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
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D、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
2、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你能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
3、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4、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1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
5.一个原子转变为离子,发生的变化是 ( )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6.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
7.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该原子核外
有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易 电子,变成 。
8.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表示 种元素。
(3)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9、在O2、H2O2、CO2这些分子中,都含有 (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分子
10、H2O、H2O2、KMnO4、O2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气
11、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和氯 构成的。
12.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13.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原子序号为
(2)该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 离子,离子符号为 。
练习:
1、“食盐加碘”、“酱油加铁”、“牛奶加钙”这里的碘、铁、钙是指( )
A 原子 B元素 C 分子 D混合物
2、同化学符号填空
(1)钾原子
(2)2个钠离子
(3)3个氢原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根据下图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D、1个氧化汞分子由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 和碳元素 组成的。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5.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6、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7、下列粒子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请你用它们填空。
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 元素分类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课件24张PPT。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使福岛核电站爆炸引起核辐射,其中的污染物有碘-131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这是由于它们内部的结构不同造成的。新闻回放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单元教材知识联系物质元素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宏观组成微观结构(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D、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B典型例题解析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2、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快温度升高,分子(或原子)间隔增大2.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魔术节目,道具如下图所示,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你能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巩固与提高D巩固与提高原子原子核
(+)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决定元素的种类二、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1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B典型例题解析三、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Na5.一个原子转变为离子,发生的变化是 ( )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巩固与提高D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构图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属于原子的是 ,依据是 。
属于离子的是 ,依据是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因为: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因为: 。A、CB、D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DB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6.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c巩固与提高 学一学怎样做这种题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该原子核外
有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易 电子,变成 。7.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204金属阳离子失 8.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表示 种元素。
(2)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三C★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四、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⒈物质由 组成:
⒉物质由粒子( )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 构成的: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注意:“分子”对应“原子”,“物质”对应“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原子9、在O2、H2O2、CO2这些分子中,都含有 (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分子B10、H2O、H2O2、KMnO4、O2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气 C巩固与提高11.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和氯 构成的。原子分子离子离子巩固与提高元素周期表11.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D26.98金属失13阳Al3+1、“食盐加碘”、“酱油加铁”、“牛奶加钙”这里的碘、铁、钙是指( )
A 原子 B元素 C 分子 D混合物
2、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钾原子
(2)2个钠离子
(3)3个氢原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练习K2Na+3HNHgAl 3.根据下图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D、1个氧化汞分子由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 和碳元素 组成的。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原子原子巩固与提高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638963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