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4.1 从地球变暖谈起一、新课导入活动一、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看一看,想一想:2005年10月2日第19号台风"龙王"登陆福建、台湾等省,据统计,这次台风造成福建省65人死亡36人失踪,全省直接经济损失32.78亿元。看一看,想一想:怒江大雪成灾 2005年3月2日至12日云南省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雪灾,共造成36人死亡,受灾人口多达864万,被困19万多人;倒塌房屋21229间,全省因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4亿元人民币
思考:什么是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二、新课教学活动二、凭感觉判断“冷”和“热”: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讨论:要测出水的具体温度值,需要怎样做?
结论1、由于感觉不可靠,要想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就必须借助测量仪器——温度计。
2、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受热膨胀,液面上升。
遇冷收缩,液面下降。 活动三:观察温度计每个小组发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回答课本85页提出的问题?温度计的结构:单位 读作:摄氏度活动四、摄氏温标是怎样规定的?自主阅读课本85-86页,了解摄氏温标的规定方法:
1、摄氏温标是谁制定的?
2、摄氏温标中0℃和100℃是怎样规定的?
3、温度计是怎样制作的? a.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冰水混合物0℃ a.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100℃记作1℃-1 ℃101 ℃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即量程。
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即分度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
量程:-2 ℃ ~102℃
分度值:1 ℃量程:35 ℃ ——42℃
分度值:0.1 ℃试一试温度计的读数、记录记作12℃读作12摄氏度记作-4 ℃负4摄氏度或零下4摄氏度记作38.2℃读作38.2摄氏度讨论:人体的正常体温_____
人体感到最舒适的室温_____
本地今年的最高气温_____,最低气温_____
今天的最高气温_______,最低气温_______
洗澡水的温度_______
自然界一些常见温度见课本86页“信息浏览”。
37℃20℃40℃-10℃?18℃5 ℃活动5、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阅读课本87页4个图片,归纳出使用方法错误正确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错误偏大偏小正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意: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学生活动:测量水的温度1、将适量的热水倒入烧杯中,先估测温度,然后再测量其温度;
2、和冷水混和,每个组的学生先将手指放入水中估测温度,然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到下表中。
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也可以利用物质的随温度变化的其他性质做成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3、摄氏温度以 为0oC,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4、如右图,量程是 ,分度值是_____,现在表示的温度是_______。冷热液体热胀冷缩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0 ℃ ~120 ℃2 ℃28 ℃100 ℃三、小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0 ℃ 和100 ℃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选择量程适合的温度计
(2)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 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四、作业1、课本第1题回家找出对应的温度计,了解其测量范围。
2、课本第2-4题在课本上完成。
3、同步作业4.1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