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提水,此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绳子
B. 地球
C. 水
D. 水和水桶
2.一弹簧右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 弹开过程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始终向右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如图所示,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 N的是( )
A.一块普通香皂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普通别针
D.一辆小汽车
4.1牛顿的力大约等于( )
A. 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 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 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由于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因此小兔子能够产生弹力
B. 风把树枝折断,折断的树枝可以产生弹力
C. 人站在地面上,虽然没有看到地面凹陷,但地面对人可以产生向上的弹力
D. 磁铁把一钢片吸得弯曲,但磁铁未与钢片接触,所以钢片不产生弹力
6.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
A. 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 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 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 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7.甲、乙两同学质量之比为10:9,甲同学重588 N,则乙同学身体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
A. 529.2 kg,529.2 N
B. 54 kg,588 N
C. 54 kg,529.2 N
D. 66.7 kg,653.3 N
8.g=9.8 N/kg表示( )
A. 1 kg等于9.8 N
B. 1 kg质量的物体重9.8 N
C. 9.8 N就是1 kg
D. 1 N重的物体质量是9.8 kg
9.斜面上的小球,它所受的重力方向为( )
A. 沿斜面方向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下划成本
C. 竖直向下
D. 沿斜面方向向上
10.下列选项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风把树干吹弯
B. 用力拉伸一根弹簧
C. 运动员将足球踢飞
D. 用橡皮泥捏出造型
11.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
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
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12.忽略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时,被抛出的铅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是( )
A. 只受到重力
B. 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C. 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作用力
D. 受到重力和前冲力
13.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C. 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 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 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 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15.扎加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 N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
C. 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 m/s
D. 某中学生身高约170 cm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弹性和塑性都是________特性,密度是______特性.
17.包饺子、捏面人是利用了面的________,拉弓射箭利用了弓的________(填“弹性”或“塑性”).下列物体①压弯的锯条;②拉开的橡皮筋;③被挤压的皮球;④捏扁的橡皮泥.能产生弹力的是________.
18.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力的大小、________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________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
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________,使用时不能超过它.
④校正________,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
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
(5)你认为用同样的器材,在太空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1.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它的名称是__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牛,测量范围是________牛.此时示数为________牛.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m×4.5m、厚2cm.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g取10 N/kg)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求:一块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23.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很高的温度,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重多少牛顿?(ρ钢=7.8×103kg/m3)
24.起重机的钢丝绳能承受2.94×104N的拉力,用它能把质量为2.5 t的钢材直接吊起吗?(g取10 N/kg)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对绳子有向上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手产生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向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2.【答案】C
【解析】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从压缩状态到自然长度时弹力方向向右;达到原长后,小球会继续向右运动,弹簧被拉长,此时弹力向左;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一块普通香皂的质量在100 g=0.1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1 kg×10 N/kg=1 N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10 kg×10 N/kg=100 N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枚普通别针的质量在2 g=0.002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002 kg×10 N/kg=0.02 N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辆小汽车的质量在2 000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2 000 kg×10 N/kg=20 000 N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解析】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 N,故B正确;拿起一支铅笔的力要小于拿起两个鸡蛋的力,故A错误;提起一个书包和拉动一辆人力车所需要的力大拿起两个鸡蛋的力,故CD错误。
5.【答案】C
【解析】A、橡皮泥发生形变之后,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
B、风把树枝折断,不会恢复原状,所以折断的树枝不能产生弹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力,使地面发生弹性形变,虽然没有看到地面凹陷,但地面对人可以产生向上的弹力.故C正确;
D、磁铁把一钢片吸得弯曲,虽然未与钢片接触,但钢片发生弹性形变,所以钢片会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如图,长方体的物体竖直放置时,重垂线挂在顶端,重垂线和物体边缘平行;长方体物体倾斜放置时,重垂线下面的小球偏向倾斜的一侧.
由题干甲图知,物体向西倾斜,由乙图知,物体向南倾斜,所以立柱向西南倾斜.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因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所以G甲:G乙=m甲:m乙=10:9,
则G乙=G甲=×588 N=529.2 N;
乙的质量:m乙===54 kg;
故选 C.
8.【答案】B
【解析】在地球上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而不是1 kg=9.8 N,故A、C错误;
质量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所以B正确;
质量是9.8 kg的重物,重力为9.8 kg×9.8 N/kg,不是1 N,所以D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与物体的位置,运动情况无关,所以斜面上的小球,它所受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风把树干吹弯,力使树干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用力拉伸一根弹簧,力使弹簧发生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运动员将足球踢飞,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用橡皮泥捏出造型,在力的作用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力使橡皮泥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D
【解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鸡蛋去碰石头时,鸡蛋给石头一个作用力,石头同时也给鸡蛋一个作用力,故A选项错误;相互作用在鸡蛋和石头上的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且大小相等,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鸡蛋壳的承受力比石头的承受力小得多,所以在受到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时鸡蛋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12.【答案】A
【解析】铅球被抛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铅球被抛出后,与手脱离,不再受推力作用;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只受重力作用.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石头对它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只是石头比鸡蛋硬,所以鸡蛋被碰破了,而石头完好无损。
14.【答案】C
【解析】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因此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 ℃,该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 m/s,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D、某中学生身高约170 cm=1.7 m,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故选B.
16.【答案】物体;物质
【解析】弹性和塑性都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
17.【答案】塑性;弹性;①②③.
【解析】包饺子、捏面人是利用了面的塑性;拉弓射箭利用了弓的弹性;
①被压缩的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是会产生弹力;
②拉开的橡皮筋,在恢复原状是会产生弹力;
③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是会产生弹力;
④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
能产生弹力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塑性;弹性;①②③.
18.【答案】相互;方向
【解析】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对墙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小东产生反作用力,所以他自己后退;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9.【答案】③,①,④,②;
①分度值;
②轴线,垂直;
③量程;
④零点.
【解析】按照分析中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求和顺序进行操作.
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所测的力不能超过量程;还要观察测力计的分度值;
然后,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需要校正零点;
测量时,拉力方向要和测力计的轴线一致,不要让弹簧碰到外壳;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故答案是:③,①,④,②;
①分度值;
②轴线,垂直;
③量程;
④零点.
20.【答案】(1)400;(2)2;(3)如图所示
;
(4)正比;(5)不能.
【解析】(1)通过分析表格中相关数据即可知,重力为1 N时质量为100 g,重力为2 N时质量为200 g,重力为3 N时质量为300 g,则重力为4 N时质量为400 g.
(2)根据弹簧测力计指针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可读出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3)通过描点(1 N,100 g)(2 N,200 g)(3 N,300 g)(4 N,400 g)(5 N,500 g)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为:
(4)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可知,质量是原来几倍,重力也是原来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5)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不能完成该实验.
故答案为:(1)400;(2)2;(3)如图所示;(4)正比;(5)不能.
21.【答案】弹簧测力计;0.2;0~5;3.4
【解析】图中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测量范围为0~5 N,从0~1 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 N;
测力计的指针在3 N以下第两个小格处,示数为:3 N+2×0.2 N=3.4 N.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0.2;0~5;3.4.
22.【答案】(1)0.72 m/s;(2)6 750 N
23.【答案】45 kg;441 N
24.【答案】可以
【解析】钢材的重:
G=mg=2.5×103kg×10 N/kg=2.5×104N,
因2.5×104N<2.94×104N,
所以,可以一次吊起这批钢材.
答:这架起重机可以直接吊起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