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2章 磁现象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2章 磁现象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9 20: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2章 磁现象 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
1. 如图是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图。下列关于两个磁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左边是 极,右边是 极 B. 左边是 极,右边是 极
C. 左边是 极,右边是 极 D. 左边是 极,右边是 极
2. 关于如图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端为磁铁的 极
B. 处的磁场比 处的磁场弱
C. 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
D. 如果将此磁体在教室中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
B. 可以通过铁屑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通过小磁针来感知它的存在
D. 小磁针的 极在某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4. 线圈 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 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A. 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
B. 相反,是由于流过 的电流方向相反了
C. 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 的电流方向都改变了
D. 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 的电流方向都没改变
5. 如图所示中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导体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
C. D.
6. 矩形铜线框在某磁场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 、 和 段都受到该磁场的作用力,下列哪两段受到该磁场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A. 段与 段 B. 段与 段 C. 段与 段 D. 段与 段
7. 小红对如图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进行比较后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乙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
B. 甲实验是用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装置,乙实验是用来探究磁能否生电的实验装置
C. 实验时,甲中导体 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乙中导体 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D. 甲实验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乙实验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8.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铜棒向右运动,为使开关闭合后铜棒向左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换用更细的铜棒
B. 将磁体的 、 极对调
C.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D. 将电源正、负极和磁体 、 极同时对调
9. 如图所示,两根绝缘细线悬挂着的导体 ,放在 形磁铁中央, 两端连接着导线。在虚线框中接入某种实验器材可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接入电流表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B. 接入电源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电动机原理相同
C. 接入电源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D. 接入电流表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10. 如图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放一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到电路连通后小磁针有偏转,且电流方向相反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B. 甲和丙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与磁之间有联系
D. 这个实验最早是安培做的
二、双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1. 在桌面上放一枚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不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是北方 B. 这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磁北极
C. 小磁针红色一极指向北 D. 这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是南方
12. 下列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D.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
13. 如图所示,有关电与磁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
电动机的原理图
C.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
D.
动圈式扬声器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14.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可能改变感应电流方向的做法有
A. 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 B. 加快导体的运动速度
C. 改变磁场的方向 D.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5.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磁场的强弱是由磁感线的疏密决定的
C.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D.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四、填空题(共1小题;共4分)
16.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螺旋管的 极出来,回到螺旋管的 极,经过螺旋管内部空间形成闭合曲线。
五、实验题(共4小题;共30分)
17. 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 减弱直至消失,无法 (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减弱,应注意什么 答: 。
18. 小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悬挂金属棒静置于 形磁铁的磁场中,此时两极正对区域磁感线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 (选填:“上”或“下”)。
(2)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用来检测 的。若闭合开关后并未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经检查器材均完好,各器材间连接无误,那么接下来你认为最应该关注的器材是 。
(3)小明认为是原来磁铁的磁性太弱所致,他提出更换磁性更强的磁铁,就在他移动原磁铁时,你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了晃动,你认为接下来最应该做什么来找到让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原因 。(仅写出最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
(4)就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小明就说:“我们找到产生感应电流的秘密了!”此时你对小明的“成果发布”作何评价 。
19. 如图所示,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
(1)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线周围是否存在 ;
(2)接通电路前,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地理 极(选填“南”、或“北”)附近。
(3)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表明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 的方向有关。
20. 如图所示,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夹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磁场力的作用,面向纸面外偏转。
(1)如果两个磁极对调后,电子束将 偏转。
(2)如磁极不变,而把电子束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
六、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21. 在图中标出右边磁体的磁极和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七、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6分)
22. 从“绿皮车”到“磁悬浮”
