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一节 东北地区 教学设计
课题 7.1东北地区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三方面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等,并从自然条件入手介绍了讲述了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以及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能力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并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简单分析、评价;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名称并总结归纳该地区的地形特征。2.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地图,分析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生产条件及发展特点。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兴措施和调整方向。【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学会描述某个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方法描述阅读分析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国家和省区等特点,培养学会描述某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信息,学会认识区域产业结构和分析区域产业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初步认识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2.了解三江平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
重点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掌握东北地区的资源情况以及工业发展。
难点 1.三江平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及振兴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说一说,你对东北了解多少?学生发言,展示图片:(1)黑土地;(2)祖国最东端—乌苏里江日出;(3)北极村—漠河冬景。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有了深入地了解,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欣赏图片,进入情境。学生踊跃发言。 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自主学习。1.读图第33页图7.1,回答下列问题。(1)说一说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2)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的名称及走向、平原的名称及位置。(3)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哪些?为什么将其东北角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南端濒临渤海,相邻国家有俄罗斯、朝鲜,包含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2)在图中指出主要的山脉、河流和平原,归纳本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征。(3)图片展示三江平原的由来。2.活动探究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及教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说一说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点?学生看图思考,举手回答,并相互补充。师生总结:气候特点--寒冷东北平原地处北温带,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3.东北的气候的特点不仅仅是冷,还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展示 东北地区的湿地图片。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第一段,了解湿地组成和功能教师总结:东北地区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湿。东北寒冷的气候不仅影响东北人的生活,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所以,人们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增加经济收入。冬季旅游就是具有东北特色的一项活动。活动探究1. 你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开展哪些特色旅游项目?请设计一个旅游开发项目。2. 你认为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下列说法合理吗?师:介绍东北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和注意事项。二、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1.自主学习: 读第33页图7.1和图7.5,填写东北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地形区: 林地: 。草地: 。耕地: 。2.学生回答,师生总结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3.探究交流: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教师引导点拨: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小麦和水稻,玉米、大豆和甜菜的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不利影响: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4. 多媒体展示三江平原60年来的变迁,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平原?教师归纳: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多媒体展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介绍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成就。引入本环节。1、自主学习。读图7.15及教材40-41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东北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部门和主要工业城市。(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什么发展困境?如何解决的?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东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它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煤、铁、锰、石油等矿产资源,逐步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传统工业基地。几十年的生产建设奠定了东北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交流思考:搜集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请你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南部依托环渤海经济带进行发展,北部加强与俄罗斯的边贸往来。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四、归纳梳理 读图,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生举手回答,其余学生补充。阅读相关地图,和教材资料,小组合作,分析东北地区冷湿气候的成因。学生思考,小组交流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踊跃发言。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课上积极发言。认真读图,交流作答。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小组讨论、交流,积极发表见解。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冷湿特征的成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课上展示环节让学生讲得更精彩。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理清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 A 夏季短促温暖 B 夏季高温少雨 C 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D 冬季温暖潮湿2.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三面临海 B 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C 主要作物有大豆、甜菜、冬小麦 D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区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 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 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重要产区D.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4. 乙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符合的是(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的分界线C.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D. 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三江平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列题。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水资源不足 B. 森林资源不足 C. 粮食不足 D. 矿产资源不足6.“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草地改良 B. 封沙禁牧C. 坡耕地改梯田 D. 退耕还湿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1,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山脉。东北三省山河大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2、图3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北稻米品质高,口感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夏季高温多雨 C.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4)据图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C 6.D7(1)三江 长白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东北三省平原面积广大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C(4)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东北地区导学案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问题引入:说一说,你对东北了解多少?
学生发言,展示图片:
(1)黑土地;(2)祖国最东端—乌苏里江日出;(3)北极村—漠河冬景。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区域概况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读图第33页图7.1,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的名称及走向、平原的名称及位置。
(3)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哪些?为什么将其东北角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 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及教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点?
