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9 14:23:50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2022年1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测试
语文答案
1.B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都能智慧地处理好”曲解文意。]
2.D [文章引用恩格斯的话是为了阐明“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粗
暴掠夺自然”。]
3.A [B项“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水利’一词”错,原文是说“‘水利’一词,较早见于《吕氏春秋》”。C项“限
制人的行为”错。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遵循自然规律的运
行并不一定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4.A [“使我国进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错,原文说的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5.B [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2020年实施了大数据战略”错,原文是说“贵州已实施7年的‘大数据战略’”。
D项“已经成为”说法过于绝对。]
6.①重视大数据技术,营造繁荣发展的数字生态,吸引数字经济企业入驻。②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
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每点3分;若有其他答案,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7.C [“20上”“单纯”错。]
8.①情节上,平淡的叙述中陡生波澜,这样写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人物形象上,“女人”和“男人”的表现
前后反差巨大,更能凸显缉毒警察在特殊时期坚守岗位、智斗毒贩、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③主题上,这样的
安排传递出在灾难面前人民团结奋斗、勇敢坚强、乐观互助的豪情,既是对英雄的礼赞,也能鼓舞人心。(每
点2分;若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观点一)同意。“我”是见证人,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我”在事件中言行不多,性格特征不明显。在小说中,
“我”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作者借“我”的感触揭示主旨:礼赞公安干警坚守岗位、机智勇敢、舍身忘死的
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是一位好写文章的退休老师,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说话风趣,细心,有社
会责任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分析是否合理
酌情给分。观点2分,分析4分)
10.D [原文标点: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
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11.B [“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不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最隆重的拜礼应是“稽首”。]
12.C [“齐威王烹阿、封即墨,此举没有顺应民心”错,应是齐威王不把近臣的好恶当成自己的好恶。]
13.(1)饮食、住处、医药都为百姓筹划好,山林河泊的物资任凭百姓拿来用,保全、救活五十多万人。(得分点:
“区画”“听”“全活”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农事已定,我将亲自统帅军队,巡行边塞,整顿武器装备。(得分点:“穑事”“行”“饬”各1分,大意
2分)
参考译文
明宣宗宣德三年三月,工部侍郎李新从河南返京,进言说:“山西的百姓遇到荒年,流落到南阳各郡,不少于
十多万。官府派人抓捕驱逐,百姓死伤很多。”皇上晓谕夏原吉说:“百姓遇到荒年流徙逃亡,难道是出于自己的
意愿 过去富弼主政青州时,饮食、住处、医药都为百姓筹划好,山林河泊的物资任凭百姓拿来用,保全、救活五
十多万人。现在竟然驱赶百姓让他们流离失所,太不仁义了。”于是派遣官员到山西、河南赈济灾民,禁止抓捕
