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6 09: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37分,其中选择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胚胎(pēi)
创痕(chuàng)
强颜(qiáng)
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
筵席(yán)
骄横(héng)
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
纤维(xiān)
挨打(ái)
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ēi)
汲取(jí)
坳堂(āo)
恰如其分(f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茸 绶带 愠色 阴谋鬼计 B.桀骜 愀然 频临 莫明其妙
C.膏梁 晦朔 谍血 芸芸众生 D.缺憾 寥落 磨砺 防患于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
以从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
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③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 于使我们觉得当一只红松鸡一头扎进
水里去的时候,它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A.应付 营造 以致 B.应对 创造 以致
C.应付 创造 以至 D.应对 营造 以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
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生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
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C.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能追求卓越,获得一番非凡成就可谓不枉一生,然而能做到
尽其所能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D.生活中常见“隐居”类的老人,退休后过不了几年,就变得苍老、憔悴、易怒、脆
弱,呈日薄西山之相,被人们称为“老小”,凡事总要“让”着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使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B.没有观众,没有证人,没有期待,也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
让自己倒下所驱使的。
C.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却并不一定是在厄运中被显
示的。
D.结果表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
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
6.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庄子和孔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影响于后世的文学,也是如此。可以说,孔子是把个人放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秩序里,庄子则把个人放在宇宙的生命的秩序里。 。
①孔子系心于日用伦常中的人生。
②孔子奠定了根基,所以是深厚。
③庄子拓展了视野,所以特别有着精神世界的广大。
④庄子关怀着天地大化中的人生。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报任安书》《阿房宫赋》中的“书”和“赋”都是中国古代的文体之一。其中“书”
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赋”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用铺陈手法,
夸张渲染,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描写。
B.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
高成就。他的四大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C.《楚辞》收集了屈原等人的大量作品,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战
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D.罗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是他广为人知的名言。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游于江潭
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D.至丹以荆卿为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9.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彼且奚至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苟以天下之大 安能以身之察察
C.或重于泰山 亦将有感于斯文
D.斯用兵之效也 是又在六国下矣
10.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在15字以内。(3分)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1”评选结果于12月14日在商务印书馆揭晓。通过200万名网民的开放式推荐和网络投票选举,今年评选出来的2011年国内年度汉字为“控”。
专家组在解读“控”时指出,有涨就有控,有涨就需控。政府努力调控房价物价,百姓盼望政府能够控制得好控制得住。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控”,用以指称对某事某物偏爱、着迷或是受控之人。从而折射出“控”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控”字广为流行,具有更为轻盈的意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
除了“控”以外,同时进入前十名的字还有“信、涨、德、限、微、亲、祸、萌、宅”。此外,还评选出了国内年度词为“伤不起”,国际年度字为“债”,国际年度词为“欧债危机”。
11.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宁静”或“自由”为开头仿写一句话。(3分)
例:幽默不是搞笑,不是滑稽,而是闪耀在言语中的光芒,是绽放在脸上的微笑。


12.下面是洛阳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予以修改。
(4分)
敬告
洛阳市至宁波市1月1日至3日的车票已经售完。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随时查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
由于前段时间山洪暴发,路桥毁损严重,本站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服从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包容。
(1) 改为
(2) 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6题。(18分)
冢中琵琶
林清玄
最近读到魏晋时代艺术家阮咸的传记,阮咸是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七位诗人作家之一,这七人在当时号称为“竹林七贤”,但是他没有其他六贤有名,因为他的文学创作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几乎无法从文字上去追探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阮咸死的时候,以一件琵琶乐器殉葬,这使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少数可以追思的伟大音乐家之一。伴随阮咸长眠于地下的琵琶,经过从西晋到唐朝的五百年埋藏,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人在古墓里挖掘到一件铜制的正圆形乐器,经过弘文馆学士元行冲的考证,才证明它是阮咸的遗物。
这一件冢中琵琶因为五百年的沉埋,已经不堪使用,元行冲叫技巧高明的乐匠依其样式仿制了一具木制乐器,称为“月琴”,音调雄亮清雅,留传至今,不但成为宫廷中的乐器,也成为后来民间最常使用的乐器。
到了唐德宗时代,著名学者杜估鉴于“月琴”原是阮咸所创制,为了怀念他的遗风逸响,将月琴定名为“阮咸”,自此以后,凡是中国琵琶乐器全得了“阮咸”的别名,阮咸于是得以与中国音乐史同垂不朽。
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经过时空一再的洗炼,我们虽无幸重聆阮咸的丝竹之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艺术心灵的伟大纵使在地下数百年,纵使他手中的乐器弦败质朽,却仍然能在时空中放光,精灿夺目。阮咸死时以琵琶殉葬,做为惟一的知已,这种艺术之情使他恒常令人怀念。
千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音乐最高境界的名曲《广陵散》便是阮咸的创作,随着阮咸的逝世,《广陵散》成为中国音乐上的绝响,我们如今眼望广大的土地,倾听历史的足音,在夏夜星空的月下,仿佛看见阮咸在竹林下弹月琴自娱,或者与嵇康的古琴(嵇康是古琴的高手,古琴状似古筝)相应和,在琴声响过,筝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们纵酒狂歌,大谈圣人的明教与老庄的自然,然后长叹一声“礼岂为我辈设耶!”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阮咸的音乐天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音乐的“神解”,任何音乐到他的耳中马上分辨出高低清浊,丝毫不爽;因此他不但弹奏月琴时能使人如饮醇酒,沉醉不已,他还是个音乐的批评家,对音乐的鉴赏力当世无有其匹。没想到他的音乐批评,竟得罪了主掌全国音乐行政的大官苟勋,他向晋武帝进谗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职。
阮咸丢官的时候,官位是“散骑侍郎”,这个职衔我们不用考证来解释,而用美感来联想,就仿佛看见一位卓然不群的流浪琴师,骑着驴子到处弹琴高歌的样子。
事实上,阮咸对当世的礼法非常轻蔑。他曾在母丧期间,身穿孝服,骑着驴子去追求自己私恋已久的胡婢,引得众人大哗,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想起来却特别具有一种凄美的气氛。
我一直认为像阮咸这样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忘情的境界,但是他不能忘情音乐,以琵琶殉葬却是不可解的谜,难道这位“神解”能料到千年之后,人们能从冢中的琵琶怀想起千年之前,曾在他手中传扬的《广陵散》吗?阮咸给我们的启示还不只此,他和当时的艺术家给我们一个视野广大的胸怀,也就是“以大地为栋宇,屋室为禅衣”的胸怀,因为这种胸怀,他们方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发出艺术的光辉。
我最喜欢“竹林七贤”的一则故事是:有一天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在竹林里喝酒,王戎最后才到。阮籍说:“这个俗气的东西,又来败坏我们的乐趣!”王戎回答说:“你们的乐趣,岂是可以败坏的吗?”这则故事正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你看阮咸留在坟墓中的琵琶,它虽朽了,却永远不会败坏;因为那一把琵琶,曾经属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心灵,注定了它在人心里永不败坏的玄想——如此说来,琵琶恐怕也是有心的吧!
(节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3.“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作者联想到哪些内容?(4分)


