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9 15: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 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 )
A. 40m
B. 42m
C. 80m
D. 84m
2.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 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 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3.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A.夜视镜
B.验钞机
C.灭菌灯
D.遮阳帽
4.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
B. 彩虹舞山涧
C. 潭清疑水浅
D. 起舞弄清影
5.下列应用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
A. 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探地热,寻找水源
B. 在气象服务领域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
C. 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
D. 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
6.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只能在一个平面上.
C.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7.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B. 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
C. 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
D. 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池水变浅形成的原因不相同的是( )
A.水中“折”笔
B.手影
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
D.大海中的“城市”
10.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A.夜视镜
B.验钞机
C.灭菌灯
D.遮阳帽
11.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有一平面镜M,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如果∠AOC=∠BOC,则( )
A. 甲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 甲、乙相互都可以看
C.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 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12.如图所示,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
B. 薄膜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更明亮
D.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小
13.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 )
A. 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
B. 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
C. 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
D. 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
14.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为12:51,则实际时间是( )
A. 12:51
B. 12:21
C. 15:51
D. 15:21
15.光线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平面镜,现将入射光线不动,使镜面旋转β角,则反射光线偏转过的角度为( )
A.α
B. 2α
C.β
D. 2β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下列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蜡烛的火焰、④恒星、⑤镜子、⑥正在放电影的银幕、⑦碎玻璃、⑧发光的水母、⑨萤火虫、⑩钻石,⑩电灯其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17.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______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______ 凌日现象.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 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速度要 _____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为 ______m/s.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______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______ 度.
20.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
2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 ______ 的大小.
(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______ .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激光是测量距离最精确的“尺子”,它的射程非常远,利用它可以从地球射向月球,再从月球反射回地球.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已知光速为3×108m/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23.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
24.小康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后,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下面的方法粗略测出月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在月圆时,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离眼睛点约为米处,在保证与月面平行的情况下,正好把月亮遮住.已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地球到月球距离为,则证明月球的直径(本题忽略大气对光的折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40m,与水的深度无关.
2.【答案】D
【解析】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所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不是紫外线,所以不正确的说法是D.
3.【答案】A
【解析】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不属于紫外线的应用.故A符合题意.
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B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用紫外线等可以杀菌.故C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A、池水映明月是指明月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C、潭清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起舞弄清影,指月中的嫦娥,在月宫中翩翩起舞,只有和自己的影子伴随伴舞,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ABD应用了红外线的遥感技术.
6.【答案】D
【解析】光源射出的不是光线.光线是不存在的.是我们想象画在纸上的,所以ABC错误.光线是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
7.【答案】D
【解析】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8.【答案】D
【解析】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则选项D正确.
9.【答案】B
【解析】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A、水面“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此时的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大海中的“城市”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不属于紫外线的应用.故A符合题意.
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B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用紫外线等可以杀菌.故C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故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
12.【答案】C
【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
B、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缩小,孔离物的距离小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放大,故B正确;
C、相同多少的光,照在较小的面积上,成像更明亮,故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大,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薄膜,缩短筒长时,像将变小,故D正确.
13.【答案】D
【解析】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这样可聚集光线,看清耳道内的病情,便于对耳道进行检查.
14.【答案】A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2: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2:51.
15.【答案】D
【解析】因为光线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为α.当镜面旋转β时,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所以法线随之旋转β,此时的入射角等于α+β,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是α+β,此时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由2α变为了2α+2β,由于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所以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2β.
16.【答案】①③④⑧⑨
【解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蜡烛的火焰、恒星、发光的水母、萤火虫,自身都能够发光,是光源,月亮、镜子、碎玻璃、钻石自身不能发光,它们不是光源,电灯只有打开时才能发光,所以电灯也不能算光源,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反射的光,自身也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17.【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2)水星
【解析】(1)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金星挡住了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太阳光,在地球上看,是一小黑点(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
(2)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
18.【答案】3.0×108;小;3.0×108.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需要记住的,是3×108m/s.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所以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可以认为是3×108m/s.
19.【答案】①呈现反射光线;②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垂直;0.
【解析】(1)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3)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0°;
20.【答案】(1)折射光线消失了;(2)光斑从光屏上消失了;(3)不会,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解析】(1)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2)据(1)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21.【答案】物;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2)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2.【答案】解:光从月球到地球时间:,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解析】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
所以光从月球到地球一趟的时间是:,
已知光速为=3×108,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23.【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
(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
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
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
24.【答案】证明:∵AB∥CD
∴△OAB∽△OCD

∵AB=d;CD=D;OF=H;OE=L;
∴D=
【解析】设OE交AB于点F,由题意可知△OAB∽△O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注意的是结果要保留两个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