“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改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侵占我山东主权,喊出了哪些口号?请举一例
料三会议期间,英美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在《九国公约》签署前,中国和日本在会外签订了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改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3)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列举一例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战役。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5)20世纪7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美敌对状态的结束?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2001年上海APEC会议都属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
图片中“周恩来在万隆”可知是1955年周恩来参加的万隆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B正确;睦邻友好不是万隆会议的精神,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排除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提出,排除D。故选B。
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更好地对外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故选B。
4.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交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会议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在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故B项正确;1955年召开了亚非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1971年召开了第26届联大,均与题干“1954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B
【解析】1971年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说明新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因此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故选B。
7.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体现了“万隆精神”,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都有西方大国参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都与周恩来有关。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周恩来无关。故C. ①②④符合题意;含有③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故①符合题意;在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②符合题意;在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③符合题意;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④符合题意。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0.A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得到印度总统尼赫鲁的认同,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经过谈判达成《通商和交通协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文字形式见诸国际条约,A符合题意;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与题干时间不相符,B不符合题意;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时间不相符,C不符合题意;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与题干时间不相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详解】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因此毛泽东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详解】
根据“1955年”、“求同存异”等信息可知此会议是万隆会议,故选C;ABD等都与“求同存异”不符,排除。
1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故C符合题意;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的观点,D项符合题意;A项是针对万隆会议提出的方针,B项是针对祖国统一提出的,C项是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5.B
【详解】
依据题干“美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美国的做法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影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给双方都造成了损失。违背了我国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
16.B
【详解】
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反映了我国外交趋于成熟,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旧中国的外交特点,C项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特点,D项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7. 1971 2014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14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1955年 万隆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①是1955年;②是万隆。
19.内蒙古自治区 人民代表大会制 独立自主的和平 《共同纲领》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4月;因此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此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印度 1954年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所以①是印度。
(2)进一步完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所以②是1954年。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所以③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④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卡片一: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应用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技术传入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
卡片二:价值观念: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从人权和法治解答);体制构建:早期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期改为共和制。
卡片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详解】
卡片一: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宋朝软实力表现在文学和科技方面的感染力,表现有:文学方面,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科技方面,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应用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技术传入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这些均深远地影响了世界。
卡片二: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法国的软实力表现在价值观念和体制构建方面感召力,表现有,价值观念方面: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制构建:早期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期改为共和制。这些均深远地影响了世界。
卡片三:新中国的软实力表现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吸引力,表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这些均深远地影响了世界。
22.(1)海军;空军。
(2)主要目的是担任核反击任务;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队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
(3)旧中国国力较弱,政府腐败,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新中国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所以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我国新增加的海洋利器是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接入列。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0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分析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海军取得的成就;依据材料二信息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空军取得的成就。
(2)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目的是担任核反击任务。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队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
(3)依据所学可知,旧中国国力较弱,政府腐败,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新中国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所以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我国新增加的海洋利器是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接入列。
(4)依据所学可知,我们要遵守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3.(1)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尼克松访华。
(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根据材料二“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由此可知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香港的回归和1999年澳门的回归就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4.【中美日三国关系】(1)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
(2)《凡尔赛和约》
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符合五四运动的史实的口号任举一例即可。
(3)华盛顿会议
反对日本独霸中国
(4)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符合史实的战役任举一例即可
胜利原因: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
美国的帮助(或国际社会的支援,
(5)尼克松访华
【解析】(1)根据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材料一是《纽约时报》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其中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符合五四运动史实的口号任举一例即可)。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因此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华盛顿会议;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会议期间,英美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可知,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原因是反对日本独霸中国。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中国人民筑成血肉长城,奋起抗击日军的侵略,组织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例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符合史实的战役任举一例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四“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我们(美国)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和美国的帮助(或国际社会的支援)。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