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

文档属性

名称 找春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9 12: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等交流,走向生活
——《找春天》说课稿
益阳市人民路小学 崔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课堂,是我们生活的现场,是师生心灵交流的殿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找春天》这一课,就为我们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下面,我就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本堂课的教学活动。
一、明确教学意图,科学处理教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课的课题就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文章结合时节,既要在语境中会认、会写各9个字,又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作为重点,将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作为难点。
二、优化组合教学法,营造和谐课堂。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自主识字法
通过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自主完成识字任务。
2、情景教学法
采用优美语言,创设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3、朗读感悟法
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
三、情境互动,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课前,我带领学生拿着相机、录像机、MP3等媒体设备到大自然中去捕捉春天的气息,再利用收集回来的材料采用Photoshop将图片进行编辑,制作按钮;用Flash制作春天美丽的动画以及生字的书写笔顺;用Premiere制作春天、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视频;最后采用Authorware这个多媒体创作工具,运用丰富多彩、便捷有效的交互形式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且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体现个性阅读,生动教学课堂。
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学会读书,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天。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时课件出示美丽的春天动画图片,引起学生注意。课文中有几个孩子,冲出家门,奔向田野,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找春天吧!这时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个个跃跃欲试,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顺利地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
(二)初读课文,认写生字。
在此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通过大屏幕演示一个个生字,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生字。孩子们如果读对了小蜜蜂身上的词语,小蜜蜂就会快乐地开始采蜜。这样加强了演示的直观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至于写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溪、野、掩、摇”的笔顺、拼音、部首、笔画、结构、组词、字义等,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重点。
(三)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我首先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谈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并让学生抓住“冲出”“奔向”等关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急切、向往、喜悦的心情。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又体会到什么?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出示填空练习题,看看孩子们找的春天找对了吗?然后出示相关段落,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观看“小草”视频,并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5、6、7自然段,学生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表演读、合作读。通过个性阅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多姿多彩。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视频,在悠扬的乐曲中,出现找到春天的美景,并配乐朗诵。春天悄悄来到了,小朋友们留心观察,发现了春天的踪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其实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通过欢快优美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跟着唱,跟着跳,尽情展示自己快乐的心情,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热烈。在这种心情下,再让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全文,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在学完课文后,我请孩子们一起交流收集到的春天的资料,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画下来。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课内课外的春天场景达到了有机的整合,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升华。
五、回味找春课堂,体验教学所得。
教学《找春天》,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今后,我将永保童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真实的、本色的生活课堂,让他们打开心灵之窗,实现与生活的对话。
真心地期待着各位专家与同仁的指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