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
新文学校:张壮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生字词语: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通过学习能认识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4、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和结构。
5、培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合作交流、共同研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追求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一般的研究说明文的方法。
四、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可见苏州园林的美。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播放介绍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的视频录像,学生欣赏)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为我们写的《苏州园林》这篇课文。
二、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自主式阅读课文: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
明确----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板书: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及结构、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自由阅读,整体感知,做到以下几点: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划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②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
(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学会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
①预习达标
轩榭(xuān 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lòu) 池沼(zhǎo)
蔷薇(qiáng) 依傍(bàng) 因地制宜(yí) 重峦叠嶂(luán zhàng)
②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总体特征是什么?请用课文简短的文字概括。
四、合作式解读课文
: 1、 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学生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
2、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句是写局部?哪几句是写细部的扩?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在班级发言交流。)
老师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
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3、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些局部和细部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说明对象。) 五、合作再次理解课文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4、为什么只有四个讲究而不是七个讲究?
5、文章是如何有层次地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6、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明确:
1、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表现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
2、不能。因为这四个“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上是一一对应的。
3、苏州园林追求图画美,除了上文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苏州园林中“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4、四个讲究是从局部讲苏州园林的特征,后三个方面是从细部来讲的。
5、说明顺序是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6、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如: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六、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1、提问: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探究本文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画的艺术,从而设计校园公园的园林,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画意美
课件显示苏州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然后通过逐段分析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达到如诗如画的效果的,体会画意美。(这是文章的难点。)
3、讨论: 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要求:学生自由发挥)
(要点:可按照时间顺序;可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可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等等。)
七、小结(学生谈学习的收获,交流心得)
1、说明文的结构层次非常重要,有了一个严谨的合乎逻辑的结构,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所有园林的共同特征,因此它不是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路线来介绍,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介绍。全文先总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特征的四项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从局部作出具体介绍,再到细部介绍,由主到次。最后结束全文。文章严丝合缝。
2、研读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分类、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点
3、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探究本文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画的艺术,从而设计校园公园的园林,提高鉴赏能力。
八、布置作业
倘若聘请你为学校的园林设计,你将会如何设计,让同学们也有“如在画图中”的感受?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完美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局部
图 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不止这些
角落的图画美 (7段)
门窗的图案美 (8段) 细部
色彩的搭配 (9段)
总说 分说总说
(逻辑顺序)
课件38张PPT。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 眼睛
-----罗曼·罗兰美在粗犷美在清新美在原始古朴美在动感美在静谧美在气势苏州园林美在—留园狮子林网师园退思园拙政园叶圣陶下有苏杭上有天堂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描绘的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序(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 语文教育家, 儿童文学作家,名绍钧。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作者介绍叶圣陶字词检测轩 榭 丘 壑 嶙 峋
相 间 镂 空 蔷 薇
斟 酌 重 峦 叠 嶂 xuān xièqiū hèlín xúnxiāng jiànlòu kōngqiáng wēi zhēn zhuó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
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方面设计的?
图画美图画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的修饰门窗的图案色调的处理总分主次逻辑顺序自读课文3-9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再读一读.品味图画美总分主次分 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后小结
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
谈谈你喜欢的美.课件19张PPT。下有苏杭上有天堂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描绘的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序(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 语文教育家, 儿童文学作家,名绍钧。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作者介绍叶圣陶字词检测轩 榭 丘 壑 嶙 峋
相 间 镂 空 蔷 薇
斟 酌 重 峦 叠 嶂 xuān xièqiū hèlín xúnxiāng jiànlòu kōngqiáng wēi zhēn zhuó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
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方面设计的?
图画美1、(1)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我阅读 我感知读读句子,讨论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四个排比的句子中“讲究”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文章除了说明这四个“讲究”之外,还从哪些细处 来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
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
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细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
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
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完美的图画
(2段)不止
这些
(10)段把握结构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B、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C、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
D、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
E、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合作探究1、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A、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B、注意角落的图画美
C、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E、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
F、注意门窗的图案美
G、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讨论探究几个方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假山学以致用请阅读课文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选文说明的中心是( )
2、文中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能概括池沼特点的一句是( )。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点是()。
3、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
4、本文的语言准确而生动,试以文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并说明理由。中考链接站(03年湖北省中考题)做回导游挑战自我----我来做导游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
注意介绍的方法
用上重要的词语学习了本文,
你有什么收获?知识积累阅读说明文1、明确对象的特征2、理清说明的顺序3、分析说明的方法4、品味说明的语言独秀的奇葩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