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的构成(1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褚永青 审核: 胡晓丽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
2、了解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引力和斥力。
3、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学习重点:分子概念的建立;分子间存在空隙。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学习难点:分子微观概念的建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一、预习导学: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极其微小的粒子(简称微粒)。有些物质是有分子构成的,如:蔗糖是有蔗糖 构成的,水是有 分子构成的,酒精是有 构成的。有些物质不是有分子构成的,如:铁,食盐等。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
,是由于水和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中去了造成的。
3、能闻到远处香水的气味,此实验反映的是 的现象,除气体外, ,
也能扩散,并且 越高,它们扩散得 。
4、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 地做 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这种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也叫 。
5、铅柱粘合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 。
二、合作探究
(1)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 100ml(选“等于”、“小于”或“大于”)
说明:分子之间有 。
(2)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 时,物体就发生膨胀,这种间隔在遇冷时 ,物体就发生收缩;即: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也就是 的改变。补:一般物质三态之间,分子之间间隔大小为:固态 液态 气态
三、课堂练习:
1、科学家将表面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发现铅和金互相渗入对方约1毫米深。从这个现象可以得出固体分子在
,同时也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 。
2、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很容有易压缩,固体不容易压缩。
(2)非典时期消毒用的消毒液,是由多种固体和液体物质相混合而成的,在配制过程中发现配制前后总体积并不相等。
(3)将蔗糖放入开水中,过一会儿蔗糖就不见了。
(4)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萝卜需要很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烧菜易变咸是 。
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4、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 ( )
A、 分子变大了 B、 分子组成变了
C、 分子不运动了 D、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6、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7、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是由于 ( )
A、物质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物质分子的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C、物质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物质分子的间隙发生了改变
8、关于水分子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看不见的微粒一定是水分子 B、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数目大约只有23个
C、冰和水混合液中只含有一种水分子 D、这么小的水分子间就没有空隙了
9、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的是 ( )
A、水滴入到食物油中时的运动 B、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流动
C、蔗糖在水中溶解时的运动 D、脏水中细菌的活动
10、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 )
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11、油库附近严禁烟火是油地 (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C、汽油分子在不断地扩散 D、汽油分子非常小
12、如右下图所示,在试管中放入一张湿润的兰色石蕊试纸,再向试管口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会使蓝色石蕊变红色)可以观察到A、B处石蕊试纸变色的顺序是_________ (填“A → B ”或“B → A ”),由此可以证明分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3、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毫米水,向其中加入一块糖块(冰糖块或砂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如图甲),待糖块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或“低”)(如图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