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练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鞭炮 搅和 通霄 万不得已
B.书藉 聊天 远眺 不可思议
C.明媚 惊惶 幼稚 司空见惯
D.玻璃 倒霉 唯恐 涛涛不绝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是( )
A.倭(wō)刀 器械(jiè) 妖娆(ráo) 凹(ào)陷
B.敛(liǎn)财 尴尬(gà) 镌(juān)刻 提携(xié)
C.搪塞(sài) 踉(niàng)跄 悍(hàn)马 弩(nú)箭
D.噩(è)梦 焚(fén)毁 憧(chōng)憬 氛围(fēn)
3.下列句子带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过春节了,人人都会穿上新鞋新衣,好在新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网课学习中,如果没有自律的勇气,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C.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念念叨叨下去。
D.2020年春节期间,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在告诫所有人尽量不要去武汉时,自己却奋勇当先来到武汉,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4.《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A.鲁迅
B.巴金
C.朱自清
D.老舍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5.张灯结彩( )
A.分开,展开。 B.看,望。 C.陈设,铺排。
6.随心所欲( )
A.欲望。 B.想要,希望。 C.将要。
7.能歌善舞( )
A.善良,慈善。 B.善行,善事。 C.擅长,长于。
二、填空题
8.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安慰——(______) 简陋——(______) 野蛮——(______)
空虚——(______) 缥缈——(______) 惊惶——(______)
解救——(______) 坚硬——(______) 浪费——(______)
鄙夷——(______) 骄傲——(______) 清瘦——(______)
9.课文《北京的春节》综合回顾。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线轴图。
10.补充成语。
①万(_____)更新 ②万不得(_____)
③截然(_____)(_____) ④(_____)灯(_____)庙
(1)词语①中加点的字是个多音字,在此处读(_____)。它有以下解释:A.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B.经历。C.改变;改换。在此处它应选解释:(_____)(填序号)。
(2)词语③的意思是(_____),与之意思相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对勾。
1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
13.本段从哪些角度写出了除夕的热闹_______我们生活的地方除夕有哪些习俗_______________。
14.正月初一和除夕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写出两句关于春节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拓展。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5.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结实 健康 伶俐 灵敏
16.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____和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
17.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____)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____)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____)
(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____)
18.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 )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19.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0.小练笔。(选做题)
吃年夜饭是除夕的习俗。请你仔细回忆一下,抓住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镜头,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写一写,来展现你家吃年夜饭时的热闹场景吧!
吃年夜饭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B
7.C
8.责备 豪华 文明 充实 真实 镇定 迫害 柔软 节约 崇拜 谦虚 肥胖
9.详写 腊月二十三(小年) 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九 正月初六
10.象 已 不 同 残 末 ɡēnɡ C 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 天渊之别 迥然不同
11.jiàn√ pù√
12.除夕真热闹。
13.味觉、视觉、听觉 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
14.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5.结实 伶俐
16.龙舟竞赛 捉鸭子竞赛 龙舟竞赛
17.√ × √ ×
18.B
19.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 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0.大人、小孩围坐一堂,品着美食,有说有笑。堂弟一手拿着一个鸡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满嘴的油也顾不上擦一擦。看到别人倒可乐,他两眼放光,赶紧放下鸡腿,抓起杯子,举上前去,嘴里叫嚷着:“给我也倒一杯!给我也倒一杯!”那馋猫劲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