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宇宙和微观世界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信息、材料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B.“北斗”号导航系统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C.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
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会有能源危机
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D.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3.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月球绕地球运动,说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4.下列关于新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主要利用电流传递信息
B.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
C.“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
5.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科学家利用多层石墨烯制成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 )
A.透光性好 B.延展性好 C.硬度大 D.导热性好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
C.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7.核电站发电需要经过核反应堆、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作,最终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B.核反应堆的作用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经过核反应堆后的能量转化是:内能→机械能→电能
D.发电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耗损,因此上述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8.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D.太阳能的利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9.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通过手机微信可以参与抢红包,这一过程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利用核聚变能量发电的核电站
D.节能光源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卢琴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道尔顿对发现电子做出了重大贡献
D.开普勒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1.新冠病毒(covid-2019)具有极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飞沫
B.分子、飞沫、原子核、新冠病毒
C.分子、原子核、新冠病毒、飞沫
D.飞沫、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
二、填空题
12.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核潜艇利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_____(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提供动力.核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3.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_(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______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______,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4.夏天到了,人们常用电热驱蚊器灭蚊,当把蚊香片放在通电的驱蚊器发热板上时,蚊香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蚊香片内能的,过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蚊香分子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
15.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右边微观世界尺度图中.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6.南澳岛属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岛上有许多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发电是将风能______(选填“转移”或“转化”)成电能的过程,风能安全清洁,是理想的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之一。除了风力发电,我国还大力发展核电站,截止2020年,中国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规模位列世界第二,其核反应堆利用了原子核的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核能;
17.2019年1月16日,我国“氢弹之父”、两弹元勋、改革先锋于敏,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93岁.氢弹是利用氢核的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在瞬间释放的能量,核能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8.光年是______的单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______,根据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而去。
19.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__________;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_________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_____(名称)构成的。
三、实验题
21.小马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无色气体和红棕色气体装在两个相同的瓶子中,已知.
()实验装置应该按照__________放置.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放置后,抽取玻璃片,静置一段时间,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就说明发生了扩散.
22.小明同学在课外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出以下几种扩散现象.
现象1: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如图甲所示.
现象2: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可以看到清水和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如图乙所示.
现象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
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通过这些实验现象,你能总结出哪些结论 (写出两点)
23.用弹簧测力计、吸盘吸住的玻璃板、容器和水来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器材的组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4.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了什么?她又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
25.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但是任何一种能量的开发和利用都会对自然环境的平衡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核能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核能利用中的废料的处理、核泄漏的防止等,请同学们就自己的了解,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谈一谈自己对核能的认识.
26.农历十五这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我们看到月球的运动方向是什么?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在农历一个月里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___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
27.如图所示是核电站原理示意图,对目前已建成运转的核电站来说:
(1)核电站的核心是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铀/氢)为核燃料的,是利用原子核_________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2)在核电站里,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反应堆中消耗_________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_________能,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能.
(3)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它具有________性,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4)秦山核电站的功率为3×105kW,如果1g铀235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为8.2×1010J,并且假设所产生的能量都变成了电能,那么每年(按365天计算)要消耗铀235的质量为_______kg.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C
8.C
9.C
10.C
11.D
12. 核裂变 不可再生
13. 恒星 宇宙大爆炸 日心说
14. 热传递 扩散
15. 病毒 质子
16. 转化 可再生 裂变
17. 聚变 不可再生
18. 长度 大爆炸 远离
19. 无规则运动 斥力 硫酸铜溶液 快
20. 正电 夸克
21. 乙 中达到气体密度比中的气体密度大. 两个瓶子内的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2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都是运动的;气体分子运动得最剧烈,液体次之,固体最慢
23. 将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将玻璃板水平接触容器中的水,稍稍用力拉玻璃板 测力计示数变大 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4.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降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糖放入水中变没有了,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糖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5.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但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26. 东升西落 这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自西向东运动 29.5天转一圈 这是月球公转的表象.
