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球类运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球类运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21 11: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五——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教”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学”的需要,逐步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实用性。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学生以小组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形成“师教生、生带生”的教学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小老师”,更好地协助教师上好课,更好地掌握技能和完成教学任务,养成学生积极自觉锻炼、科学健身以及终生体育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是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水平五(采用人教2003课标版)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快速超越和攻击对手很强的技术动作,如将突破技术与投篮、传球技术结合运用,可以创造很多得分和助攻机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篮球的基本技术。本次课是第四单元(4课时)的第1次课。篮球模块学生虽然掌握了运球和传球等技术动作,但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作为新授教材,动作相对复杂,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从徒手开始练习该技术到有球再到结合上篮练习等由易到难的方式,练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并融入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学方式。
三、学情分析
篮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需要学生具较有扎实的篮球基本功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荣誉感。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很大,是有效的助攻和得分的方式之一。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水平五选修课提高班高一的男生,他们心理日趋向成熟,有很强的求知欲、好胜心和合作力,喜欢挑战,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篮球并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易于接受新技术,正是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通过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使学生熟练掌握篮球的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小组之间、生生之间乐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蹬跨方向和转体探肩。
教学难点:突破时机的选择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及比赛方法,对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的方法有一个完整概念,并知道如何学习。
2、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20%的学生能较好掌握该技术并能把所学技术运用到实战中。
3、体能目标:通过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的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的肌肉力量以及全身协调能力。通过课课练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弹跳、力量等综合身体素质。
4、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合作练习方法,培养善于思考、积极进取、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采用观看视频、图片、图解(演示法),利用手环、iPad、音响等多媒体融入体育教学进行示范和纠错法、提问作答法、分组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游戏竞赛法、表扬鼓励法。
2、学法:学生通过提前通过百度搜索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预习,各小组轮值小组长进行创编的热身操、放松操和自主带操并组织学生练习,课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法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一)开始热身部分(10分钟)
1、常规检查(1分钟):(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重难点及目标要求;(4)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5)注意力集中练习(谁先归队)。
设计意图:通过课的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力。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重点难点及目标要求,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热身练习(9分钟)。
(1)穿山洞游戏(2)四角传接球练习(3)每组轮流一位学生自编自创自主带同组学生球操或徒手操练习,共四人组织练习(2人带球操、另2人带徒手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游戏、四角传接球、球操、徒手操的练习,起到熟悉球性、活动关节的热身效果,防止运动损伤,为本节课学习主教材做好铺垫,让学生更好学习本节课的技术动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自编自创自主带操,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培养组织能力、口语表能力和示范能力。
(二)学习提高部分(30分钟)
1、复习:行进间运球交叉结合胸前传接球练习(5分钟)
(1)2人一组一球行进间交叉运球结合胸前传接球练习。
(2)4人一组2球进行交叉运球后胸前传接球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二种行进间传接球复习,巩固提高学生行进间运传球技术动作能力,增强学生体能,发展学生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融入集体、团结合作的精神,为本节课的新授教材做好准备。
