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健身气功八段锦
、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按课程目标水平五要求,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以“健康第 一”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武术健身气功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全套动作精炼,运动强度和动作的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属于有氧运动,运动量适度,每节动作的设计不但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而且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还大大的改善了人体的柔韧度和气力,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 、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单元第6次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段学生,这阶段的学生生长发育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自尊心不断增强,表现欲和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但因学习压力大,心情比较烦躁,兴趣点低,所以在练习中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动作僵硬等的现象。应加以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自我,体会自我,提高自身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次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健身气功八段锦》全套完整技术动作,80%学生能把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且路线和形体正确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动作路线与姿势
教学难点: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程度。
六、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
1、发挥多媒体效果进行音乐配合练习徒手操、全套演练、放松,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2、分组学习 ,不仅能发挥小组长作用还可培养学生相互纠正、配合能力;
3、在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为开展自互评创造环境,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自制动物卡通图片,让学生快速抢答并演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全套动作打下基础。
口令提示法:在练习过程中针对动作的重点和易犯的错误动作,教师适时的加以提示,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法:
1. 跟练武术操提高学生模仿能力,同时达到热身效果
2. 合作学习:团结合作巩固技术,相互纠正不足,提高自己对动作的掌握。
展示动作与相互评价,找出个人不足
集体表演,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让学生们快速的进入到课堂状态中
2、愉悦热身
(1)、 跟做武术操(音乐播放)
(2)、创编武术操汇演(每组两节)
(二)学习提高部分
1、领做完整动作,学生跟做, 让学生建立完整动作表象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与鼓励 3、出示卡通请学生回答并小组展示,找出不足,共同提高4、音乐跟做全套完整动作练习5、学生自主跟音乐练习
(三)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练习、结合太极拳呼吸吐纳之法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并引导学生找出不足,提出意见.
3.布置值日生收拾场地器材.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 卡通图片8张
九、预计教学效果和运动负荷
预计本次课学生运动强度为中等,心率:130-145次/分钟,练习密度:45%.
高二《八段锦》 课时计划 班级:高二 武术选修 学生人数:45 授课时间:40 min 单元第6次课 授课教 林世民
教材内容 初步掌握《健身气功八段锦》全套完整技术动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健身气功八段锦》全套完整技术动作,80%学生能把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且路线和形体正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动作路线与姿势 教学难点 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程度,身体重心的控制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组织措施与要求 负荷
开始热身部分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着装。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注意事项,处理见习生。4.安全、纪律教育。二、准备部分1、跟做武术操2、创编武术操汇演(每组两节) 1.指定学生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2.师生互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4.检查服装及安排见习生。1老师前面领做,学生认真跟做 。1老师让学生把上节课创编的每组2节武术操进行展示,并鼓励2学生分组,小组长组织展示,积极练习 组织 : 要求:站队快、静、齐;明确本课内容、目标及要求。组织 : 要求:动作舒展,充分活动开组织 :分组要求:动作舒展有创意,充分活动开。 小中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组织措施与要求 负荷
学习提高部分 一.初步掌握《八段锦》全套动作 1. 两手托天理三焦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直视。双手缓缓抬至头顶,手掌向上交叉合并,与此同时头部也随着手的抬起向上仰望,足尖同样跟随手抬起的速度而慢慢起落,反复6次,双掌向下,并在体前缓缓放下,直至按至小腹。
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2. 左右开弓似射雕方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此时呈下蹲马步,双手在胸前虚握,左手向左方慢慢伸出,头部也随即向左转,直至手臂伸平,手掌向前;与此同时,右手向右侧回拉,有拉紧弓弦之势。稍作停顿后,恢复自然状态。换另一方向,做同样动作。
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3. 调理脾胃须单举方法:自然站立,深呼吸,左手缓缓举至头顶,翻转掌心向上,并向上用力托举。与此同时,右手顺势向下压。托举数次后,左手缓缓下落至自然状态。换另一方向做同样动作。
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4. 五劳七伤往后瞧方法: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手心伸开向内,头部微微转向左方,眼睛目视左前方,双臂缓缓张开,手掌翻转至手心向外,稍稍停顿后缓缓回正。换方向做同样动作。双方向各6次即可。
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5.摇头摆尾去心火方法:双足横开,双膝呈跪式,双肘外撑,双手按膝盖,以腰部为轴,将身体以划弧形的方式转至前方,此时左臂弯曲,右臂外撑,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稍事停顿后,换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双方向6次即可。
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6两手攀足固肾腰方法:自然站立,两臂在胸前会和,身体缓缓向前俯,双手顺势触碰双足,稍事停顿后,身体缓缓直起。
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7. 攒拳怒目增气力方法:马步站立,双手握拳,左拳向前方击出,头部顺势向左转,右拳同时向后拉,与左拳呈现一种反作用力的态势。随后收左拳,出右拳,反复6次即可。
作用: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8. 背后七颠百病消方法:自然站立,双腿并拢,两腿绷直,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事停顿后,脚跟同时下落,反复6次即可。
作用:利用颤足使得脊柱得以轻微的伸展和抖动,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动作路线与姿势 教学难点: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程度,身体重心的控制易犯错误:重心不稳,肢体不正,动作不连贯纠正方法:基本功要多练,注意形体姿势 1教师领做完整动作,学生认真跟做。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与鼓励3、老师出示卡通图片引导学生抢答并马上比划动作(全组),开展互评纠错练习 4、老师领做全套完整动作练习(音乐播放),学生认真跟练5、学生自主跟音乐练习 ,老师提示与鼓励 组织 : 要求:动作到位 组织 : 分组 要求: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组织 : 要求:反应快,动作正确组织六: 要求:勇于展示积极配合组织队伍快、静、齐。组织: 要求:动作连贯到位,重心稳,呼吸配合组织: 要求:动作连贯到位,重心稳,呼吸配合,不抢拍 中大中
课的结构恢复整理部分 教学内容 放松练习结合舒展四肢的动作进行放松练习。2.课后小结。3.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课外作业。4.安排值日生。 教学活动 1.教师带领语言提示结合优美的音乐进行放松练习,学生积极参与放松练习。2.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并引导学生找出不足3.布置课外作业,宣布下次课学习内容,以便预习。师生相互行抱拳礼。4.值日生整理场地,收拾器材。 组织措施与要求 组织七: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听取课的小结,听从值日安排。 负荷小
场地器材 空场地一块 预计负荷密度 心率:130-145次/分 练习密度:40% 强度指数:1.4-1.5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