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热气球的前世今生
3.3 热气球的前世今生
——大气热力环流
【课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主要概念】风、热力环流、等压面、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城市热岛环流
一、趣味话“地”
热气球的前世今生
孔明灯(别称:天灯、许愿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其起初在古代多做传递讯息之用,现代则用于祈福许愿,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相传,孔明灯是由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当时,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能在空中漂浮的纸灯笼,附上求救信息,后成功脱险。后世就称之为孔明灯。
现代人以孔明灯为原型,制作出了热气球。
想一想,孔明灯和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是什么?
孔明灯和热气球下部的热源将上部空气加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
二、按图索“地”
读图10—2(教材图3—17),阅读《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热力环流?
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什么是等压面?
空中气压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3.按运动方向大气运动的类型包括哪些?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4.指出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上凸高压,下凹低压
5描述大气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近地面热低冷高,高空相反),水平面只要存在气压差,就会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促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构成热力环流。
读图10—3(教材图3—18),并阅读80页《山谷风》,结合热力环流原理,指出山与谷的气压分布。
三、问“地”探究
阅读81“活动1”,并读图10—4(教材图3—19),思考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白天和夜晚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完成环流,并说明原因。
(1)画图完成环流
(2)原因:白天,陆地升温快,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洋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海洋降温慢,洋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陆地降温快,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2.运用海陆风形成原理,分析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的原因。
白天,海岛地表受太阳辐射增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白天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白天的海风由四周吹向海岛,水汽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因此海南岛白天多雨。
夜间, 海岛降温快,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陆风则由海岛向四周辐散,陆风干燥且该地盛行下沉气流,因此,海南岛夜间多晴朗。
读图10—5(教材图3—20),阅读82页“活动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城市化导致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导致城市大气升温快;
(2)城市工业排放的废热和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
2.简述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城市市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生产生活中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3.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应怎样布局大气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特点,为防止二次污染,应把污染企业布局在热岛环流之外。
4.城市热岛环流的风向与山谷风和海陆风有什么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差异:山谷风和海陆风的风向都有昼夜变化,城市热岛环流风向无昼夜变化。
原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下垫面水平方向上的冷热不均,山地与谷地、海洋与陆地的热力状况都会随昼夜变化而变化,但城市与郊区的热力差异不会随昼夜变化而变化。
四、开疆拓“地”
“佛图夜雨”,曾经的巴渝十二景之一。据说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描述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佛图关地势高险,两侧环水,三面绝崖,明代建有夜雨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石笋的“夜雨石”,白天干燥,入夜后就湿润流水。
1.试分析佛图关为什么夜雨多?
因为佛图关崖顶与崖底之间产生山谷风,夜间吹山风。佛图关水汽充足,夜间崖底盛行上升气流,从而易形成夜雨。
2.结合“佛图夜雨”的形成,分析归纳降雨的条件有哪些?
第一,水汽充足;第二,降温凝结(夜间)
3.结合海陆风原理,分析湖陆风、江(河)陆风的风向?
白天吹湖(江)风,夜晚吹陆风。
五、一“地”了然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