2、新授课: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
(1)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要领: 右脚为中枢脚。突破时,压低重心,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蹬地,向右前跨出一步(即向对手的左侧跨出一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向左脚右斜前方推放球加速超越对手。
(2)练习方法(20分钟)
①全体原地做徒手交叉步突破动作练习(10次)。
②两人一组一球进行交叉步持球突破,一人传球后防守,另一人接球突破动作转身后两人互换(10次 队形横队)。
③两人一组一球进行交叉步持球突破传球练习,一人传球,另一人突破传球练习,而后依次交换(10次 队形纵队)。
④ 两人一组一球,一人做持球交叉步突破分球,另一人接球后做交叉步突破上篮练习(15次)。
⑤学生展示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改进及强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做以上练习,从徒手到有球到有防守再到投篮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抓重点、突破难点,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使学生逐步形成动力定型,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初步完成突破动作,更好的判断突破时机。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全部学生都能体验到掌握技术的成功感,也为学生“合作 探究 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准确性。
3、课课练:4人一组传一球上篮结合空中接力、跑云梯、推举哑铃、俯卧两头起综合素质练习(时间5分钟、组数三组)
练习方法:一号传球,二号插中接球后传给拉边的三号,三号接球后传给4号投篮,而后4人空中接力、跑云梯、举哑铃(10次)、两头起(10次)练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传球和接突能力,发展速度、弹跳、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在团队协作中提高学生体能。
(三)恢复整理部分(约5分钟)
1、放松运动:每组轮流一位学生自主创编的操并带同组的学生做放松操练习(4人组织)。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智慧,锻炼学生的能力,带领学生学生调整呼吸和身心,放松肌肉,使学生身心逐步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3分钟)
2、教师总结学习情况,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并布置课后身体素质练习(1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课后巩固和提高该技术动作。
3、布置值日生收拾场地器材和整理场地(1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器材,爱护学校公共财产。
八、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57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 45%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学生篮球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练习过程中因控制不好球,导致队伍混乱,要求间隔、场地、时间错开,注意次序,注意安全,避免碰撞,教师适时提醒。
2、水平分组时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和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教师指导分组和练习方法。
3、对普遍产生的错误动作要分析原因并及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纠正,利用电脑或iPad等信息技术对错误动作进行摄像还原并纠错。
十、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1、篮球馆。
2、篮球17个、标志盘若干个、云梯2个、哑铃4副、体操垫4块。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课时计划
教师:邱晓斌 班级:高一篮球选项提高班 人数:32人 课次: 第1次 时间:2017.5.23
教学内容 复习运传球练习。2. 新授课: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3.课课练——4人传一球上篮结合空中接力、跑云梯等综合素质练习。 重点:蹬跨方向和转体探肩。 难点:突破时机的选择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及比赛方法,对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知道如何学习。2、技能目标:进一步提高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技术,使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技术,20%的学生能较好掌握该技术并能把所学技术运用到实战中。 3、体能目标:通过交叉步持球突破上篮技术的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的肌肉力量以及全身协调能力。通过课课练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4、情感目标:培养善于思考、积极进取、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组织措施 组织队形 次数时间强度
开始热身部分 10 分 钟开 始 热身部 分10 分钟 课堂常规热身运动1、穿“山洞”游戏方法:两排同学面对面举球站立形成“山洞”,排尾同学持球穿过“山洞”,依次进行,看哪组先到达中线。2、(1)四角传接球练习方法:进行跑位和传接球练习(如右图)。分为两个小组在两个半场进行。先后进行双球传接练习。(2)每组轮流一位学生自主带球操、徒手操练习(2人带球操、另2人带徒手操)。 组织:体育委员组织集合体委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宣布课的内容。5.检查服装、鞋子。6.安全教育。7.集中注意力练习 (1)谁先归队。(2)报数后加1出列快跑或运球归队。 组织:成四路纵队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练习要求。2、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学生活动1、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注意相互贴近,配合有序2、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2、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学生活动:1、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练习,注意运球、防守、传球质量。2、学生按小组长的要求练习,注意动作质量,配合有序。3、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4、按小组长要求组织队形。5、活动各关节,是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队形如下:四列横队************************************* 要求:快 齐 静 “三背” 精神饱满要求:按规则练习,反应要快,归队慢者的队深蹲起5个。 练习队形:如下图 **************************** *********要求:遵守规则,依次序进行,不掉球,不拥挤,动作迅速。练习队形如下图: 要求:依规定路线跑动,传球动作合乎规范,传球到位,接球主动,不掉球。注意次序,避免碰撞。学生带操动作舒展放松、整齐到位。练习队形由四位轮值小组长商定后进行组织操类练习。 要求: 轮值 组长动作讲解清楚,示范正确,口令、声音洪亮。 1分钟强度小2分钟强度中小4分钟 强度中3分钟强度小
