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B D C A C C C B D D D A A D D
1.★(莱芜区中考)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这一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B )
A.由工业建设转移到农业建设上来
B.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由政治运动转移到法制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上来
2.★(温州中考)1980年,温州地区(不包括原温州市郊)59 674个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这反映了
( D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推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3.★(潍坊中考)观察右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C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农村改革的成功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宁夏中考)“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5.★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在接受了代表团赠送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邓小平同赠了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公开发行股票之一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该股票可以作为史料研究 ( C )
A.企业的公私合营 B.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
C.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6.★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7.★1981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在广州兴建第二家装瓶厂;1983年,厦门厂动工兴建;1985年,首家合资装瓶厂在海珠投产。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 C )
A.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8.★《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导致1957年和1993年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 B )
A.“一五”计划的完成;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八大二次会议的鼓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八大二次会议的鼓舞;经济特区的设立
9.(大庆中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D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 D )
A.开放五口通商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宜宾中考)阅读右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 D )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12.★八年级的同学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次会议是
( A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
13.下图为某老师的课堂板书,图中横线处应填写 (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4.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D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15.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是 ( D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
(1)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有哪些?(3分)
“大跃进”(1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文化大革命”。(1分)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大地涌动改革春潮,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表反映的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情况
时间(年) 1980 1981 1982
产粮(亿千克) 5.02 6.70 7.15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1分)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1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分)
(4)根据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就改革开放的意义谈一谈你的感想。(2分)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答出两点,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1分)这项 “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
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1分)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 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1分)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1分)
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分)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适应中国国情的道路)。(1分)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根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1分)
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分)
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1分)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4)针对材料四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做出了怎样的行动?(1分)邓小平这一行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行动:发表南方谈话。(1分)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
(5)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他。(1分)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分)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分)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分)
18.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它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梦想蓝图】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及内涵各是什么?(2分)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指的是哪两个一百年?(1分)
2012年。(1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1分)
【行动指南】
材料二 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四个全面”的“目标”是什么?(2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2分)
“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分)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 请将示意图中空缺处补充完整。①__邓小平理论__;(1分)
②__科学发展观__;(1分)
③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__。(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