治罪。宣德四年春天正月,皇上到斋宫,召见大学士杨溥告诫说:“我常想创立基业艰难,保持前人创下的成就
和业绩不容易。如今有幸百姓略微安定,只是灾祸和变乱在意料不到的地方产生。近来大臣们喜欢进言阿谀
奉承的话,让人不愿听,爱卿应该尽力辅佐我。”杨溥叩头谢罪说:“我不敢忘记回报陛下。”皇上说:“直言规谏我
的过失,回报我就很多了。”杨溥又叩头谢罪说:“求直言不是难事,接受直言才是最难的。”皇上说:“对。”宣德五
年春天正月,吏部上奏选拔官员。皇上说:“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政事简明、民风淳朴,不能仿效。唐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第1页,共2页
太宗定内外官员七百三十名,距离古时不远,也可以作为效法的对象。”侍臣对答说:“然而君王内心一定要清
明,那么政事就可以简化,政事简化了,那么官员就可以减少,官员减少了,那么百姓就安定了。如果政务杂乱
繁多,小人就会侥幸而进升,那么吃闲饭的官员就多了。”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条谏言。九月,皇上临朝晓谕说:
“天下虽然安定了,但不可忘记战事防备。现在农事已定,我将亲自统帅军队,巡行边塞,整顿武器装备。于是,
皇上从居庸关出发,暂住宣府洗马林。晚上到达帐殿,杨士奇、杨荣随侍,皇上说:“君王治理天下的权力哪一个
最重 ”杨荣对答说:“任命有德行的人,讨伐有罪的人。”皇上说:“对,这两项是治理天下的最重要的手段。舜提
拔了十六个人才,诛灭了四个凶恶的家族,然后天下臣服,是因为舜把天下人的好恶当成自己的好恶。齐威王
烹杀阿地大夫,却封赏了即墨大夫,是因为他不把近臣的好恶当成自己的好恶。”两位臣子叩头表示赞同。谷应
泰评论说:明朝有仁宗、宣宗,就像是周朝有成王、康王,汉朝有文帝、景帝,差不多有夏商周时期的风气。当宣
宗在位时,效法先祖、重视农业,赈济灾荒、惩处贪吏。在治国方面依据儒家的理论,在军备方面天子带领军队
守在边疆。这些都是良好的政令。创立基业固然艰难,守住基业也不容易。仁宗、宣宗时的太平盛世,没有高
祖、成祖打下的基业是无法开创的;而高祖、成祖的政令,没有仁宗、宣宗是不能得到升华的。
14.C [“正面”错,应是从侧面写出了风雨之猛烈。]
15.①尾联的意思是世间事物的变化谁能预测 归时天已经放晴,斜照映红了十里归途。②诗人感叹人生中的
得失如自然界中的雨晴一样难测,又何需萦怀 ③表现出诗人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若自圆其
说、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
东指即天涯(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D [②处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外面]。
18.C [肃然起敬: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事迹后而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顶礼膜拜:形容
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此处是对工匠精神的肯定,应选“肃然起敬”。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
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煞费苦心:费尽心思。“苦心孤诣”除形容费尽心思外,还含独自达到的境地之
义,此处指编写词典达到的状态,属于学术、学问范畴,应选“苦心孤诣”。东挪西抄:从各处凑集文字。七拼
八凑:把零碎的东西凑合起来。此处并不强调词典编写的难度,根据“数据整合”可知,涉及编写的方法和态
度,应选“东挪西抄”。短平快:(企业、工程等)投资少、历时短、收效快的。马拉松:时间持续得很久的(多含
贬义)。此处强调编写词典不能依靠高科技就草草了事,应选“短平快”。故选C。]
19.B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很多市场上的电子词典”有歧义,应把“很多”移到“电子词典”前面;
二是成分残缺,应在“15遍校次”前加“经过”。综合分析四个选项,B项修改正确。]
20.(示例)①关于疫病防治的有效方剂 ②而是研究垃圾 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每空2分)
21.中医注重整体思维,扶正祛邪,成功救治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3分),所以在治疗疫病方面(1分)有显著优
势(1分)。
22.写作指导 漫画材料的基本内容是“挑水时,三个人(和尚)都有事做,都没闲着”,其寓意是批评这种做事
分工合作貌似有效,实则高成本、低效能的现象。漫画材料富有情趣和理趣,富有思辨性和开放性。题目旨
在引导青年学子辩证地思考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诸如这种表面有效实质低效的现象。
