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力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扩大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个性化设计及其设计意图
一、复习与铺垫一、复习。 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第46页主题图。观察画面。仔细看一看,你喜欢玩什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先来解决这几个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过山车时礤有多少人?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3+3+3+3=15 6+6+6+6=24 2+2+2+2+2+2+2=14引出课题。二、尝试与探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教学如何将2+2+2+2+2+2+2=14改写成乘法算式。2×7表示7个2连加,算式是2×7=14,读作2乘7等于14。教学“2×7=14”的意思。师:“2”表示相同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讨论: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个2、100个2……又该怎样写?听学生汇报,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 三、归纳与展示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判一判。哪些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9+4+3 3=6=8 5+5+5 4+5+7你能把加法算式必定成乘法算式吗?8+8+8+8 7+7+7 C+C+C+C+C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3、4题。试一试,你一定是最棒的。6×3读作( ),表示( )5×4读作( ),表示( )2×7读作( ),表示( )你能说出乘法算式吗?9个5相加 30个8相加 60个400相加 20个C相加五检测与评价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二、引导探究1.学生自学课本46-47页内容,并仔细理解。 2.小组讨论,准备汇报交流。3.先独立完成各题,在组内交流。三、组织学生互助,归纳与展示 先在组内交流讨论,再在全班汇报交流。四、巩固将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并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五、组织检测与评价 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乘法相关知识。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3+3+3+3+3=156+6+6+6=242+2+2+2+2+2+2=14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开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突袭地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