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0 09: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一.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教材 P14 图 5 -25“西北地区”,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 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说出其面积、人口等概况。 2.在教材 P14 图 5 -25“西北地区”上了解西北地区的山脉、盆地、平原、高原、 河流、沙漠的分布。 3.阅读教材 P17 图 5 -30“青藏地区”,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通过资料了解其面积、人口和民族等概况。 4.阅读教材 P17 图 5 -30“青藏地区”,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和湖 泊的分布。 5.阅读教材 P20 图 5 -35“青藏地区的交通分布”及教材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青 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 探讨其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形 成原因。 2.结合地图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由此形成的其他地理 特征。 3.学会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了解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正确处理人 地关系的思想。
三. 重点难点 重点: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青藏地区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不 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四. 教具准备 音视频: 1.西北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形及自然景观 3.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4.呼伦贝尔草原 5.河西走廊之梦 图片: 1.西北地区示意图 2.西北地区土地类型及景观图 3.西北地区矿产资源 4.吐鲁番的葡萄
5.玉门关 6.蒙古包 7.祁连山 8.乌鞘岭
五.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计划用时 2 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列图片 教师引导: 当年, 莫理循的西北之行为我们留下近千张照片, 使我 们有幸目睹丝绸古道的广袤、苍凉。如今, 一百多年过去了, 大西北会是什么模样呢?这节课, 我们就一同追随莫理循的 脚步走进西北,感受西北吧! 设计意图: 摄取由当年莫理循的西北之行为我们留下的西北地区 自然环境的图片引入,直观、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教师简洁的语言介绍,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西北地区的范围、面积、人口、民族+计划用时 15 分钟)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 学生活动一: 结合教材 P14 图 5 -25“西北地区”图, 自主学习完成 下列问题,完成后相互交流。 1.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结合中国政区图西北地区的 位置,描述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说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类 型。 3.找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并说出其行政中 心。 设计意图: 进入新课的学习后,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了解西北地 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所在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给地 自我修改区
区的地理概况一个总体印象。 学生活动二: 读教材图 5-25 “西北地区”图,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 题并推举代表展示。 1.用蓝色笔在教材图中描出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大 致界线,归纳一下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 2.阅读教材, 说出西北地区面积与人口分别占我国面积和人 口的比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北地区的民族状况。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有我国三个自治区, 它们都是以区内主要的少 数民族命名的, 如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可以借 此掌握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活动”“小组展示”“教师点拨”等多种形 式掌握西北地区的范围、面积、人口及民族。 环节三:(环境特征+计划用时 15 分钟) 教师过渡: 地理位置对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西北地区独 特的地理位置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 5 -25“西北地区图”和图 5 -28“西 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及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三: 结合教材,自主探究下列问题并让同学自由回答。 1.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 降水少, 其原因是什 么?降水自东向西有什么变化规律?其原因又是什么?降 水的东西变化导致植被自东向西大致呈现怎样的变化? 2.西北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 还是外流河?其中有我国 最长的内流河是什么? 河流沿岸树木以耐旱的什么树为 主? 3.综合归纳一下,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探究问题,通过“ 自主学习”“学生 回答”等形式, 概括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的结 论。 通过“拓展延伸”其目的就是教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二 次开发,拓展知识,是对教材知识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教师过渡: 西北地区塔里木河两岸, 生长着耐旱的胡杨, 它是生命 力顽强的象征。你了解胡杨吗? 拓展延伸: 阅读“胡杨” 胡杨属胡杨亚属的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 耐旱、耐盐碱、抗风沙, 有很强的生命力, 胡杨也被人们誉 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千百年来, 它们毅
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 生长在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树,刚冒出幼芽就拼命地 扎根,在极其炎热干旱的环境中,能长到 30 多米高。当树 龄开始老化时, 它会逐渐自行断脱树顶的枝杈和树干, 最后 降低到三、四米高, 依然枝繁叶茂, 直到老死枯干, 仍旧站 立不倒。在额济纳旗, 人们赞扬胡杨是“生而不死千年, 死 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三千年的胡杨, 一亿年的历 史”。 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归纳:
环节四:(农业和工业+计划用时 13 分钟) 教师活动: 出示“西北地区图”。 学生活动四: 读“西北地区图”和有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 题并推举代表回答。 1.西北地区干旱且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植被自东向西由 草原到荒漠草原, 再到荒漠, 因此农业以什么为主?在图中 用红笔划出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场——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 和天山牧场。 2.西北地区农业形式对当地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你能从主 食、生活方式角度各举一例吗? 拓展延伸: 播放草原牧民生活视频, 感受一下西北地区自然 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过渡: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 不仅草原面积广阔, 而且矿产资源 丰富。 学生活动五: 阅读教材 P15 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下列连线。 将西北地区矿产产地与其主要矿产用直线连接起来。
白云鄂博 金昌 克拉玛依和南疆 石嘴山 伊敏河和霍林河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 课件显示教材 P15 “阅读”—— “中国的稀土资源” 设计意图: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教师主要通过多媒体出示探究 问题 ,采取 “ 小组合作学 习”“ 代表 回答 ”“ 拓展延 伸”(视频)等形式, 了解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特点”“居民 生活方式”“矿产资源”等特点, 进一步概括出区域农业和 工业特点。 最后以阅读材料形式, 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增加学习趣 味性。
六. 板书设计
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