参考立意:①杜绝因人设事,坚持因事设岗;②杜绝人浮于事,分工要合理;③做事用好统筹法,方可提质
增效。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第2页,共2页33.92
28.75
24.88
17.39 21.02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山西和贵州的经
济就能得到大发展。
B.山 “西在道路货物运输行业打造的 物流+工业互联网 ” 发展新模式,可以使全领域信息资源集
成共事,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c. 贵阳市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600亿元,是因为在2020年实施了大
数据战略。
D.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的景区智慧旅游表明,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已经成为贵
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6.山西省与贵州省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又 毒
孙春平
今年春节,我去南方 一 个城市,原计划是与几位老友一同过 一 个旅游春节,万万没料到,因为
疫情,武汉市紧急封域,一夜间,满世界都紧张起来。 老友们决定,且留遗憾,抓紧订票,各回各家。
宾馆客服说,飞机就别想了,只有选乘火车。 我说,最好是下铺。我年纪大了,夜里好起夜,请多关
照。 客服很快答复,说总算订下 一 张软卧,但只有上铺。 我犹豫有顷,客服催促,请快拿主意,有客
人在等候这个铺位。 只能先上铺了,上车再说吧。
时间还从容,我推开软卧包厢门的时候,只有20上铺位有个年轻人仰靠在行李上看手机,他
已戴上口罩。 我去找列车员提出调换铺位的请求,列车员说,等“ 19下”和“ 20下 ” 上车,你们私下
商量吧。 但那两名旅客却迟迟没有上车,那 一 刻,我已心存侥幸,要是有人漏乘,我倒省事了。 但
站台上预备开车铃声响起的时候,眼见 一 辆教护车急匆匆地停在软卧车厢门口,列车长和乘警帮
助将一副担架抬上车,一 直送到20下的铺位。 担架后面跟着的是 一 个40岁出头的妇女,略显发福
了,脸上满是汗水,看样子像乡下人。 细看病人,男性,60来岁,谢顶的头上包着白绷带,裸露的左
小腿上敷着药,上面还挂着医用胶管。 女人安顿好病人,说我先垫补垫补,饿惨了,我吃完再喂你。
病人哼了 一声,眼睛却一 直昧着,看不出表情。
女人泡好方便面,坐在 “ 19下”吃起来,吃得那叫 一 个畅快,连汤水都喝得干干净净,看来真是
饿得不轻。 在我登铺的时候,她说,我应该喊您叔吧?要不您睡下边?我说,你得照顾病人。 我下
铺的时候,腿脚笨,别碰了你和病人就好。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20上 ” 仍在摆弄手机,现在的年轻
人呀,手机就是魂儿,都这样。
满心想着不起夜,可过了半夜,还是去了两趟卫生间。 我回来时,见女人已坐在过道边的座位
上,临窗远望。 大地已是 一 片雪白。
我问,病人是什么病?
女人叹息,脑梗,人 一 下就废了。
我又问,你是他什么人?
大叔看呢?
应该有点儿亲戚吧?
不沾点儿亲,这钱谁愿意挣?
他没儿女吗?
老太太先走了。儿子打架,伤了人,坐牢了。当爹的 一 股 火,就这样了。医院开了药,回家养着吧。
上车时怎么来得那么晚?
不是闹疫情吗,又赶上过年,病人急着出院的多。手续好不容易办利索,奔车站的路上又堵车。
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我又问,病人吃晚饭了吗?
女人说,怕他屎尿,就将就吧。
包厢里有了动静。 “ 20上”翻了个身,被子险些掉下来。女人起身,把被子往上报了掖,对我
说,不说了,别惊醒别人。
黎明时分,列车员来换铺牌,并提醒做好下丰准备。原来病人在前方站下车,那个 “ 20上”也
下。列车已减速,列车长和乘警又赶过来,准备帮助抬病人。女人对“ 20上 ”说,大兄弟,拜托帮把
手,我手上带的东西多。
“ 20上 ”没拒绝,他将双肩包背在肩头,左手便抓牢了担架的把手。见他抓前右,我便抓后左。
乘警说,老先生,后面我 个人就行。我说,多只蛤瑛二两力,我总比蛤蟆沉。几个人都笑,“一 20上 ”
也跟着笑。
列车进站,站台上很安静。担架放到光滑洁净的站台上时,有个中年汉子悄然靠前,从“ 20上”
肩头接过背包,似乎还说了句什么,然后转身离去。
但就在那一刻,让我万没料到的一 幕陡然出现。一 直卧在担架上不动的病人突然如豹子般腾
身而起,一 下就将接包人扑倒在地。“ 20上”见状,提腿欲跑,却被 一 直跟在他身后的女人抓住臂
膀,一 个漂亮的背掉,眨眼间就被重重地摔在站台上。说话间,只见人群中闪出几名便衣,瞬即将
那两人扭走了。
一 切似梦,猝然反转,让人目瞪口呆。如豹子般的病人站在我面前,用力地跟我握手,说夏老
师,一 路委屈您了,希望后会有期。我怔了,原来他不光身健如豹,还知道我的姓氏和退休前的职
务,看来,一 切,都不简单啊!
