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巩固练习(4)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巩固练习(4)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9 10: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巩固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倒影 B.你看到的别人的影子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的电影
2.下列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D.人靠近镜子,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3.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棱镜分光 B.透镜聚光
C.小孔成像 D.
如画倒影
4.在主光轴上,物体距凸透镜40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厘米 B.3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5.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等位置,则当光屏上成最大的像时,蜡烛的位置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6.小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
C.一定小于10cm
D.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
7.下列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
B.使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
C.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能看见甲同学的脚
D.人直立于平面镜前较近处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看到镜中自己的全身像
8.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
C.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D.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9.如图是小丹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
10.如图是十字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甲、乙是一辆 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到车内的人,但是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__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1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cm时,像清晰地成在距凸透镜20cm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cm。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特点人们制成了______。
12.___________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并率先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盖全世界,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进行通信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为___________m/s。
13.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_____cm。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图像超出了屏幕范围,则应将投影仪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适当往___________调(填“上”或“下”)。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透镜。
16.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应把_________(选填“A”或“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则看不清楚。这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的像应是缩小的、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三、作图题
17.图中物体AB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请画出AB经凸透镜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
18.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符号。
19.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____)
(2)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
20.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1.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小伟在组装甲图中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 50cm 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可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 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一些
C.将光屏向透镜靠近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
22.小欢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的中心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回答问题:
(1)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
(2)若此时,小欢的手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_____(选填字母);
A.指尖的像
B.指尖的影子
C.烛焰完整的像
D.烛焰不完整的像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A处,并通过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小欢又将A处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只是像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写出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的原因:_____。
2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4)如图乙所示,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明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透镜方向移动。
五、计算题
24.100度眼镜片,它的焦距是_________,它的焦度是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请你利用所学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数学知识,计算该凸透焦距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B
6.B
7.A
8.B
9.B
10.靠近 很暗(几乎不反射光)
11.倒立 缩小 实 小于 照相机
12.伽利略
13.照相机 放大镜 虚
14.改变光路 20 靠近 上
15.远离
16.B 倒立 实
17.
18.
19.
20.
21.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A
22.10.0 粗糙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路的可逆性
23.会聚 10.0 同一水平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缩小 实 照相机 靠近
24. 1 m 1 m-1
25.8cm<f<15cm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