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的区别与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掌握很熟练了,本学期利用口诀求商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难,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多种解题方法对比中得出最优方法,体会到口诀的实用性,最重要的是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
师:有一天,小猴和他的伙伴们下山去玩,走着走着,他们看见路边的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于是他们爬上去摘了一些后,兴冲冲地回家了。猴妈妈看到孩子们拿回来这么多桃子,可高兴了,说:“今天,妈妈给你们分桃吃。”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小猴们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猴妈妈打算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该怎样列式呢
这其实就是计算12里面有几个3,所以列式是12÷3。
在小组里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得出结果。
学生尝试探究结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过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是这样算的:第一只分3个,还剩12-3=9(个);第二只分3个,还剩9-3=6(个);第三只分3个,还剩6-3=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
·我的想法是: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正好分12个。
·我是画图得出的结果:我用12个圆圈表示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所以我就每3个一组圈起来,这样分成了4份,所以可以分给4只猴子。
(对于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教师要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不能答出来就进入下面的环节,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讲解)
这些想法都不错。老师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师:在计算12÷3= 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3和几相乘得12”,也就是想乘法口诀“三( )十二”,根据“三四十二”,我们就可以知道商是4。
师:你能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除法吗 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汇报时,重点引导学生说明应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2.请你计算下面各题,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0÷5= 12÷6=
12÷3= 10÷2=
8÷4= 9÷3=
6÷6= 12÷4=
3、出示数学书20页第4题
主要是总结规律:被除数和除数相等,商等于1;除数是1,商和被除数相
等。
三、课堂练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连一连。
3、 看算式,想口诀。
4、出示数学书20页第4题
5、猴妈妈分桃,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规律是什么
算除法,要求商,乘法口诀来帮忙。
乘法口诀前两数,一个除数一个商。
口诀得数被除数,它们两个是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