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100 m短跑成绩约为6s
B. 步行速度约为1 m/s
C. 身高约为160 dm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2.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
A.25.81 mm B.25.82 dm C.25.2 cm D.25.82 cm
3.小明对误差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则可以避免误差
C.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就不会有误差
4.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不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河岸 B. 流水 C.船夫 D. 行驶的船
5.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下列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6. 一列火车以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 m/s的速度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 m,需要的时间为( )
A. 4.8s B. 6s C. 8s D. 24s
7.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地面上的人 B.建筑物 C.过山车轨道 D.过山车
8.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一张薄纸厚度是测不出的,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薄纸紧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再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在下列长度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相同的是 ( )
A.测一条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C.测细铜丝的直径 D.测圆锥的高
9.如图是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 t图象,由图象可知 ( )
A.甲车运动越来越快 B.乙车的速度为6 m/s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车不可能静止
10.甲和乙赛跑,全程为150m,结果甲比乙提前5m到达终点,第二次甲从起跑线后撤5m,若两人仍按第一次速度赛跑,则 ( )
A.仍是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11.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2.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
A. 3:1 B. 3:4 C. 5:3 D. 4:3
13. 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为20 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 min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 )
A. 30. 8 m B. 30 m C. 29. 3 m D. 28.6 m
14.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个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相对于河岸的速度是6m/s,逆水行驶时相对于河岸的速度是4m/s,船从甲到乙后马上返回到甲,此次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
A.5m/s B.4.8m/s C.10m/s D.2m/s
15.如图所示,传送带的速度恒为0.1米/秒,转轮A和B的大小不计,AB=1.2米(即传送带的总长度为2.4米).某偷油老鼠跳到A点,并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立即回头仍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返回A点.回到A点后,该老鼠将再次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再次返回…如此反复下去,且老鼠相对传送带的速度始终为0.3米/秒.老鼠在A、B两端点速度转向所需的时间不计,从该老鼠由A点出发时开始记时,经过多长时间,传送带上将都会被老鼠身上的油渍污染?
( )
A.16秒 B.17秒 C.18秒 D.19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6.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
17.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 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 VBC= , VAC= .
18.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9.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3 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_.
20. 2015年美国科学家将石墨烯和氮化硼纳米管结合,制成全新的混合数字开关,可作为电子产品中控制电流的基本元件.未来有望借此制成不含硅半导体的晶体管,让计算机、手机、医学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石墨烯的厚度约1 nm,合 m;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7×10-2 mm,合 nm.
21.如图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__能.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在这一路段30 min最多能行驶____________km的路程.
22.小明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
如图.可见他的猜想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水滴下落0.3 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23.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成后,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沪杭磁悬浮铁路全线长约为150 km建成后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时间约为________h.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中,一名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若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 静止/运动)的.
24.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
时刻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里程数 102km 104km 106km 108km 110km
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10:05时,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_________km.
25.一个骑兵共走15km.第一个5 km用20min,第二个5 km用30 min,第三个5 km用50 min.求:第一个5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6.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在雨中向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窗外刮的是________风,风的速度是_________m/s.
27.一列火车长200 m,要穿过长为680 m的山洞,列车完全在山洞内行驶时共花了30 s,则列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km/h,列车全部经过山洞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s.
28.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距离
D92次 8:34开13:49到 D93次 15:31开20:39到 840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
三、实验题(第3l题画图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29.如图所示的(a)、(b)分别表示两位同学测同一物体长度时的不同用尺方法,其中用尺
不太合理的是__________(a/b),这一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cm.
30.如图所示的秒表所示时间为__________min__________s.
31.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图象.
(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 后变 (选填“大”或“小”);在θ角为 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4)你还可进一步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 的关系.
3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填写s1= ,t2= .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v3=s3/t3;
方法2 v3=s1/t1+s2/t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m/ 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33.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___,其平均速度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 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四、解答题(第34题6分,第35题8分,第36、37题各4分,共22分)
34. 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 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一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5.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甲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泰州18 km”的含义是 ;
“40”的含义是 .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泰州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看了一下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9:00,同时小明注意到车内的速度仪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一路上汽车始终是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高速公路的出口处时,小明又看了手表,时间为上午10:30.请你计算这段高速公路的全长.
3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回答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静止/运动)状态.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
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
在物理学中,有时我们讲运动的绝对性,而有时又说运动的相对性或相对运动.那么,
运动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这里是不是存在着矛盾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而是在不同的范畴谈论不同的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上一切物
质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之中,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自然界中也就不存在任何东西
了.宇宙间的任何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所以,在哲学上谈物质存在的形式时,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所说的运动,包括一切变化,而不仅局限于位置的变化,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的含义.
在物理学中,描述每个具体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时,首先都要选定一个参照物(参照
系).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会因为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运动的相
对性是就这一事实而说的.
概括起来说,运动的绝对性,是从__________角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一切物质都是
_________;而运动的相对性,是从__________角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机械运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A 5.C 6.D 7.D 8.C 9.C 10.A
11.C 12.B 13.B 14.B 15.B
二、16.秒(S) 刻度尺
17.0. 03 m/s 0. 02 m/s 0. 024 m/s
18.孤帆(船) 河岸(青山) 19.27.2 mm 25.2 mm
20. 1×10-9 7×104 21.动 55
22.正确 1.5 23.0.5 静止
24.60 16.7 105 25.4.17 2.5 26.北 5 27.57.6 55
28.315 160
三、29.b 1.90 30.3 38.4
31. (1)1. 2
(2)
(3)大 小 45
(4)气泡大小或液体种类(合理即可)
32. (1) 26 cm 4 s
( 2)方法1 0. 15
(3)不是 (4)增大斜面角度
33.(1)反方向 等于 (2)4.5
四、34.(1) 68 m
(2)
35. (1)此处到泰州还有18 km 限速40 km/h (2) 27 min (3) 120 km
36.(1)静止 (2)乙 3 (3)甲车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7.哲学 运动的 物理学 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