探究二 你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开展哪些特色旅游项目?请设计一个旅游开发项目。
探究三 你认为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下列说法合理吗?
知识点二: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读第33页图7.1和图7.5,填写东北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地形区:
林地: 。
草地: 。
耕地: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探究二 阅读教材39页案例“三江平原的变迁”。思考应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平原?
知识点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读图7.15及教材40-41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部门和主要工业城市。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什么发展困境?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搜集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请你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
三、课堂练习
1.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
A 夏季短促温暖 B 夏季高温少雨
C 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D 冬季温暖潮湿
2.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三面临海 B 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C 主要作物有大豆、甜菜、冬小麦 D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区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 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 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重要产区
D.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4. 乙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符合的是( )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的分界线
C.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D. 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三江平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列题。
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水资源不足 B. 森林资源不足
C. 粮食不足 D. 矿产资源不足
6.“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草地改良 B. 封沙禁牧C. 坡耕地改梯田 D. 退耕还湿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山脉。东北三省山河大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2、图3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稻米品质高,口感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夏季高温多雨
C.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4)据图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D
7(1)三江 长白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东北三省平原面积广大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C(4)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四、课堂总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自主检测(分层练习)
基础训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向我们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物产之丰富。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3.“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北极村”平均气温最低,对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少②离冬季风源地近影响大③地势高峻,平均气温低
④夏季风吹不到缺乏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造成①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位于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 B.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C.位于长白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D.位于迎风地带,降水多,气温低
读我国局部地区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的因素主要是
A.土壤 B.热量 C.降水 D.地形
7.图示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甜菜 B.亚麻 C.高粱 D.春小麦
8.图中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符合该农垦区的地理事物有( )
A.红土地油菜水田农业
B.沙漠长绒棉绿洲农业
C.黑土地大豆商品农业
D.冰川青稞河谷农业
10.①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湿地面积锐减
11.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东北地区北邻A_____(国家).南部濒临B_____海和黄海.东北三省包括_____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是指C_____(山脉)、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是指黑龙江、_____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
(3)东北三省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平原,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平原,由于其肥沃的黑色土壤,而被称为“_____”.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作物生长熟制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A 6.B 7.D 8.D 9.C 10.D
11.(1)俄罗斯 渤海 黑龙江省(2)大兴安岭 松花江(3)三江 黑土地 甜菜 一年一熟。(共44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粤教版 八年级下
第一节 东北地区
肥沃的黑土地
乌苏里江日出
北极村—漠河冬景
长白山天池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01
02
03
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并总结归纳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兴措施和调整方向。
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生产条件及发展特点。树立生态环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新知导入
重难点
01重点
02难点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掌握东北地区的资源情况以及工业发展。
1.三江平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及振兴策略。
新知讲解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01
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02
内 容 目 录
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03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01
新知讲解
位置范围
包括 、 和 三省;南部濒临 海;
邻国:东北为 , 东南部为 。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渤
俄罗斯
朝鲜
新知讲解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嫩江
鸭绿江
图们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新知讲解
为什么将其东北角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因此被称为三江平原。
图7.1东北地区地形
活动探究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东北平原地处北温带,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新知讲解
难忘的零下37℃
——摘自伍老师的日记
1997年3月6日,我随广东省日全食科学考察观测团一行飞往
哈尔滨。当时广州的气温为21℃。到达哈尔滨机场已是下午4时
多,气温为2℃。
3月7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开往我国铁路网上位置最北的
西林吉站。林海雪原,绵延不断。
3月8日:乘汽车从西林吉到漠河北极村参观。黑龙江封冻的
冰层可行驶卡车,民宅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好一个玉砌
银装的北国。
3月9日:6时,到观测场地做准备,天寒地冻,呵气成霜。
日全食开始时,冷风骤起,寒鸦归林。拍摄日全食时,一摸到
相机上的望远镜筒,手就被冻在上面了。温度计显示当时温度为-37℃。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
新知讲解
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分布,这些湿地可持续地为本地区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在蓄洪防涝、抗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活动探究
1.你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开展哪些特色旅游项目?请设计一个旅游开发项目。
东北地区的旅游特色项目很多,有:冬季冰雪游(观雾淞、看冰灯、溜冰、滑雪等);夏季避暑游(长白山、五大连池);出境游(俄罗斯、朝鲜、蒙古)。
活动探究
东北冬季旅游注意事项
(1)防寒:冬季到东北旅游,切记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及润肤油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2)防滑:在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这样不容易摔倒。
(3)防“傻眼”: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普通的自动照相机容易失灵,一定要注意照相机的防冻。如有条件最好带手动照相机。
(4)防刺眼: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
小知识
活动探究
2.你认为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下列说法合理吗?
