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中国的地理差异-南北方差异探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中国的地理差异-南北方差异探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0 09: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事例说明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我国南北方地理区域,掌握其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
2.掌握南北方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掌握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以生活实例、地图、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读图分析方法和对
比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根据地理区域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培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尊重差异的理念。
教学重点
掌握南北方地理区域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理解南北方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
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授课过程
导入:我国幅员辽阔,不管自然环境和饮食、习俗等人文环境都有显著差异。今天我们来着重认识下南北方的差异。临到过年过节,南方人和北方人关于吃饺子还是汤圆、吃甜粽还是咸粽、喝甜豆腐脑还会咸豆腐脑、吃火锅蘸油碟还是麻酱就争论不休。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看看吧!
(视频播放)南北差异之争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有哪位学生可以告诉我视频里南方的小红和北方的小明争论什么?你能帮他们找到争论原因,并调解吗?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各位学生都很积极,回答的也很好。南方的小红和北方的小明就南北方的饮食、生活习惯、气温和降水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讨论,这其实也是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但是争论原因大家说的还不全面,所以调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能做到了。
【过渡】要想真正调解小红和小明的争论,我们得明白两点:第一,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差异的,其差异表现在哪儿?第二,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是否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什么?
调解第一步:寻找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合作探究一】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等,将学生分组,各组依据给出的地图,并结合已学知识,找出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填入下表。
自然地理环境 南方 北方
主要地形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候
土壤
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
【教师评价总结】各组代表总结的很到位,凝聚大家的智慧,最终我们准确的找出了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如表所示。
【承转】俗谚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涵盖科学的地理知识。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也就是说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域上的人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所以说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生产上,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的影响;在生活上,主要表现为对对食住行等的影响。
调解第二步:探究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南北方的生产差异
【教师讲解】在生产上,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的影响。南方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为主,但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所以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而北方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所以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合作探究二】根据下列农作物的文字材料,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找出南北方的农作物种类,并派出代表说明原因。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在平原地区,稻田多集中在土地肥沃的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在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人们往往依山势修筑梯田;种植水稻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带地区,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合生长在土层深、结构良好耕层较深的土壤,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
【教师评价总结】刚才这个小组代表回答的特别好。他说材料中说明水稻喜温喜湿,对气温和水要求高,所以水稻分布在南方;而小麦生长在温带地区,耐寒耐旱,而北方冬季寒冷,年降水量不多,所以小麦分布在北方。最终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格局。
【抢答环节】展示多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指出它们分布在南方还是北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在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格局;这就决定了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二)南北方的生活差异
1.饮食习惯
南稻北麦。故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
【抢答环节】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是南北方的小吃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多补充一些南北方小吃,拓展学生视野)
2.传统民居
【小组讨论】展示北方窑洞和南方水乡建筑图片,分组讨论,从图片中你可以看出南北方的传统民居有什么差异呢?(提示:可从屋顶坡度、墙体等方面分析)
【教师评价总结】大家观察的很认真,小组代表总结的也很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结合南北的气候差异,我们不难发现,南方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较多;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整体降水较少。另外,南方墙体整体较薄,北方墙体较厚,也是因为气候类型不同,南方较热,北方较冷,墙体薄、高有利于通风透气,墙体厚有利于抵御冬天的严寒
【巩固练习】“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结合下图,请问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提示:考虑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建筑的影响)
分析:“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所以长廊可以为行人遮阳和避雨。
3.交通运输
【小组讨论】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南北方地形和气候的差异,请各小组分析南北方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
【教师评价总结】刚才这一小组代表说由于南北方地形不同,南方地形复杂多样,多有大江大河,北方地形平坦,加之气候类型不同,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所以,南方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故交通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而北方地形平坦,河流和降水较少,故以陆路运输为主。
4.文化风俗
【教师讲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北方人性格也不同,南柔北刚,南北方戏曲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如南方的昆曲、越剧和黄梅戏等,唱腔婉转悠扬,北方的河北梆子、秦腔等,唱腔高亢洪亮。
【视频播放】我们现在就欣赏一段戏曲,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
教师讲解:南北方乐器也不相同,北方的乐器有陕西大鼓、唢呐等,南方乐器主要是萧、笛子等,从乐器演奏动作和神态上可以看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细腻。
5.传统运动
【小组讨论】结合实例,请学生说出南北方的传统运动都有哪些?为什么?
根据南北方的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评价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对。南北方喜爱的运动很不一样。这因为气候方面的原因,南方水多,北方有雪,所以南方人喜欢赛龙舟、游泳,北方人喜欢滑雪滑冰。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并了解了其对南北方人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最终也完成了调解南方小红和北方小明争论的关键两步。南北差异之争可以是笑谈,可以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但它不能成为攻击别人的武器,不能成为地域黑的借口。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的不同,没有尊卑高低之分,无论南北,不管远近,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世界大而不同,因为有差异而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