14.文章开头写阮咸在文学上的影响不及其他六贤,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最
后一段讲述“竹林七贤”的故事,又有何作用?(6分)


15.综观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眼中阮咸的特点。(3分)


16.赏析本文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扃牖而居 扃牖:关上门 D.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1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亦多可悲”的一组是( )(3分)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⑤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⑥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一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
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选文第一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
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
事,亲切感人。
D.选文第一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
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4分)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3)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3分)


2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8分)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1)【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释】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
固山上。
(1)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并结合词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有哪些“愁”?
(4分)


(2)根据下阕中的具体内容,说说“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寄托了
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8分)
①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②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③ ,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
④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⑤ ,通今古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李密《陈
情表》)
⑦沧浪之水清兮, 。(《渔父》)
⑧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
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3.暑假不补课,我们却怀念校园中结伴玩乐的情景;平时上学时,我们又期盼早点放假。我们在矛盾中成长着。矛盾是我们人生绕不过的弯,有的人在矛盾面前迷惘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在矛盾中学会了选择,有的人在解决矛盾中长大,而在有的人看来,这所谓的矛盾并不是矛盾。
请以“矛盾,成长的音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写一篇议论文。
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7
18
19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0.
11.

12.(1) 改为
(2) 改为
13.

14.




15.

16.




20.(1)

(2)

(3)

21.(1)


(2)


22.① ②
③ ④


⑦ ⑧
23.作文
高二语文期中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37分)
1.C(解析:A创痕chuāng 强颜qiǎng?? B骄横hèng 更相为命gēng D坳堂ào 恰如其分fèn)
2.D(解析:A茸—葺? 鬼—诡? ?B频—濒?? C梁—粱? 谍—喋)
3.D(解析:①“应付”敷衍了事,将就,一般做贬义;“应对”是积极面对的意思;所以选“应对”。②“营造”经营建筑,“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里只是装点,没有出新的东西,选“营造”。③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其引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这里选“以至”)
4.B(解析:“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应改“耳熟能详”。)
5.D(解析:A缺主语?? B句式杂糅?? C逻辑错误)
6.B(解析:首先要注意孔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对应关系,先写孔子再写庄子;其次是从分说到总说的逻辑,①④句还是属于现象的陈述,②③才是对俩人风格的总括。)
7.C(解析:A“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B四大悲剧是《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D引用的这句话应为培根所讲。)
8.D(解析:A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B对,介词;在,介词C是;句末表疑问语气D都是介词,“把”或“拿”的意思。)
9.D(解析:A宾语前置句B定语后置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D判断句;一般句式)
10. “控”成为2011年国内年度汉字(“控”得1分,“ 2011年”得1分,“国内年度汉字”得1分。)
12.(1)“封锁”改为“封闭”。(2)“包容”改为“包涵”( 或“谅解”“原谅”)。
(找出一个使用不当的词语给1分,改对一个给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13.(1)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2)仿佛看见阮咸弹琴自娱,自由不拘的生活。(答对1点得2分)
14.开头:先抑后扬,自然引出下文对阮咸音乐成就的记叙,反衬其音乐上的影响之大。(2分)最后一段:点明文章主旨(1分),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1分):艺术的生命是永恒的(1分),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1分)
15.阮咸极具音乐天赋,他醉心艺术(1分);他不惧权贵,藐视礼法(1分);他崇尚自由,狂放不羁(1分)。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17.C(扃牖:关上窗户)? 18.C??????? 19.D
20.略
21.诗歌鉴赏(8分)
(1)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1分);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1分);山河破碎,中原沦陷,恢复无望(1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1分)。
(2)“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塑造了渔翁的形象(1分),既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又表达了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湖的抑郁孤独。(3分)。
六,作文(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