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1-16 19: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使学生了解三种血管在人体的分部部位。
3.使学生了解每种血管对人体的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分析推导的教学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培养尝试运用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三种血管在人体的分部部位。
3.每种血管对人体的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教学难点】:
1.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三种血管在人体的分部部位。
3.每种血管对人体的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员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人员、货物的往来运输,有赖于运输线的正常有序的运转。
现实生活中需要交通运输,满足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是否也需要有这样的运输线来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呢?如何推断在人体内存在这样的运输线呢?人属于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营养,同时还需要排出废物。如果没有正常的运输,营养物质的进入和废物的排出就不能完成。
(二)预习过程
1.学生自主预习;
2.教师加强课堂调控、巡回指导、了解学生预习效果、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三)精讲点拨
☆学生交流答题情况
☆教师精讲点拨(讲解学生通过交流也不会的问题;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地方。)
阅读教材3-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同时不断产生许多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一过程需要运输物质,依靠哪一系统的运输作用呢?这个系统又由哪些部分组成?
前面我们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只有通过运输系统转运走,送到身体其他部位。在学习人体结构层次时,知道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其中的循环系统就是负责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同学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形成新认识。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运输线——血液循环系统。
我们能否在身体上触摸到血管?是否有的血管是跳动的?血管的这种跳动我们称为什么?
可以的,人体的某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血管再跳动,血管的这种跳动我们一般称呼为——脉搏。
不同人同一状态下的脉搏次数一样吗?同一个人不同状态下脉搏次数一样吗?男女生脉搏对比,普遍会出现什么样情况?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这是不一样的,不同状态下的脉搏次数也还是不一样的,那女生对比的化男生一般脉搏次数会比较少的,因为体质越好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脉搏次数会比较少的。
人体的三种血管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它们在人体内都是如何分布的?它们对人体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官腔较小,弹性大;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官腔较大,弹性小;毛细血管各种生理特征都是最小的,它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四)课堂训练
☆学生交流答题情况
☆教师精讲点拨(讲解学生通过交流也不会的问题;点拨解题技巧、方法。)
1.在人体的三种血管中,分布在较浅位置的血管是( C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瓣
2.在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C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B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D )。
A、吞噬细菌,消灭细菌 B、加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C、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运输养料和部分废物,运输血细胞
3.人体的脑、肺、小肠、胎盘等部位是物质和气体交换异常活跃的部位,所以这些地方 毛细血管 分布密集,原因是其管壁 最薄 ,血流速度 最慢 ,便于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及教学,成功之处是 ;
不足之处是 ;
对今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