27. 核反应堆 铀 裂变 核 内 电 放射 115kg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十四章宇宙和微观世界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光是一种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2.关于原子、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C.原子弹和氢弹都利用了核聚变释放能量
D.目前核电厂的核能是通过核裂变释放的
3.关于信息传递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通讯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C.核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发电
4.下列关于新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主要利用电流传递信息
B.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
C.“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
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金秋八月,校园里桂花飘香 B.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D.黑烟从化工厂的烟囱里冒出
6.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D.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产生电荷
7.下列对物质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C.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D.白炽灯的灯丝都是用超导体制成的
8.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科学家利用多层石墨烯制成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 )
A.透光性好 B.延展性好 C.硬度大 D.导热性好
9.对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中的恒星是静止不动的
C.带负电的橡胶棒吸引轻质小球,小球一定带正电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
10.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C.电子、原子核、原子时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不带电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胶水可以把两张纸黏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二、填空题
12.在微小的粒子中,质子带______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因此整个原子不带电。
13.用绳子将量筒吊起时,绳子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绳子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14.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如图所示,图 ________(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 ________电的 ________组成的.
15.宇宙是一个有____________的天体结构.多数宇宙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 亿年的一次_____.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 核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
16.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2012年,“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内能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7.______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18.获取核能有两条途径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目前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发电是图中________(填“甲图”或“乙图”)所示途径。
19.在地球、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N95 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 μm 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具有______的作用。
20.常规潜艇以四冲程柴油内燃机为动力,工作时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如图是_____冲程;核潜艇利用核反应堆发生核裂变提供动力,核能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潜艇在海中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将两个铅块底面磨平并刮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这一现象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_的证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作为它的证据 (至少写两种)
(2)你对“底面磨平并刮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有什么认识_________
22.为了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同样多的水,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结果发现热水比冷水先变红,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1)的结论,你能列举一个这样的生活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完成以下实验:
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到原来的音量;
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
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
(2)请你根据以上结论,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不如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 ___
(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作出一种有用的发明或猜想吗? _______
四、简答题
24.如图所示是核电站原理的示意图,结合这张图,简要叙述核电站是如何工作的.
25.农历十五这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我们看到月球的运动方向是什么?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在农历一个月里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___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
26.①是不是只有有磁性的物体会吸引其它物体?_______②两个很小的物体会相互吸引吗?_____
27.()如图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
()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A
6.B
7.D
8.D
9.D
10.C
11.C
12.正 正 负
13.引力 大气压
14.B 负 电子
15.层次 大爆炸 原子 电子
16.剧烈 减小 热传递
17.电子 质子 中子
18.甲图
19.宇宙 负 吸引轻小物体
20.压缩 不可再生 变大
21. 分子间存在引力;胶水可以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两滴小水滴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大水滴 使两块铅的分子靠得很近
22.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热水蒸发比冷水蒸发快(或炒菜时加盐,菜很快变咸,而腌咸菜时,菜需要很久才会变咸)
23.金属现代房屋的墙体内一般都有钢筋,这些钢筋形成网状金属壳,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物对电磁波也有遮挡。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屏蔽电磁波的干扰或减弱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
24.核反应堆产生的大量的核能使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此过程把核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带动汽轮机工作,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了核能向电能的转化.
25.东升西落 这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自西向东运动 29.5天转一圈 这是月球公转的表象.
