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9 16: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 地心是什么样的
1.3 地心是什么样的?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主要概念:地震、震级、烈度、地震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一、趣味话“地”
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想一想,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人类如何探知地球内部的奥秘呢?
我国民间俗称“天有十八层,地有十八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存在一个特殊的“生命世界”被称为地府。但我们都知道这是神话中虚构的。那真相是什么呢?
20世纪初,人们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对地球深处有了更深的了解。1910年10月8日,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这次地震所记录的数据时发现,地震波传播在地下33㎞处,并不是像水面波那样平稳,而是一个连续的跳跃。1914年,地震专家古登堡在探测远方地震所发出的地震波时,又有了新的的发现,在地下2900㎞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两次发现充分说明了这两处的物质密度与附近差异较大。因此,科学家以33㎞和2900㎞两处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层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随着科学家们的进一步探索,我们对地球内部有了更深的了解。
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23~24页《地震和地震波》,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3.比较两种地震波的区别?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地震时的感受
纵波 快 固、液、气皆可传播 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
横波 慢 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二、按图索“地”
1.读图3—1(教材图1—17),指出什么是震级和烈度?两者有什么联系?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同一地区或相同质量建筑,地震震级越高,烈度越大。
2.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震级、建筑质量、建筑抗震结构、建筑设计等。
3.据图3—1(教材图1—17),指出什么是震源?什么是震中?什么是震中距?
震源:地壳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震源的那一点;
震中距:从观测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4.读图3—2(教材图1—18),指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界面?
(1)地震波:A 横波 、B 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C 地壳 、E 地幔 、G 外核 、H 内核
(3)界面:D 莫霍界面 、F 古登堡界面 。
5.读图3—3(教材图1—19),阅读《地幔》指出什么是岩石圈?并指出岩石圈的范围。
概念: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
范围:约100千米厚
6.读图3—4(教材图1—21),阅读27~28页《地球的外部圈层》,指出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大气圈:包裹在地球外部,厚度月2000~3000千米厚。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小;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构成,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分别渗透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厚度约20千米。
三、问“地”探究
1.阅读25页《组成地壳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地球中含量最多的8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纳、钾、镁等
(2)比较硅镁层和硅铝层的特点有何不同?
硅镁层:密度较大,厚度较大,且是连续分布的;
硅铝层:密度较小,厚度较小,且不连续分布
2.阅读教材25~2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3.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地核的主要物质形态,并简述地核的特征。
外核:横波消失,处于高压和高温下的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固态
4.分析内、外圈层有何联系?
内、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
四、开疆拓“地”——地震中如何自救?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里时, 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五、一地了“然”——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