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短文三篇——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短文三篇——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9 18: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短文三篇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赋予(yǔ) 谛听(dì) 消磨(mó) 投奔(bēn)
B.窥视(kuī) 囊括(kuò) 褒贬(bǎo) 竣工(jùn)
C.推衍(yǎn) 短暂(zàn) 透辟(pì) 桎梏(gù)
D.讣告(pǔ) 耕种(gēng) 释义(shì) 频繁(pín)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寒喧 毗邻 毫不惋惜 畅所欲言
B.脆弱 通达 稍纵即逝 枯躁无味
C.仿佛 寄托 丰盈饱满 招惹是非
D.平衡 糊涂 虚度光阴 垂幕之年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5.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来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嗜斗贪得。何谓色 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斗”指争斗战斗。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眼,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的“君子三”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进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 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构来性道德。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何戒“斗” 第一,弘扬“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第二,“正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住,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第三,提倡君子之争。在竞争、竞岗、竟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何或“得” 第一,不受不之货财。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宫员贪自主性的提高。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已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得到自己利益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为百姓服务而为官,唯其如此才能心安。
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官员唯有涵养自己的拘束性道德,提高面对色,斗、得的道德特守能力,方能获得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的幸福。尤其是在今天,官员内心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正因此,“君子三戒”及与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文化源。
(节选自《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主张戒色,戒斗,戒得,也从人生的阶段不同和血气特点不同揭示三戒思想的依据。
B.孔子所谈的三戒思想既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意义重大,又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以及对当代中国官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C.“君子三戒”针对人性的通常弱点而论,其中人性好色的一层重要意思指人们对女性美色的喜好,即人们厚于女性美色。
D.“得”主要指贪得,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显出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B.人们要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要对好色嗜斗、贪得有所戒惧,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
C.“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如修身齐家、矩之道正名,君子之争以义为义等。
D.借鉴君子之争戒官员之斗,是指在职场竞争中,尊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提升,既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又关注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B.“正名”之法有利于戒官员之斗,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
C.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来戒“得”,意在否定唯利是图,而培养“以义为利”之风,进而崇尚“以义为义”的最高境界。
D.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惠违,官员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篇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地方特有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此诗在写作与立意上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什么异同点
(3)品味下列加粗词语的妙处。
①我用残损的手掌
②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③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____________和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应用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大相径庭。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虽然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没有____________,不停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论语》中的很多论述,无不____________地体现出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由于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都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推向社会,推向大众。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____________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生命力 披沙拣金 昭然若揭 培植
B.创造力 抽丝剥茧 彰明较著 培育
C.生命力 抽丝剥茧 彰明较著 培育
D.创造力 披沙拣金 昭然若揭 培植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
B.这种比起讲究“用”,更看重“学",比起讲究“行”,更看重“知”的理念
C.这种不仅讲究“学”,也看重“用”,不仅讲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
D.这种比起讲究“学”,也看重“用”,比起讲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仅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B.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都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C.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D.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如果用功读书,时间就留在你优异的成绩里;如果积极锻炼,时间就留在你健康的体魄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作为一项国家倡议,已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关于“一带一路”的对联(每副对联上联的开头已经给定)。要求:语意连贯,符合对联的基本特点, 所给短语全部使用但不得重复使用。
互信互惠 百国百族 共荣共赢 中欧班列 万里海疆 东往西来 经贸巨轮 引领潮流 创新局面 风驰电掣
第一副:—带一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副: 千年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中“奔”应读bèn;B项中“褒”应读bāo;D 项中“讣”应读fù。
2.答案:C
解析:A项中“喧”应为“暄”;B项中“躁”应为“燥”; D项中“幕”应为“暮”。
3.答案:B
解析:“精细”指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指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写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壮阔的场景。
4.答案:D
解析:A.“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可以删掉“看能否”
B.“荷兰”和“流入”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
C.句式杂糅,“使企业在一夕间遭受大灾难”和“给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采用其一即可。
5.答案:C
解析:漫画寓意的挖掘要依据漫画所呈现出的特征,漫画中的人物手中已有四条鱼,可是心里想的却是再有一条鱼该多好啊,外与内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判断C项正确。
6.答案:(1).D
(2)A
(3)D
解析:(1).“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表述不当,原文第2段最后两句说的是“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根据原文第3段第2句可知,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是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来的,而非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本身所显出的。
(3)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选项将原文的“往往事与愿违”表述为“都是事与愿违”;将“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表述为“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不符合文意。
7.答案:(1).长白山的冰雪,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篇枝花,南海的渔船,还有故乡的柳枝等。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以及为祖国的灾难而痛心并坚信其会有美好未来的感情。
(2)相同点:写作上都通过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点:这首诗立意更明快些;《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更苍凉悲哀。
(3).①“残损”暗示“我”经历了很多磨难,也暗示了我们祖国版图被侵占变得不完整。
②“滑”写出了黄河水的温柔有情,突出了诗人对黄河的爱
③“贴”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欲以全部力量报效国家的决心。
解析:
8.答案:(1)C; (2)A; (3)D
解析:(1)①生命力: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创造力: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能力。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生命力”。②抽丝剥茧:比喻层层剖析。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抽丝剥茧"。③彰明较著:非常明显,容易看清。昭然若揭:真相大白。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彰明较著"。④培植: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培育: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培育”。
(2)根据下文“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可知,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用”与“行”比“学”与“知”更为重要, 据此排除B、C、D三项。故选A。
(3)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使”导致主语缺失,故应删掉“使”,据此排除A、C两项;二是语序不当,结合后文中的关联词“而是”可知,“不都是”应改为“都不是",据此排除B项。故选D。
9.答案:如果为人热诚,时间就留在你极佳的人缘里;
如果辛勤耕耘,时间就留在你丰硕的收获里;
如果善于思考,时间就留在你睿智的思想里
解析:本题考查续写式仿写。分析题中的示例可知,示例采用了“如果……,时间就留在……里”的句式,表达对美好行为的赞扬。仿写的句子要依据这一句式,内容上应与示例格调一致,境界要高,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10.答案:(示例)第一副:(一带一路)引领潮流互信互惠 百国百族创新局面共荣共赢
第二副:(千年丝路)中欧班列风驰电掣 万里海璐经贸巨轮东往西来
解析:首先,根据所给短语以及对联的基本特点,可确定“一带一路” 对“百国百族”,“千年丝路”对“万里海疆”,“引领潮流”对“创新局 面”,“互信互惠”对“共荣共赢”,“中欧班列”对“经贸巨轮”,“风驰电掣”对“东往西来”。然后,分析各短语的内容,发现“中欧班列” “风驰电掣”与“千年丝路”联系更密切,可组成第二副对联的上联; “万里海璐”“经贸巨轮”“东往西来”三者联系更密切,可组成第二副对联的下联;其余短语应置于第一副对联。最后,根据短语间的联系以及对联仄的基本特点进行组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