26. 不是,任何二个物体间都具有万有引力; 会相互吸引。
27.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扩散 . 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十四章宇宙和微观世界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九年级复习的过程中,小聪同学对物理知识点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表示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地球上的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B.图乙中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我们可以看到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中小球c带正电,则b球一定带正电,a球一定带负电
D.图丁中电暖器,若用超导体替代电热丝可以提高该电暖气的效率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
C.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3.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月球绕地球运动,说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录音磁带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的
5.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D.太阳能的利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应串联在火线上
C.高压电线可以用超导材料制作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所以要节约能源
7.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链式反应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也是二次能源
C.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空间 D.原子核是由电子组成的
8.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分子;质子;电子;原子 B.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2019年7月在海南举办,聚焦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联动以及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C.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D.汽油可以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的工作能源
10.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质子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灰尘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根据科学观测,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12.下列关于物质、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中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B.太阳能和柴草都是可再生能源
C.同步卫星是利用光纤通信
D.电压表指针转动与发电机转动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
13.核动力潜艇利用了原子核的______,它在海水50m深处沿水平方向潜行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关闭发动机后,潜艇仍能在海水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潜艇具有______。(ρ海水=1.03×103kg/m3)
14.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2012年,“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内能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他们会相互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结合成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被无限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
16.宇宙是一个有____________的天体结构.多数宇宙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 亿年的一次_____.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 核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
17.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周围有______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 (选填“甲”或“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8.“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索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_____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______F2(填大小关系).
19.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有6×1017kW h.
(1)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时,释放的主要是哪种能量?答:________
(2)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_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_
(3)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约为 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一个组合的电池板,它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组合而成的,你知道它们是如何连接的? ________
20.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成为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1)核能属于______次能源。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中铀核______(填“裂变”或“聚变”)时产生的内能,通过______(填“汽轮机”或“内燃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
(2)用水做冷却剂给核反应堆的堆芯降温,其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______。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C),则1 kg水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 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概率与核反应堆的堆数以及运行时间有关,若“华龙一号”核反应堆106堆·年发生一次堆芯熔毁事故,则2座核反应堆同时运行50年发生堆芯熔毁事故的概率为______填(“百”“千”或“万”)分之一。
三、实验题
21.老师在量筒里装入一半清水和一半硫酸铜的水溶液,如图所示,刚开始两者之间有清晰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模糊,30天后,混合均匀。这种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注意到老师在做这个实验时,是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而不是在水的表面直接滴入硫酸铜溶液。请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提示)
22.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物理课本上用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 该实验将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_____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天文学家哈勃发现 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_____________我们而去.(选填“靠近”或“远离”)
23.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人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
四、简答题
24.如图所示是核电站原理的示意图,结合这张图,简要叙述核电站是如何工作的.
25.如图所示,很多车主都喜欢在汽车内放置车载香水,使整辆车内都能闻到香气,且当车内温度越高,香气会越浓。同时香水瓶也会带来诸多的安全隐患,当汽车急刹车或急转弯时,香水瓶极易飞出,对人或车造成伤害。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以上两个现象的原因。
26.①是不是只有有磁性的物体会吸引其它物体?_______②两个很小的物体会相互吸引吗?_____
27.阅读短文: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越来越高度的重视,许多国家都大力开发核能发电.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担忧.核电站的大体组成如图所示,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汽,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化.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
(1)目前人类利用核能发电是利用核的________ (选填“聚变”或“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化而成.
(2)从能量转化与转移来看,原子反应堆、热交换器、蒸汽轮中,只有在________ 中未发生过能量形式转化,发电机将__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
(3)发电机发电时是让线圈在________ 中转动而产生电流的,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 现象.
(4)核电站与传统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相比,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优势,请写出一条: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C
6.A
7.A
8.B
9.C
10.B
11.D
12.B
13.裂变 5.15×105 惯性
14.剧烈 减小 热传递
15.吸引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吸引力 排斥力
16.层次 大爆炸 原子 电子
17.原子核 电子 乙 得到
18.行星 碳 >
19.光能 热传递 做功 2.16×1024
20.一 裂变 汽轮机 大 4.2×103J 万
2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避免重力的影响,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22.小金属粒 类比法 远离
23.热水杯中水的颜色变化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控制变量法 不能
24.核反应堆产生的大量的核能使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此过程把核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带动汽轮机工作,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了核能向电能的转化.
25.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26. 不是,任何二个物体间都具有万有引力; 会相互吸引。
27.裂变热交换器机械磁场电磁感应核能的利用,可以节省化石能源,减少空气的污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