会擒拿的女人也跟我告别,笑着说,我知道夏老师好写文章,如果写到今天,还是假语村言吧。
我们缉毒民警的任务复杂,而且风险极大,还请多支持。
我知道,这不是玩笑。缉毒工作讲求隐秘,力求人赃俱获,且要顺蔓掘根,我把此篇小文中的
具体时间、地点和车次尽皆隐去,也算是对缉毒的一点儿配合吧。
我说,真没想到,大过年的,又全国战 “ 疫”,缉毒的工作还这样紧张。
女民警说,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能让毒贩趁机作恶。
开车的预备铃声响了。女民警跟我说的最后 一 句话是,19下的铺位是您的了,内勤同志已跟
铁路部门打过招呼。祝夏老师吉顺安康。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小说 “ “中 疫情” 封城 ”“ 戴上口罩 ”等词语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提供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 “ “
B.小说通过 女人”“会擒拿的女人 ” 女民警”等称谓的变化,反映出 我 ”思想认识转变的过程,
同时也使女民警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
c. 20上 ”没有拒绝帮助, “ 也跟着笑 ”,一 方面表现出 20上 ” 虽为毒贩,但也有单纯、善良的 一
面,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警察的机智。
D.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以口语为主,简洁明快,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对话既契合人物的身
份,也暗合人物的处境。
8.小 ,“说的后半部分 万没料到的一幕陡然出现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认为,小说中的 我 ”没有明显的性格特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6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题。
甫杨迅末凡事霄[边]
陆 游
叹息谁如造物雄,故将意气压衰翁。
千群铁马云屯野,百尺金蛇电掣空。
身美渔装鸣急雨,心怜鸦阵国狂风。
世间变态谁能测,归路斜阳十里红。
【注1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二年0185)春,此时陆游六十一岁,闲居山阴。南杨,山阴地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首联赋予自然以人的情绪,老天故意发威,在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雄壮气势。
B.领联运用比喻手法摹写乌云密布、闪电劈空的场面,形象地写出了山雨欲来的声势。
“ ”“ ”
c. 颈联中的 身羡 心怜 写诗人面对急雨狂风的感受,正面写出了风雨之猛烈。
D.本诗即事抒怀,不仅起承自然、转合有序,亦将哲思巧妙地融于景与事之中。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 两句传达了希望与
神仙相交、同明月永存的美好愿望。
(2)《离骚》中, “美人 ”

意象引人注目,屈原用此意象表明自己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
(3)《己亥杂诗》中, “ , ”两句表达了龚自
珍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一)语言文字运用I C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词典编写是一项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工程。复旦版《中华汉英大词典(上)①》主编、复旦大学教
授陆谷孙说: “ 编词典要有 ‘ 铁屁股 ’ 精神。” 第11版《新华字典》责任编辑宿娟说 “ 编辑一般的书稿
都是三审三枝,而《新华字典》承众人之手,先后达到15遍校次。” ②这样的工匠精神真是令人
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形式上也许不同,但实质都一样。没有过人的学识,没有一股子笃定信
念、潜心编撰的“ 铁屁股精神” ③,没有一种“ 战战兢兢、④如履薄冰 ” 的职止使命感,没有一种 “ 宁叫
青丝成白友 ” 的物我两忘、 ,断然编不出一部好词典。就编校制度而论,纵观当前很多市
场上的电子词典且不说像《新华字典》那样15遍校次,就是连最基本的“ 三审三枝”都不健全。有
的甚至只是 、数据整合而已。词典编写当然应该与时俱进,适当借助科技手段,但绝不能
以为靠机器人倒腾几下就能搞出一部词典来,更不能把编写电子词典当成一门 的生意。
17.文中标序号处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 一 项是(3分)
A.肃然起敬 煞费苦心 东挪西抄 马拉松
B.顶礼膜拜 苦心孤诣 七拼八凑 马拉松
c. 肃然起敬 苦心孤诣 东挪西抄 短平快
D.顶礼膜拜 煞费苦心 七拼八凑 短平快
高三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