学习提高部分30分钟 学习 提高部分30分钟学习 提高部分30分钟 一、复习:行进间传接球1、二人一组一球行进间交叉运球结合胸前传接球练习。2、四人一组两球进行交叉运球后胸前传接球练习。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要领:略口诀:持球下压低重心 转体探肩要迅速 蹬跨有力护好球 放球加速超对手。重点:转体迅速、探肩下压、护球、蹬跨有力。 难点:蹬跨动作的突然性、突破时机的选择、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以及动作的连贯性。易犯错误: 1.重心过高纠正方法: 1)徒手练习。 2)同伴协助手臂控制高度。 3)看平板视频纠正错误动作。 2.容易走步 纠正方法:先放球后抬中枢脚的反复练习。蹬跨无力,速度慢纠正方法:加强脚步练习,推放球要快。4、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徒手自抛自突练习,两人一组抛接突练习。三、课课练:4人传一球结合跑云梯练习练习方法:一号传球,二号插中接球后传给拉边的三号,三号接球后传给四号投篮,而后4人空中接力再跑云梯、推举哑铃、俯卧两头起综合练习。 组织:学生成四路纵队队形1、2路纵队一组 3、4纵队一组进行练习后交叉练习。教师活动: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2、教师指出错误动作并纠正错误动作。3、学生讨论,探讨练习动作的过程方法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活动:1、学生按教师要求及方法进行练习。2、同组之间相互观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完成练习任务。3、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组织:学生成四列广播操队形,1、2排一组 3、4排一组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看视频、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动作要点。2、教师示范动作,讲解重点、难点。3、师生共同示范动作过程学生讨论,探讨练习动作的过程方法。4、教师巡回指导。5、个别展示,纠错动作。6、师评、生评结合。学生活动:1、看视频、看图片思考动作要领,相互讨论、交流。2、集体原地做徒手交叉步突破动作练习。3、两人一组一球进行交叉步持球突破,一人传球后防守,另一人接球突破动作转身后两人互换(横队)4、两人一组一球面对面进行交叉步持球突破传球练习,一人传球,另一人突破传球练习(纵队)。5、交叉步突破结合传接球上篮练习。6、学生展示,相互观摩。7、交流探讨,合作学习。8、小组长协助教师组织好练习以及分组练习活动。 交叉步持球突破如下图解: 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2、教师讲解练习的注意事项,避免错误动作发生。3、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4、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先后次序。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练习。2、探究练习方法。 练习队形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传接球动作正确,传球要到位,快速有力,传球时机和交叉时机要及时。队伍要整齐,练习先后要有秩序,不拥堵,不喧哗。队形如下: 1 * * * * * * *↓ ↓ ↓ ↓ ↓ ↓ 3—5米*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3—5米 ↑ ↑ ↑ ↑ ↑ ↑ 4* * * * * * *要求:注意力集中,低重心,蹬跨有力,先放球,动作正确协调、连贯,动作突然,速度快,组织有序,队伍整齐,按次序进行。 四列横队,相对站立。示范队形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练习内容变化队形如下:集体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注意间隔,避免人、球相互干扰 ,移动到位,动作正确,动作协调,两人配合好。 突破练习图形如下: ↓ ↓ ↓ ↓ ↓ 练习队形:如下图组织:学生分成四路纵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动作准确到位,避免碰撞,注意安全。 4分钟3组强度中18分钟8至10次强度中每项练习做8至10次 18分钟8分钟 组数3至4组次数10次强度大
恢复身心部分5分钟 一、放松活动方法:每组轮流一位学生自主带领同组的学生做放松操练习(共4位学生进行组织放松活动)二、评议小结本次上课情况。三、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地点及后作业。四、整理场地,收回器材。五、师生再见。 教师活动 1、教师配音乐,巡回观察。2、语言提示,指导练习。学生活动 1、学生配合小组长进行放松活动练习。2、学生通过放松活动,使身心调整,恢复正常、平稳状态。 教师活动1、语言总结评价,表扬与鼓励,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加以改进。2、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活动1、学生发言。2、协助收拾器材。 各组学生的练习队形由轮到的小组长自行组织。集合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智慧和想象力,动作到位,心情舒畅愉悦放松。 5分钟 8x8拍强度小
场地器材 云梯一条、哑铃4副、体操垫4块、标志盘若干、篮球17个。 心理特征: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快乐。 练习密度:45%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157次/分左右
课后反思 学生对篮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学生技术动作掌握较好,运动负荷适中,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乐学、好学,措施得当,组织有序,有效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在引导学生做热身活动的动作和口令有待改进,分组活动应加强小组长能力上的培养,对教师教学工作起到的帮带作用,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自己应多注意学生学习动作细节并给予指导,另学生评价欠缺,教师语言评价要到位、要及时、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