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8 23: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
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斑马、长颈鹿和狮子等动物适合生存的群落为(  )
A.荒漠群落 B.草原群落
C.森林群落 D.湿地群落
答案:B
2.下列动物属于北方针叶林代表动物的是(  )
A.驼鹿 B.鸵鸟
C.斑马 D.田鼠
答案:A
3.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荒漠 B.草原
C.热带雨林 D.苔原
答案:C
4.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降水量虽稀少,但分布较均匀
B.仙人掌的气孔白天和晚上都可开放是和生活的缺水环境相适应的
C.爬行动物的蛋壳坚硬,不利于胚胎发育
D.荒漠群落中的生物,可在草原群落中生活
答案:D
5.下列关于草原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内陆半干旱地区
B.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C.乔木少见,可能出现少量的灌木丛
D.植物叶片往往宽大,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答案:D
6.下列关于森林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一般分布在水分较为充足的地区
B.森林群落的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C.森林类型又可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等多种类型
D.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D
7.下列关于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宽大的植物主要生活在森林里
B.草原中的代表动物有斑马、黄羊、旅鼠和松鼠等
C.荒漠中的植物叶片普遍比森林中植物的叶片小
D.荒漠中的动物在干旱季节可进入夏眠或冬眠
解析:选B。叶片宽大的植物水分蒸腾能力较强,不适于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和半干旱的草原,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适合叶片宽大的植物生活,A正确;松鼠营树栖和攀缘生活,是森林的代表动物,不属于草原的代表动物,B错误;荒漠中的植物生活在干旱环境中,叶片普遍比较小,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森林中的植物叶片比较大,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照,C正确;荒漠中的动物在干旱季节会进行夏眠或冬眠,以适应不良环境,D正确。
8.下列与湿地生物群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动物也有陆生动物,但两类生物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解析:选B。有些陆生动物也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与水中的肉食性动物形成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
9.(2021·广西柳州高二模拟)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中的6种单细胞藻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单细胞藻类是自养生物
B.区域⑥溶解氧可能最少
C.a可能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
解析:选D。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A不符合题意;区域⑥藻类数量最多,细胞呼吸消耗氧气最多,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则溶解氧可能最少,B不符合题意;区域⑥中,a的数量最多,其可能为优势种,C不符合题意;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光照,不是温度,D符合题意。
10.不同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灵长类动物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适合生活在草原上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传粉方式不同
解析:选C。灵长类动物营树栖和攀缘生活,森林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A正确;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能抵御干旱,适合生活在草原上,B正确;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不能耐旱的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但是在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C错误;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多数是风媒花,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多数为虫媒花,它们的传粉方式不同,D正确。
11.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上的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C.占陆地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
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
答案:C
12.下列关于群落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类型不只受水分、温度的影响
B.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C.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可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D.陆地生物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湿地等类型
答案:D
13.(2021·黑龙江鹤岗高二下月考改编)右图表示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两个种群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只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甲种群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甲种群最可能属于荒漠或草原生物群落
D.乙种群不可能属于森林生物群落
解析:选C。由题图无法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关系,A错误;只有群落才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没有这些特征,B错误;由题图可知,甲种群的生活环境湿度小(干旱)、温度变化范围比较大,因此其最可能生活在荒漠或者草原上,C正确;乙种群适宜生活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所以乙种群可能生活在森林中,D错误。
14.(2021·山东济南高二期末)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
A.在各层次中林窗下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下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不符合题意;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光照明显影响了不同层次的生物种类,群落的垂直结构受到影响,B、C不符合题意;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别,但是不能推测其种群密度的大小,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5.在某栎林生物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长臂猿、林鸽、松鼠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________现象。
(3)该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成分有关?________。
(4)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________。
(5)该森林草本中阴生植物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这类植物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答案:(1)湿润或较湿润
(2)垂直结构 分层
(3)光照 (4)食物和栖息空间 种间竞争
(5)颗粒大、呈深绿色
16.(2021·山东泰安期末)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苍鹰、红隼等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泰山上的苔藓、油松、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2)某同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甸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做到____________。
(3)林业部门对泰山部分地区某次“拟松材线虫”(一种松树上的寄生虫)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的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在______点首次进行了农药防治,且随着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种群数量超过了经济阈值,产生了经济危害;在________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引入了“拟松材线虫”的天敌,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拟松材线虫”的数量发生e→f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泰山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2)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做到随机取样。(3)分析图示可知,a点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拟松材线虫”的种群增长迅速,a点之后,“拟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迅速降至经济阈值以下,说明在a点首次使用了农药,且治虫效果非常显著;在随后的b、c、d三点,种群密度下降后又很快上升,并逐渐升至经济阈值以上,说明在b、c、d三点又重复使用了农药,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除了利用上述方法,还可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引入“拟松材线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效果持久而稳定。由e→f,“拟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从种群特征的角度考虑,致使其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拟松材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答案:(1)生物群落
(2)随机取样
(3)a e “拟松材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7.(2021·河北衡水高二月考改编)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的______________比较复杂,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生长,从而为多种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交错区的植被变化,可作为气候变化的预警,比如在森林草原交错区,当草原植被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趋于__________(填“干旱”或“湿润”)。
(3)森林草原交错区相对草原生物群落的结构更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群落交错区某种树木受卷叶蛾幼虫的危害症状很轻。为研究该植物抵抗卷叶蛾幼虫虫害的机制,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随机选取300只赤眼蜂(赤眼蜂是卷叶蛾幼虫的天敌)平均分组,进行相关实验,观察赤眼蜂对实验中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对照物质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对照物质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结果/只 87 13 70 30 71 29
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生长,从而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2)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其中的植物耐寒、耐旱,若在森林草原交错区,当草原植被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趋于干旱。(3)森林草原交错区相比草原生物群落的生物种类更多(物种更丰富),因此群落交错区的群落结构更复杂。(4)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第一、二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挥发物质A或者B,因变量为赤眼蜂对实验中物质的选择情况。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异丁原醇溶剂。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分泌的挥发物质A吸引赤眼蜂的作用更强。
答案:(1)自然环境 食物和栖息场所
(2)干旱
(3)复杂 物种丰富(或生物种类多)
(4)异丁原醇溶剂 该植物分泌的挥发物质A吸引赤眼蜂的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