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1-10班)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1-10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8 17:00:0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1-10班)
一、单选题
1.(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答案】B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A选项错误,周公之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
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西周分封制的要求;
C选项错误,鲁国是王系血亲;
D选项错误,鲁国遵守的是西周的分封和宗法体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结合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应承担的义务容易得出结论。
2.(2018高一上·深圳月考)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从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A项正确。
B项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
CD项是宋朝的中央官职,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可以看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3.(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
A.清代军机处 B.元代中书省 C.宋代枢密院 D.唐代门下省
【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军机处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军机处官员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替皇帝办事,但它却又是皇权高度强化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
元代中书省、宋代枢密院、唐代门下省都不是临时机构,故都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答案】C
【知识点】两汉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畜力代替了人力,牛耕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C正确;
题图片都是使用牛耕,不能说明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排除A;
图片都是使用两牛耕地,B说法错误;
耦犁适合小农经济,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农耕技术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古代牛耕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进步。
5.(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龙泉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素有“世界青瓷看龙泉”之誉,建国后周恩来特批“首先恢复龙泉窑的生产”。其窑址在今(  )
A.河北省境内 B.陕西省境内 C.江西省境内 D.浙江省境内
【答案】D
【知识点】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在中国青瓷历史长河中,将青瓷推向巅峰的当属南宋时的浙江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始于南朝,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古代龙泉名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6.(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 B.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D.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从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中有协定关税的内容,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故ABC项理解正确,不合题意。
D项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并非为《南京条约》的签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选项是选不正确的,由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出自《南京条约》的内容,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7.(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爱国诗人丘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丘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可知,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战争中,丘逢甲组织领导义军,故C选项正确;
A选项是黄海大战,B选项是刘永福的行动;D选项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了台湾岛,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8.(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可知,此内容是北伐的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难度不大。
9.(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下图是《申报》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国民政府发表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太原会战 C.八一三事变 D.淞沪会战
【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日军对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着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也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这就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增调军队,实行抗战政策,因此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故C项正确,BD项不符合题意;
A项是1931年发生的,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题干“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八一三事变,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10.(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B.推动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的诞生
C.使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可知,这指的是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建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从而使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故C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推动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的诞生,故B项错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1.(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A
【知识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通货膨胀了64%……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故A项正确。
民族工业布局的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
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在材料亦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民族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近代一直没有实现,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内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物价飞涨,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2.(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  )
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BC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故C项正确,BD项排除;
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1954年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命完成,故排除A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考查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其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由此可以选择。
13.(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
A.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A项是198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B项是1999年,符合题意;
C项是198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D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难度适中。
14.(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该方案的提出(  )
①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②③④正确;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时,故①错误。所以答案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对“一国两制”别人的理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15.(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突破期,对于这一阶段外交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
B.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限制
D.结伴外交使中国外交更灵活
【答案】C
【知识点】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说明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72年中日建交,起推动作用的是日本民间团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1953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符合题意。
20世纪70年代中国坚持一大片、一条线,体现中国外交更灵活,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16.(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这一办法(  )
A. 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B.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故答案选B。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排除A;
1984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排除C;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53年——1956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渐确立。
17.(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
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
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答案】B
【知识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分析】B项图片反映了1958年经济上的“大跃进”,“大跃进”是指片面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B项正确;
A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
CD项“大跃进”不是生产领域的革命,而是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错误探索,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注意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的把握。
18.(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
A.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
【答案】C
【知识点】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变化
【解析】【分析】民国后,西式婚俗在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故答案选C;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A;
20世纪50年代,我国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排除B;
我国是1969年才有地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需要把握时空观念。
19.(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梭伦改革在经济上推行“解负令”,该举措有利于(  )
A.贵族 B.奴隶 C.平民 D.外邦人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故C项正确,A项排除;
BD项是被统治阶级,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是对“解负令”的理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20.(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中在描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表述。“进口的国王”是指(  )
A.查理一世 B.詹姆斯二世 C.威廉三世 D.查理二世