东城区明城墙遗址的南侧,有一幢建筑风格特异的红色铁皮屋顶的房子,它是 年建成的京奉铁路信号所原址,信号所旁边遗留着一段京奉铁路的铁轨,如图 所示。这座老建筑和这段老铁轨见证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 年 月我国第一列火车动车组开通,以内燃机为原动力的绿皮火车,正式陆续被更快速、更舒适、更环保的轨道交通方式所取代,使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目前,在我国高铁动车发展建设的同时,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和试运行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一般磁悬浮列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而设计的电磁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另一种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设计的电磁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板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 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置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 毫米的气隙,使感应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轨道面上运行。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超导材料和超低温技术的发展,修建磁悬浮铁路的成本会大大降低,磁悬浮列车需要的技术及性能要求逐渐成熟。到那时,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快速、舒适的“绿色交通工具”,将会飞驰在祖国的大地上。
(1)小东同学在某次游学活动中,乘坐 次高铁从北京西至武汉站。列车从北京西出发时刻为 时 分,当天 时 分抵达武汉站,若北京西至武汉站总旅程 ,则小东同学乘坐该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
(2)如图 甲、乙所示是两种实验型号的磁悬浮列车横截面结构图,其中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型号的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3)综合所学物理知识,你认为超导磁悬浮列车与普通列车相比有哪些优势,目前阶段你认为制约超导磁悬浮列车大规模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各提一条即可)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磁感线的分布及特点,难度较小。根据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 极出来,回到 极可知,左边是 极,右边是 极,故 C 符合题意。故选 C。
2. B
【解析】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 极出发,回到 极的,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是从 极出发,回到 极的,故左端为磁铁的 极,故A错误;磁感线越密集,该处磁场越强,越稀疏,该处磁场越弱,则 处的磁场比 处的磁场弱,故B正确;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 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故C错误;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如果将此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向北,故D错误。
3. C
【解析】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也不是铁屑组成,故A错误;
可以通过铁屑来判断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不能通过铁屑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故B错误;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这是典型的转换法,故C正确;
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故D错误。
4. B
【解析】由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故此时图甲中 的电流方向是由 到 ;在图乙中,由于磁场的方向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是由 到 ,故此时线圈受力的方向改变。
5. A
6. B
7. B
【解析】(1)甲实验有电源,闭合电路时,导体 有电流,受磁场的作用而运动,所以甲实验是研究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
(2)乙实验有电流表是显示电流中有无电流的,所以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因为导体运动起来产生电,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故ACD错误,B正确。
8. B
【解析】换用更细的铜棒,不能改变受力方向,A错误;将磁体的 、 极对调,磁场方向改变,则能电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铜棒向左运动,B正确;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只能改变电流的大小,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C错误;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同时将磁体对调,影响磁场方向的两个因素同时改变,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铜棒仍然向右运动,D错误。
9. A
10. D
【解析】图中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在直导线下方平行地放置着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说明了电与磁之间有联系,故A、C正确,D错误;甲、丙中,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
第二部分
11. A, C
12. A, D
【解析】发电机是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故电动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正确;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故B错误;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等因素有关,与电流的方向无关,故C错误;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故D正确。
13. B, C
【解析】A选项:两电磁铁串联,电磁铁电流相同,匝数不同,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故A错误;
B选项:此图为电动机的原理图,通电线圈在永磁体间受力运动,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故B正确;
C选项:此图为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故C正确;
D选项:动圈式扬声器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14. A, C
第三部分
15. A, C, D
第四部分
16. ;
【解析】螺线管通电后,通电螺线管周围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也有 极和 极;
磁感线是用来形象地表示磁场分布情况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来,从 极进去,构成闭合的曲线。
第五部分
17. (1) 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
【解析】如图甲所示,开始时磁体的右端吸引了一些小铁钉,加热所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说明磁性减弱。实验表明温度影响磁体的磁性,温度越高,磁性越弱。
(2) 磁性;吸引
【解析】如图乙所示,开始时因磁体吸引弹簧开关,电路断开,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磁性减弱,直至无法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3) 不让磁体靠近高温热源
【解析】由于磁体的磁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破弱,应避免磁体靠近高温热源。
18. (1) 下
【解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由磁体的 极出来,回到 极,故两极正对区域的磁感线箭头竖直向下;
(2) 电流;磁铁(金属棒、磁铁和金属棒)
【解析】灵敏电流计用来检测实验中是否产生电流;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确认器材完好,连接正确后,应该关注磁铁,考虑是否是磁性太弱,或关注金属棒,考虑粗细是否合适;
(3) 来回移动磁铁
【解析】因为移动原磁铁时,发现电流计指针晃动,故接下来应该来回移动磁铁,找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原因;
(4) 仅凭一个偶然得到的现象是需要反复验证的
【解析】仅凭一个偶然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多次实验进行反复验证。
19. (1) 磁场
【解析】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北
【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实验前小磁针的北极应指向地磁场的 极,也就是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3) 电流
【解析】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表明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0. (1) 向纸内;
【解析】本题要依据题中的信息,利用类比方法分析解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即形成电流,而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可理解为电流的方向相反。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故可用探究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方法进行分析。
(2) 向纸内
(3) 不发生
第六部分
21.
【解析】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 极指向 极,据图可知,此时一定是异名磁极,左端是 极,右端一定是 极,故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右的。
第七部分
22. (1)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从北京西至武汉站高铁运行的时间为 ,则小东同学乘坐该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
(2) 乙
【解析】由原文内容可知,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而设计的电磁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导轨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乙图符合原文的描述,所以选择乙。
(3) 与普通列车相比,超导磁悬浮列车更快速、更舒适、更环保。制约目前超导磁悬浮列车大规模发展的因素是超导材料成本高、超导低温技术还不够成熟等。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