东北夏季虽短但比较温暖,照样能种植水稻。由于土地肥沃、昼夜差大,东北出产的大米特别好吃
东北的积雪厚,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水分,粮食才能丰收嘛!
冬天寒冷,可以冻死害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长征是有利啊!
东北积雪厚,积雪时间长,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
√
√
√
新知讲解
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02
新知讲解
填写东北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地形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 、
、 ;
草地主要分布在 、
;
耕地主要分布在 、
、 。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三江平原
西部大兴安岭山地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新知讲解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沃野千里
玉米
春小麦
水稻
大豆
探究交流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平原广阔,人均耕地多,
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大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湿地广布,水源充足
纬度高,热量不足
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小麦和水稻,玉米、大豆和甜菜的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新知讲解
东北地区: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交流思考
从第37图7.6和图7.7的数据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图7.6 黑龙江省森林状况
图7.7 黑龙江省耕地状况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以机械化为主,机械化耕作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5%。
黑龙江省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4%。
从19世纪末到2001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少,但2001年后森林覆盖率有新回升。
黑龙江省约2/5的土地被森林覆盖。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在全国的比重较大,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45%。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信息四:
信息五:
新知讲解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批批劳动者来到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开荒种地,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开垦也造成了东北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新知讲解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
森林质量下降、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黑土退化
森林的消失加剧了水土流失,至今东北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97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9%。水土流失又导致了东北黑土层变薄、退化。黑土地正以每年0.7至1厘米的速度流失,照此下去再有50年,东北黑土层就要流失尽!而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则需要300年至500年时间!由于长期的资源粗放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还造成了东北黑土区目前普遍存在的土质退化问题。
新知讲解
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03
新知讲解
新中国工业摇篮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
新知讲解
东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它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煤、铁、锰、石油等矿产资源,逐步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传统工业基地。几十年的生产建设奠定了东北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
新知讲解
大庆油田的石油开采
鞍山冶金工业基地的扎钢车间
大连造船厂船坞
新知讲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南部依托环渤海经济带进行发展,
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北部加强与俄罗斯的边贸往来。
新知讲解
振兴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知讲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2)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3)南部依托环渤海经济带进行发展,
(5)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4)北部加强与俄罗斯的边贸往来。
搜集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请你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
(1)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农林产品调整东北的工业结构。
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1.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
A 夏季短促温暖 B 夏季高温少雨
C 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D 冬季温暖潮湿
2.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三面临海
B 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C 主要作物有大豆、甜菜、冬小麦
D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区
A
D
课堂练习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 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 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重要产区
D.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4. 乙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符合的是( )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的分界线
C.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D. 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
C
新知讲解
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水资源不足 B. 森林资源不足 C. 粮食不足 D. 矿产资源不足
6.“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
A. 草地改良 B. 封沙禁牧 C. 坡耕地改梯田 D. 退耕还湿
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三江平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列题。
D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山脉。东北三省山河大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2、图3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江
长白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平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课堂练习
(3)东北稻米品质高,口感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夏季高温多雨
C.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4)据图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