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阳光 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阳光 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15: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阳光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水中筷子弯曲了 D.小孔成像
2.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 (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气温的升高
D.山体滑坡
3.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V玻璃C.V真空> V空气> V玻璃> V水
D.V玻璃4.广阔无垠的沙漠上有浅色的沙子,黑色的石头,小片草地和位于草地上的一池湖水,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的最高的是( )
A.小片草地 B.黑色的石头
C.浅色的沙子 D.一池湖水
5.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
A.红色 B.紫色 C.黑色 D.白色
6.在纸上剪一个很少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7.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8.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的形成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A.光的色散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具有能
9.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是( )
A.发散的 B.会聚的 C.相交的 D.平行的
10.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V玻璃C.V真空> V空气> V玻璃> V水
D.V玻璃11.百米赛跑终点记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记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记时,这是因为( )
A.看枪冒烟记时准确
B.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才记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
D.都不对
12.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B.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因为紫外线具有较大的能量
C.红外线最主要的作用是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
D.紫外线可用于识别伪钞
二、填空题
13.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_____________球,它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不断向四周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______________,它给人类提供了_______和_______。
14.你排纵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因为光___________;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____的缘故.
15.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信息是以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其速度为___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传输距离约为1.5106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需______s.
16.光在_______均匀物质中沿____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太阳距地球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 s才能到达地球.
18.小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________。(填字母)
(2)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
三、简答题
19.李明同学想测一下广场一个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晚饭后路灯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长的直杆和皮尺与小军来到路灯下,从灯柱向前走出7m把杆立成与地面垂直,然后由小军测了一下杆的影长为3.5m,最后他们算出了路灯的高度.你计算出路灯的高度.
20.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2.6s接收到返回信号.据此请你算一算,月球这两个位置到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多少千米
四、探究题
21.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
②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
③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试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
像高h/cm 3.0 4.0 5.0 6.0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________。
(3)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A
7.D
8.A
9.D
10.D
11.A
12.B
13.气体 辐射 太阳辐射能 光 热
14.沿直线传播 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15.3×108 5×10-3
16.同一 直线
17.3×105,500
18.A 变大 不变 不影响
19.8.4
20.1.5×104km
21.② 直线传播 h=0.25v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