【答案】C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进口’的国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是从荷兰迎接回国执政的,故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的“光荣革命”,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21.(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即最根本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即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故A项正确;
B项是其阶级基础,C项是其产生的理论来源, D项是其诞生的主观原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22.(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该讲话(  )
A.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便利美国经济上控制西欧
C.有助于欧洲稳定与发展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答案】A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材料“1947年3月杜鲁门”“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故A项正确;
BC项是指马歇尔计划;
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1947年3月杜鲁门”“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23.(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950年法国外长罗贝尔对外宣布:“问题不在于说废话,而在于采取一项大胆的行动,一项建设性的行动……今天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方面,在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其后果将使欧洲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项建设性的行动是(  )
A. 实现西欧与苏联的缓和 B.接受马歇尔计划
C.完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答案】D
【知识点】多极力量的成长
【解析】【分析】材料“1950年法国外长罗贝尔”“在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体现了法德关系的缓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建设性的行动是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苏联,B项体现的是美欧关系,C项是军事对抗组织,故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舒曼计划促使法德和解,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24.(2018高二下·济南开学考)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均是工匠,显然没有科技成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家均是科学家,说明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加深,故C正确;
A中身份决定成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第一次科技成果就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故B错误;
材料没有比较理论和经验的重要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材料的信息来回答即可。
25.(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报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89年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被选项中的①②③④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飞机发明于1903年,与题干中时间不合,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考查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26.(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
【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方案:“一国两制"。根本点在“一国”。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侵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得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
(2)“方案”,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一国两制"。“根本点”,依据所学知识从根本点在“一国”的角度思考。“基本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方案:“一国两制"。根本点在“一国”。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一国两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难度较低。
27.(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经济典型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答案】(1)变化: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②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③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影响:①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②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
影响:①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知识点】两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1)变化:材料中的“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可得出变化: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原因:根据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分析回答。影响:可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得出影响:使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街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根据“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概括得出: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故答案为(1)变化: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②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③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影响:①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②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
影响:①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1-10班)
一、单选题
1.(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2.(2018高一上·深圳月考)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3.(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
A.清代军机处 B.元代中书省 C.宋代枢密院 D.唐代门下省
4.(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5.(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龙泉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素有“世界青瓷看龙泉”之誉,建国后周恩来特批“首先恢复龙泉窑的生产”。其窑址在今(  )
A.河北省境内 B.陕西省境内 C.江西省境内 D.浙江省境内
6.(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 B.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D.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7.(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爱国诗人丘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丘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8.(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下图是《申报》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国民政府发表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太原会战 C.八一三事变 D.淞沪会战
10.(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B.推动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的诞生
C.使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
11.(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2.(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  )
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13.(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
A.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4.(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该方案的提出(  )
①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突破期,对于这一阶段外交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
B.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限制
D.结伴外交使中国外交更灵活
16.(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这一办法(  )
A. 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B.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17.(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
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
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18.(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
A.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
19.(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梭伦改革在经济上推行“解负令”,该举措有利于(  )
A.贵族 B.奴隶 C.平民 D.外邦人
20.(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中在描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表述。“进口的国王”是指(  )
A.查理一世 B.詹姆斯二世 C.威廉三世 D.查理二世
21.(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22.(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该讲话(  )
A.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便利美国经济上控制西欧
C.有助于欧洲稳定与发展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3.(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950年法国外长罗贝尔对外宣布:“问题不在于说废话,而在于采取一项大胆的行动,一项建设性的行动……今天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方面,在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其后果将使欧洲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项建设性的行动是(  )
A. 实现西欧与苏联的缓和 B.接受马歇尔计划
C.完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4.(2018高二下·济南开学考)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5.(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报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
27.(2020高一下·瑞安开学考)“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经济典型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A选项错误,周公之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
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西周分封制的要求;
C选项错误,鲁国是王系血亲;
D选项错误,鲁国遵守的是西周的分封和宗法体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结合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应承担的义务容易得出结论。
2.【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从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A项正确。
B项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
CD项是宋朝的中央官职,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可以看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3.【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军机处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军机处官员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替皇帝办事,但它却又是皇权高度强化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
元代中书省、宋代枢密院、唐代门下省都不是临时机构,故都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答案】C
【知识点】两汉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畜力代替了人力,牛耕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C正确;
题图片都是使用牛耕,不能说明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排除A;
图片都是使用两牛耕地,B说法错误;
