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拓展习题 2021-2022学年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多彩的光拓展习题 2021-2022学年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9 10: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多彩的光拓展习题(5)2021-2022学年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根据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制成投影仪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
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2.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手影
B.花杆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镜中成像
D.插在水中形成“倒影”
3.我们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②③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
4.对于下列四个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中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实际是烛焰的影子
B.b图中为观察到蚂蚁正立、放大的像,蚂蚁离透镜的距离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c图中用相机拍照时,物体只能放在相机镜头前二倍焦距之外
D.d图中人通过平面镜成像,人离平面镜越远,像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小
5.2020年临沂市初中物理讲课比赛在平邑赛博中学举行。会议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亮健康码、测温、戴口罩。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6.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C.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D.镜中花水中月——光的反射
7.小张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  )
A.左移动,成像会变小 B.右移动,成像会变大
C.左移动,成像会变大 D.右移动,成像会变小
8.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125度的趋势。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丙、丁
二、填空题
9.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6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10.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形,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又继续探究了“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情形,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1)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水和玻璃相比,______的折射本领更强。
11.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面时发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DG是空气和水分界面,则指出图中入射角是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度。
12.放学的时候,张丽和同学刚走到路边,同学就指着远远驶来的公交车,说“我们要坐的10路公交车来了”,张丽说“我怎么看不清楚是几路车”?请你帮张丽判断:
(1)张丽是______眼,应配戴______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2)如图正确表示张丽眼睛成像情况和矫正的是______;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张丽的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______。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角是_________度。
14.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像(实/虚),“疑水浅”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___像(实/虚)。
15.张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当把物体从距凸透镜6cm处移动到7.5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的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当往容器中加入水后,光斑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加水的过程中,入射角____,折射角______(此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试验题
17.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5)燃烧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成在光屏______,调整措施之一是将凸透镜______移动;
(6)当光屏距离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这个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请根据物距和像距大小关,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选填“A”、“B”、“C”或“D”)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得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 C
6.D
7.B
8.B
9.【答案】D
10.【答案】不一定 小于 玻璃
11.【答案】近视 凹透 发散 A B
12 【答案】60° 30°
13 【答案】30
14.【答案】反射 虚 折射 虚
15 【答案】8 变大
16.【答案】左 不变 不变
17 【答案】a d e 变大 变大 上方 向下 f<15cm
18 【答案】实 B 近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