耦犁适合小农经济,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农耕技术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古代牛耕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进步。
5.【答案】D
【知识点】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在中国青瓷历史长河中,将青瓷推向巅峰的当属南宋时的浙江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始于南朝,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古代龙泉名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6.【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从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中有协定关税的内容,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故ABC项理解正确,不合题意。
D项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并非为《南京条约》的签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选项是选不正确的,由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出自《南京条约》的内容,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7.【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可知,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战争中,丘逢甲组织领导义军,故C选项正确;
A选项是黄海大战,B选项是刘永福的行动;D选项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了台湾岛,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可知,此内容是北伐的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难度不大。
9.【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日军对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着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也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这就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增调军队,实行抗战政策,因此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故C项正确,BD项不符合题意;
A项是1931年发生的,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题干“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八一三事变,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10.【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可知,这指的是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建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从而使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故C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推动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的诞生,故B项错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1.【答案】A
【知识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通货膨胀了64%……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故A项正确。
民族工业布局的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
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在材料亦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民族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近代一直没有实现,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内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物价飞涨,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2.【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BC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故C项正确,BD项排除;
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1954年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命完成,故排除A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考查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其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由此可以选择。
13.【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A项是198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B项是1999年,符合题意;
C项是198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D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难度适中。
14.【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②③④正确;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时,故①错误。所以答案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对“一国两制”别人的理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15.【答案】C
【知识点】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说明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72年中日建交,起推动作用的是日本民间团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1953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符合题意。
20世纪70年代中国坚持一大片、一条线,体现中国外交更灵活,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16.【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故答案选B。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排除A;
1984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排除C;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53年——1956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渐确立。
17.【答案】B
【知识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分析】B项图片反映了1958年经济上的“大跃进”,“大跃进”是指片面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B项正确;
A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
CD项“大跃进”不是生产领域的革命,而是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错误探索,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注意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的把握。
18.【答案】C
【知识点】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变化
【解析】【分析】民国后,西式婚俗在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故答案选C;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A;
20世纪50年代,我国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排除B;
我国是1969年才有地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需要把握时空观念。
19.【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故C项正确,A项排除;
BD项是被统治阶级,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是对“解负令”的理解。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20.【答案】C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进口’的国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是从荷兰迎接回国执政的,故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的“光荣革命”,由此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21.【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即最根本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即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故A项正确;
B项是其阶级基础,C项是其产生的理论来源, D项是其诞生的主观原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结论,难度较易。
22.【答案】A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材料“1947年3月杜鲁门”“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故A项正确;
BC项是指马歇尔计划;
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1947年3月杜鲁门”“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23.【答案】D
【知识点】多极力量的成长
【解析】【分析】材料“1950年法国外长罗贝尔”“在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体现了法德关系的缓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建设性的行动是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苏联,B项体现的是美欧关系,C项是军事对抗组织,故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舒曼计划促使法德和解,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24.【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均是工匠,显然没有科技成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家均是科学家,说明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加深,故C正确;
A中身份决定成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第一次科技成果就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故B错误;
材料没有比较理论和经验的重要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材料的信息来回答即可。
25.【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89年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被选项中的①②③④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飞机发明于1903年,与题干中时间不合,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考查基础知识。
26.【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方案:“一国两制"。根本点在“一国”。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侵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得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
(2)“方案”,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一国两制"。“根本点”,依据所学知识从根本点在“一国”的角度思考。“基本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方案:“一国两制"。根本点在“一国”。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一国两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难度较低。
27.【答案】(1)变化: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②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③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影响:①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②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
影响:①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知识点】两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1)变化:材料中的“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可得出变化: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原因:根据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分析回答。影响:可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得出影响:使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街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根据“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概括得出: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故答案为(1)变化: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②小农经济受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③近代交通运输业出现;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影响:①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②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成长提供条件。
(2)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
影响:①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